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乔峰》首映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张向东每天忙着处理《蜀山之李英琼传》的筹备工作,而景公主除了一些商业活动之外,并没有再接新片,剩下的时间都投注在了新房上面,偶尔还会拉着张向东一起去看家具,这也就意味着当新家装饰完成之后,张向东所向往的“彼女目线同栖生活”也越来越近了。

    2014年的5月22日上午9点,京动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了,脸盲东虽然邀请了张向东同去敲钟,不过还是被张向东这个宅属性爆表的家伙给拒绝了。上市的发行价是19美元每股,当天收盘时其价格是20.9美元,以这个价格计算,京动市值接近了三百亿美元,而张向东则持有京动百分之十点七的股份,也就是说他现在的身家最少也有三十亿美元,妥妥的富豪阶级一员。

    这个消息传出,举国大哗,吃瓜群众们议论纷纷。都知道张向东是奥运剑神,是著名导演,但是谁也没想他居然还是个超级富豪,居然有这么多钱。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里,什么冠军,什么导演,统统比不上“有钱人”这个名号来的响亮!

    嘿嘿,从今以后,咱张向东也能称得上一个小小的“资本大佬”了。

    不过这个消息,这些钱,丝毫影响不了张向东按照既定的轨迹继续前行,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也就是别人看张向东的眼光有点变化而已。

    呵呵,世人赞我,骂我,笑我,辱我,誉我,贬我,我依然是我,我依然还是那个八风不动的......神经病!

    时间进入六月份,张向东在忙碌的筹备过程中还抽空去参加了一下黄老师的《乔峰》的首映礼。在《乔峰》这部电影里,张向东是编剧之一,还挂名了监制,不过为了不抢人家的风头,张向东还是没有上台接受记者采访,只是在下面安静的坐着,旁边就是小王总。

    说起来《乔峰》这部电影还是华艺的投资,而小王总看到张向东过来,特意坐在了他旁边,显然是有话要说。

    “向东,最近忙什么呢?”小王总开口寒暄道。

    “忙电影呗,还能忙什么?总不至于说去搞什么互联网吧?”张向东支着脑袋回答道。

    “搞互联网可比搞电影挣钱多了,”小王总感慨道:“你看你当初投了一家互联网,现在赚翻了,身家都是我的十倍往上了吧?”

    “钱嘛,够花就行,要那么多也没用。”得,这逼装的,直接把小王总给噎在那里了。

    以前两人的关系还算是不错,不过自从张向东知道那次禁导事件是小钢炮那帮“小京圈儿”的人在背后搞事,华艺里面的人也有份参与之后,两人的关系就急转而下了。

    那时候他们之所以对张向东动手,除了张向东摆明了看不起小钢炮之外,还有对华艺内部资源争夺的原因。当初张向东势头正猛,占据了华艺大量的资源,有取代小钢炮成为华艺头牌导演的架势。虽然张向东本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愿,不过架不住别人害怕呀,所以才策划了那场阴谋。

    在华艺内部呢,大王总是铁定支持小钢炮的,而小王总虽然很看好张向东,而且跟小钢炮关系也谈不上多好,不过他毕竟不是公司的老大,当他哥下定决心的时候,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袖手旁观。

    而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张向东跟光鲜合作,拿《笑傲江湖之沧海一声笑》强行压制了《私人订制》一头,《笑傲江湖》拿到了超过十亿的票房,而《私人订制》因为口碑不佳,仅仅拿到了三亿不到的票房,远远低于公司的预期,至此,双方算是彻底的分道扬镳了。

    当然,双方之间还有一点纠葛没处理完,那就是《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当初张向东禁导之后,小王总打算安排人接手来着,只可惜张向东早早的推出了人脉庞大的黄老师,轻松搞定了三爷和星辉,挂监制之名,行导演之实,依然把这部作品归入了自己名下。至于后来《狮王争霸》没过审,除了总局看不过眼之外,这次春节跟景公主回家见家长的时候,张向东才知道背后也有他们的一点点因素。

    反正各种复杂斗争,阴差阳错吧,这部电影现在还没过审,当然,也不会太远了,当张向东禁导结束的那一天,影片肯定能顺利过审,所以这事儿是急不来的,张向东也不想着急,慢慢等着呗。

    “向东,你看那个《狮王争霸》现在还搁在那儿呢,咱是不是再试试?”小王总决定不再跟张向东绕圈子了,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个嘛,不着急,再说我去送审的话,不合适,说不定适得其反呢,还是让黄老师去吧,毕竟他是导演,名正言顺。”张向东想也不想的就甩锅给了黄老师。

    “那你总要来参加一下宣传吧?”小王总没有达到目的,不死心的说道。

    “没工夫。”张向东更是有气无力的说道:“我这忙着筹备新电影呢,而且还得准备搬家的事儿,顾不上啊。”

    小王总虽然早就预料到是这种结局,依然有点败兴而去的感觉。

    台上的人白话完之后,影片很快就开始了。

    《乔峰》这部影片现在放映的版本跟张向东和黄老师在大竹林最初编写的内容有不小的差异,可见黄老师后来对剧本的改动还是挺大的。虽然还是那个思路,探讨外界眼中的“我”跟自我认知的“我”之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我”,不过给人的感觉就是影片有点纠结,既想模仿张向东的那种两者平衡的做法,又有点不甘心,想脱出这种范畴,表现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反正挺拧巴的。

    影片的商业味道不够浓,动作戏也谈不上精彩,总的来说,就是平衡性没把握好,最最要命的是它偏向文艺了。

    这个就有点难办了,如果偏向商业的话,那么好歹票房可以拯救一下,偏文艺的话,也就意味着口碑可能会不错,但是又不足以拿奖,落到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

    啧,模仿谁不好偏偏模仿张向东,神经病的思路是你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