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路风尘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在距离京城三百多里的首云县三里屯村口,出现了一辆马车。

    赶车的是个十几岁的小厮,长得颇为细嫩,一眼看上去,有些象女人。

    她确实是个女人,此人就是夏至。

    车上的另外两个女扮男装之人,书生模样的就是慕容采薇,书童模样的,就是春分。

    现在已经是他们离开京城的第六天。

    那天离开信国公府之后,三人就到了张铁嘴家里,找来车夫,就坐上马车一路向南,出了城门,就就直奔通州。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部起点,在这里把马车寄存之后,把车夫打发回去,慕容采薇三人就上了船,说是要去苏州。

    慕容采薇估计,自己走了之后,家里很快会查到自己的去向,并且顺藤摸瓜,找到车夫。

    信国公府的本事,她还是清楚的。

    即使不公开报官,仍然可以暗中动用官府的关系。

    得知自己离开京城后,王桂和刘厚德也会动用顺天府的力量,全力追查自己的下落。

    很可能,顺天府的人现在已经赶往冯梨花弟弟冯梨村所在的配所,等着他们上钩呢。

    上船到苏州去,只是她的一个障眼法。目的就是把视线引到南方去,造成她已经去了苏州的假象。

    在船上呆了半天,三人就下船,在当地买了一辆七成新的马车,开始向东折返。

    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关外方向的首云县三里屯。

    这里就是冯梨花的老家,在冯梨花十几岁的时候,跟随母亲改嫁了到了别处。

    这里也是林书生的家乡,两人的青梅竹马之恋,就开始于这个小山村。

    冯梨花跟林书生的爱情,完全是秘密的,没有其他人知道。

    所以,冯梨花被官府抓进去之后,也没有牵连到林书生。

    这大概也是冯梨花敢于把财宝寄存在林书生这里的主要原因。

    三里屯的村口,其实也是这个山沟的沟口。

    从左右两边山脉延伸出来的支脉,在这里从主山分离出来,形成环抱之势,只在中间留下一个二十多丈的缺口。

    这个缺口,就是山沟的入口。

    面对村子,左边的山势略高,右边的略低。从风水上来说,就是白虎高,青龙低。

    这样的风水大势,一个最主要的风水效应,就是三里屯的人,女人比男人更有出息。

    冯梨花的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

    因为这里风水好,水土佳,三里屯的女人出落的特别漂亮,有不少到嫁到外面的官宦富贵之家。

    一条发源于山里的小河,把山谷分成两部分。

    村里的五、六十户人家,就分布在小河两岸的山脚下。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各家各户的烟囱上,飘荡的袅袅炊烟。

    马车在崎岖不平的沙石路上,缓慢地行走,时时颠簸。

    对于前世驾车走惯了高等级公路的采薇来说,这个时代的道路,简直就是一场而噩梦。

    即使在所谓的平坦官道上,也是如此。虽然已经经过了五六天的颠簸,她仍然感到很不习惯。

    行走在村里,路边和院子里不时传出狗叫声,一些村人见到她们,就停下脚步,怪怪地打量着车子。

    五六个玩耍的小孩儿,在车前车后来回奔跑,领着他们向林童生家去。

    三里屯的村民,把林书生叫做林童生。

    这自然是因为他是个童生。

    大德皇朝的读书人,有功名的一般可以算是三种:秀才、举人、进士。

    科举考试一般分为童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几个等级。

    童试是只要身家清白的人,就可以参加考试、考中者进入县学,成为生员。

    生员通过府试,成为秀才。秀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进士。

    进士参加殿试后,取三甲,然后进行排名。

    一甲前三,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林童生参加了童试,虽然成绩合格,取得了生员资格。但是在资格审查的时候,因为作弊被除名,并且因为这个不良记录,以后也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有很多作弊手段。

    一是冒籍,既外县考生冒充本地考生参考,占用本地名额,类似于后世的高考移民。

    二是枪替,就是请枪手替考。

    三是匿丧,就是隐匿父母丧期,在服丧期间参加考试。

    林童生就属于这种情形。

    在为父亲服丧未满三年的时候参加考试,最后被清查出来。

    所以,他到现在也只是个童生,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没有功名。

    终于到了一个青砖红瓦的院落前。

    这是一个有五间正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的院落。

    从房屋规模和新旧程度上来看,显然家境不错。

    从敞开的大门看进去,院子里有一辆车,两匹马,两头牛,猪圈和一些鸡鸭鹅等家禽。

    这些东西,也表明了林童生的家境,在大德皇朝里,至少是个小康之家。

    一个婆子迎了出来。

    “敢问你们找谁?”

    “这里就是林童生家吧?请问林老爷在么?我们是他的同年介绍来的。”

    所谓“同年”,就是林童生同年参加考试的同学。

    “你们等一下,我去通禀老爷一声”。

    很快,一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男子出来。

    身穿一件白色长衫,发髻虽然有些散乱,仍不失一副儒雅气度。一看就是读书人模样。

    “敢问客从何来?”

    慕容采薇没有直接回答,递上了一个栓着穗头的精巧小葫芦。

    林童生脸色刷地变了。

    这个小葫芦,就是冯梨花给采薇的信物。

    这是当年林童生给冯梨花的定情信物,冯梨花一直带在身边。

    “家叔姓穆,我家叔叔是林老爷的同年,此次到关外投亲,家叔叫我路过这里时,前来探望林老爷,也在这里歇歇脚。”

    “哦,原来是穆同年的子侄,怠慢了,一路辛苦,快快请进。”

    林童生很快恢复了正常,将采薇三人引进院子。

    “林财,把车卸了,把牲口伺候好了”

    “冯妈,把车上东西收拾到上房去,贤侄今晚就在上房歇息,杀鸡备酒备菜,今晚我要跟贤侄好好喝上几杯。贤侄请随我来。”

    林童生吩咐下去,把慕容采薇引到了客房。

    春分和夏至则跟着冯妈一起收拾东西。

    客房里只剩下了慕容采薇和林童生。

    “贤侄此来有何指教”?

    林童生的口气,充满了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