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燕赵 第二百九十章 村庄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从滑州的内政司出来后,王洵又带着吴去城外的军营叫上钱三儿,然后带着百余侍卫,众人一起出了封丘城,王洵打算到郊外去看一下,准备体察一下这地方的民情。

    一行人出了城池打马疾驰又行十余里的路,王洵策马在路边一处村落的路口旁边停了下来。

    王洵听吴讲,这个乡间的村落叫李家集,村子在本地算是较大的,住的村民大多姓李,故此得名李家集,村中民大略估计有千余人左右。

    此时村庄中的村民大多都去田地里了,村中的青壮的人影大多不见,皆是一些老人或者小孩在自家的门口看门,而村庄附近的一片片田野中,时不时都能看到弓腰驼背的农夫农妇,还有田陌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猪草和抓蟋蟀蚱蜢喂鸡鸭的孩子。

    整个村庄入眼王洵眼帘的满是低矮的茅屋和土房,村中也是有些瓦房,可是并不是很多,村宅都是麻麻烦烦的聚在一起,入村的道路坎坷不平,里边的树木都是光秃秃的,不过一些柳树的柳条已经抽芽,沿着官道进入村中的土路道边还有一家酒肆,挂着的酒旗正在微风中轻轻飘扬,酒肆里边也是静悄悄的,阒若无人。

    在这简陋酒肆旁边有几颗树木,用篱笆围了一个院子,在院子中搭着一些草棚,在里边摆了几张木桌和长凳。

    王洵看着这村野场面,又想起了他从颖州死里逃生,前往徐州入城的那个初春早上,然后转身向身后随着他一左一右护卫的钱三儿和吴说道:“三儿、吴,此情此景与本将四年前带你们入徐州时的景象,是何其相似啊!”

    披甲给王洵充当护卫吴,他赶忙点点头向王洵说道:“使君说的是,四年前使君以二十骑入徐州,短短四年间雄踞齐地,有州十四,带甲十万,麾下猛将良臣如云,末将得遇使君才有今日之荣耀,真乃三生有幸!”

    钱三儿一身明光铠头戴红巾兜鍪,腰挎金刀,带着一队侍卫骑于高头大马之上,他现在也是越发有将军样子了,他听完吴的话,脑筋一转,也是赶忙搭话道:“吴哥,使君是有龙凤之表的人,当年我们随使君驾临颍州时,使君在颖水遇险,我在河边恍惚之间见颖水中有黑龙游动,在河中激起偌大漩涡,所以使君纵然遇险,但他是有上天庇佑的人,那些几个忤逆之徒虽然人多,可是都无法伤到使君分毫?”

    听着钱三儿玄乎的话,吴也是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点点头说道:“我也是看到了,使君在颖水河畔抓到逆贼时,旁边的颖水里的确是暗流涌动,几个大漩涡一直在哪里转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边游动!”

    王洵他们二人说得这么玄乎笑了笑,那次他在颖水遇刺时,完全是旁边的那段河道在那处转了一个大弯,所以水流才在哪里形成了一些较大漩涡。

    看着初春的乡村景像,王洵翻身下马后,跑到一处土堆上。

    吴和钱三儿带着侍卫也是纷纷下马跟到了土堆之下,王洵高踞土堆下四处观望充满生气村野风光,春风吹起他身后的披风,以及他没有带兜鍪的发髻,同时也是卷动侍卫们手中的旗帜,下午的阳光暖暖的照着王洵坚毅的国字脸庞,宽大的官道绵延向前,连着原野中的一个个村庄,四野之中青麦如毯,尽是无边的绿色。

    吴和钱三儿带着侍卫们看着阳光下的王洵,皆是一脸崇敬的微躬着身子立在那里,安静的等候。

    就在这时,村口的那间酒肆旁边的村道的路上,忽然间来了老老少少十余人,为首的那人白发苍苍又矮又瘦,脸上黑乎乎的,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外边穿了件圆领的大袍子,下摆很长一直拉到了地面之上,穿着一双沾满泥巴的旧布鞋子。

    而跟着他的那些村人,大皆是光着脚穿了一双草鞋,汉子们大多都的都是打着补丁的短打。

    为首的那人也不知道是大多年纪了,拄着根用竹子做成的拐杖,白发苍苍的老汉踉踉跄跄的在村人们的搀扶下,来到王洵他们不远处的地方被侍卫们拦住了。

    那老汉竟年老,但是也是有些见识的人,他一看王洵仪仗的架势,就知道这是从城中来的大官,他被拦下忙在村人的搀扶下,直接丢了手中的拐杖,“扑通”一声,带着村人的向王洵跪拜道:“李家集村正李墨拜见大老爷!”

    王洵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跪拜,赶忙跳下土堆来,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大踏步走了过去,赶忙将那村正扶起来,那村正却是不敢起来,王洵只好劝说道:“老丈快快起来,本使来看看封丘的乡野,惊扰到你们了吧!”

    钱三儿在一边说道:“你这老丈使君让你起来,你就赶忙起来,这是咱们淄青的观察使君!”

    那老丈这才慢慢的在身后的村人们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爬了起来,战战兢兢的说道:“知道城内的大老爷来村头休息,老儿已经让村人带来了薄酒,给大老爷接风洗尘!”

    老丈说完之后,从人群中出来了两个面容略白的村姑,她们十四五岁的模样,身上穿着布裙,发髻插着木钗,两人一人斟酒一人抬盘,一起来到王洵的面前,跪在在泥地之上,向王洵奉上了一碗浑浊的米酒。

    因为淄青军军纪较好,所以村中的民众并没有藏妻女、藏钱粮,而是在村正的带领下来从村庄中出来迎接王洵一行。

    “这是俺家孙女五娘和七娘,村中没有什么好招待大老爷的,只能奉上碗浊酒,以表村中民众的敬意!”那老村正向王洵介绍着奉酒的两名女子。

    王洵刚刚想去抬木盘子上的那碗酒,钱三儿赶忙拦了一下,向王洵小声说道:“使君这碗酒让侍卫先喝吧!”

    钱三儿说让侍卫先喝,其实就是怕酒中有毒,王洵微微一笑,向其做了一个制止的手势,随后抬起那碗浑浊的米酒一饮而尽。

    这碗米酒的味道不是很好,酒味比较酸,王洵放下酒碗之后,向老村正询问道:“老丈村庄这两年的日子可还过得去!”

    老村正听完王洵的问话,柱着拐杖看着王洵身后一大队侍卫,小声的回答道:“大老爷,不瞒您说现在税赋虽是重些,可是村中的人家一年辛苦下来,没有灾病也能图个温饱,年底还可做上一身新衣衫,日子都过得比前些年到处都是乱兵的时候好些,所以只要地方上不闹兵灾,税赋重些,村中也是可以接受,这李家集村中的老老小小只要不遭兵祸,老儿就谢天谢地了!”

    王洵听完老丈讲诉,也是非常无奈的点了点头,淄青的不管农税和商税都比较重,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整个淄青如不勒紧裤腰带整军备战,敌军一当攻入淄青的各地,那么民众也是避免不了被烧杀抢掠。

    随后王洵又与老丈交谈了一些农桑之事,这才从这处村庄离去了,又行了十余里路,越往距离城池的地方行,地方越是荒凉,直至天色将晚,王洵这才招呼了将领和侍卫返回了封丘城中。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