见龙篇 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 第二百零八章 东出许昌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正在和桓范埋头布置许昌防务的曹爽猛地将头抬起,惊愕道:“你说什么?”一旁的桓范也面露疑惑之色,但稍纵即逝,重新换成一副城府深重的样子,对着这个新任的大司马府参军问道:“马隆,先前在高平陵,老夫记得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一面说,马瞬觉得桓范眼中对自己的怀疑之色愈重。
若放在刚来曹魏的那会,被这等人物如此逼问迫视,马瞬恐怕还会心有惴惴,但放到如今,与曹爽一路从高平陵撤到许昌,这期间积累的声望和重视使得马隆有这样发言的本钱。
更何况,马隆笃定,若是东乡公主曹忆真能“死而复生”他所得到的远不止是当前的地位。
“大司马,大司农容禀。公主此前的确是去山阳拜见山阳公夫人,属下也确曾途径山阳,并且得到可靠消息,数月之见不见公主出入过山阳公府,因此暗中猜测公主已为司马懿所害。后即拜会兖州刺史令狐公治,令狐刺史也的确派人亲往山阳公府查证,具言公主数月以前便已离开,这更加固属下的看法。”
曹爽不忿道:“可这一切都是你的猜测……即便是公主下落不明,又为何一定是司马懿下的狠手。”
马隆抬头,看着怒气冲冲的曹爽,又看了一眼讳莫如深的桓范,深吸一口气答道:“属下妄断,公主失踪或是遇害,对谁最有利?高平陵前,大司马难道还没看出来么?若不是公主迟迟未归,司马懿如何能轻易掌控禁军,发动这场政变?以今形势看,恐怕天下间除了他司马懿,更无人胆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马隆深知,此时此刻,讨论当时高平陵上曹忆生死的消息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司马懿反迹已露,于情于理,他都是第一嫌疑人。
桓范何等聪明,自然也明白孰轻孰重,当即劝诫道:“大司马,司马懿谋反是实,这点毋庸置疑,如今他挟持太后、兵围许昌,若非是有大逆之心不敢为之,这是其一;如今马隆既得知东乡公主生还的消息,定是天佑我大魏宗室,如东乡公主能亲自指认司马懿囚禁她的罪行,定能乱那老贼军心,这是其二。马隆虽误传在前,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当遣人速速前去迎接东乡公主,避免其再次落入司马懿之手。”
马瞬暗暗地看了桓范一眼,此人虽然其貌不扬,但的确是曹爽帐下少有的能分轻重之人。
曹爽一抚额头,惊觉道:“若非元则提醒,吾几误大事矣!”
随即赶忙对马瞬下令道:“马隆,予你二十骑,现命你即刻出城,赶赴山阳,将公主迎回来!”
马瞬正要领命,桓范却摇头道:“不妥。”
“元则有何高见?但说无妨。”曹爽谦虚道。
“公主身在丹阳,待毕赶至,许昌早已被围成铁桶一般,若仅凭这二十骑想要入城,反是羊入虎口。我意,可密信一封予公主,令其持信见兖州刺史令狐愚,调动兖州兵马前来勤王。”
曹爽喜道:“此计甚妙!元则,待到四面援军齐至,司马懿纵然掌握中军,也不是我们的敌手!”
桓范略带心事的点了点头,却还是不放心:“马隆年纪尚小,恐公主不信,属下建议再遣一要人与之同去,方可释疑。”
马隆见桓范说得像是在为自己着想,其实根本就是不信任他单独去见公主,巴不得给他身边安插个“监军”。
“尚书陈泰,虽曾为司马懿所诓,欲欺我投降,但其见司马懿不顾天子安慰、出兵伐我时,已立誓与那老贼不共戴天。元则以为如何?”
“故司空陈群之子,兼颍川士族之首,识大体,可以信任。”桓范悠悠点头,心里却道:“颍川如今就在我们脚下,退一万步说,就算他陈泰就算再看不清形势,非要为司马懿当马前卒,也得考虑考虑下颍川陈氏千百条人命的死活。”
这一合计,曹爽便立刻修书一封,命人唤来陈泰,下令道:“今着尚书陈泰、大司马府参军马隆,即日出城赶赴山阳,解救东乡公主,并将此信交之公主,诸事悉听公主调遣,不得有误!”
“属下领命!”
——
真正进入战时动员以后,马瞬发现曹爽执政的效率还是挺高的,他清晨奏报,还没用上午饭,便不得不急匆匆地从东门策马而出,一路向东行进。
人数不多,仅二十余骑,但规格却相当高,毕竟领头的可是当朝尚书,如今年富力强的颍川陈氏家主——陈泰,陈玄伯。
从后望去,马瞬见这位陈泰可不简单,虽然是士族文人,却生得十分健壮,无怪乎历史上曾经亲自领兵坐镇雍凉,与姜维打得难解难分。再加上颍川陈家的煊赫光环,又是荀彧的外甥,若是天下安定,陈泰妥妥的是出将入相的大好仕途。
相传司马昭曾经问过武陔:“玄伯和他父亲陈群相比怎么样?”武陔回答:“通达儒雅,渊博练畅,以天下教化为己任,玄伯不如其父;但严明纲纪,简捷精干,建功立事,则超过他父亲。”算是对陈泰能力的一种肯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弘济简至的人才,却因为被司马懿利用,劝降了曹爽后,又眼睁睁地看着曹爽被司马懿屠灭了满门,再之后又经历了司马昭弑君的滔天大恶,终于无法再忍受,罢官回家,闭门养病,不久后因过于悲恸,吐血而死。获赠司空,谥号“穆”。
平心而论,马瞬知道眼前的这个陈泰是忠于曹魏的,只不过像很多大臣一样被司马懿的权术所蒙蔽而已,不然也不会因为曹髦遇弑之事忧愤而死。
但越是如此,马瞬的头就越疼。
他坐在马上,回头望了望许昌城高耸的城墙。
“抱歉了,曹大司马,桓大司农……”
马瞬在心中如是道:“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昔日刘备借汝南反曹之由,离开河北袁绍的故事……”
不巧,我这回,也打算与咱那位昭烈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