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39章 坚壁清野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深入敌后三四天功夫就诓到两座驿城,打了一场伏击战,斩杀敌军数百缴获物资无数,这战果随随便便都能拿出去装一手好逼。但费了那么大劲,吃了那么大的苦,心中又憋着劲想取大功的李过自不会就此满足,太要干一场大的,能一举震惊天下的那种。
于是在修整一日夜后,李过毅然弃城北上,当然了,城中的军需物资和粮草都是要带走的,至于那几十个汉人包衣,仅给他们留下一些必须生活物质,至于他们是去是留是生是死就不不操那心了。
在弃城还是留兵力驻守这件事上,许仲康是纠结的,觉得弃之可惜。
可李过是相当的果断且决绝的。
弃之虽然可惜,但留着也是鸡肋。
留守就要分散兵力且作用不大,一旦敌人来攻则会深陷泥潭,成为孤军最终要么城破被俘要么杀身成仁。
以宋献策的分析,他们伏击了广宁卫的清军后,对方虽不会轻易再发兵出城,但绝对会四处通报消息,一旦沈阳或者锦州那边得到消息后,很快就会有大军反扑包围,到那时候小小驿城根本不堪一击。
于是乎第二天兵马尽出北上,至天黑时抵达台安驿城。
当晚兵马大休整,李过三人商议下一步如何走。
本想着能否依葫芦画瓢像伏击广宁卫那样伏击一次沈阳的兵马,但最终觉得可行性极低,甚至有可能被对方将计就计。
原因很简单,首先不排除此时广宁卫那边已经派人去沈阳通了消息让他们有了警惕之心防备之心,即便还没有,但又如何诓骗他们。
不可能像广宁卫那样,在城下喊几声就匆忙离去,但若派自己人进城很容易就露馅,派清军俘虏或者二狗子,他们会实话实说,那边就有了防备。
即便派人假扮俘虏去通报也会被揭露,城门一关,俘虏如何逃出去的,就算逃出去这百里距离早都冻死在路上了。
既是如此,那便明刀明枪干!
宋献策猜测,即便此时锦州和沈阳都得到了消息,但不会立刻就派大军前来围剿,沈阳那边是不敢轻易出兵,辽阳那边也得先收到信息,再派探马侦察确定情报然后出兵,锦州那边是不能轻易抽兵,毕竟前线拉开架势就要大干一场呢。
而且即便锦州那边得到消息立刻赶来,五百多里地战马又少,至少得三天时间。
所以,李过他们有三天时间可以在这边尽情折腾。
一夜大休之后,将士吃饱喝足,从俘虏身上扒下来的军服都套在身上也暖和了许多,半晌午时,队伍将城中物资全部掠走,然后一把火烧了。
浓烟滚滚惊动了驿城周边的村庄,很快那些村民便聚集前来,他们当然不是来救火的,而是是淘宝的。
回首张望那直冲天际的滚滚浓烟,许仲康皱着眉头:“坚壁清野确实是个好法子,只可惜昨儿心软没将那盘山驿也给烧了”。
旁边宋献策露出头嘿嘿一笑:“焉知没烧呢?”
许仲康一怔:“嘿,烧了便烧了,为何还瞒着俺又偷偷遣人回去放火”。
宋献策看了一眼旁边似笑非笑的李过,淡淡一笑道:“你们关宁军军纪严明,那督公大人更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怕瞧不上俺们这种下三滥手段,也怕许将军……”
话没说完便被许仲康打断:“宋神仙,您是想说督公有令不得掠劫烧杀是吧,嘿,您是当督公大人妇人之仁还是觉得俺们这些当兵的是王母娘娘”说着撇了撇嘴:“该烧的烧该掠的掠,该杀的也得杀,这里是战场不是过家家!再说了,咱们烧杀掠劫的又不是平民百姓”。
“咱就觉得许将军不是那种妇人之仁”李过朝宋献策笑了一下:“怎样,一试便知!”
“合着烧这台安驿是为了试探俺?”许仲康挑眉,李过摆摆手:“咱也这算解开心结不是,既然许将军也这般不拘小节,那咱们之后做事便放的开手脚了”。
许仲康皱眉:“李总兵,您不会是……”
李过正色道:“两个驿城烧了,锦州和辽阳那边很快便会有兵马合围,咱们已然没了退路,若无非常之举,咱这两千兵马焉能活命”。
许仲康似懂非懂:“沈阳城咱们是断然打不下来的,至多虚张声势吓他们一下,这大冷天的若无落脚点,确实撑不了多久,李总兵是想要便走便……”
“走一步看一步,边走遍想法子”李过淡淡一笑:“眼下要走的一步就是去沈阳化缘,能不能化到就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了”。
很显然,这一次老天爷没打算给他们喂饭了,至少不喂免费的饭。
在距离沈阳还有六七十里的时候,李过就知道在想像之前那样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他们遭遇了一队数十骑的探马。
这些探马发现他们之后,便在远处张望,李过遣人去追他们打马就跑,去的人少了他们就干,去的人多了就逃。
很显然,沈阳已经得到消息了。
还好,李过等人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阴的不行就明来,因为他们笃定沈阳城里的清军决不会轻易出城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因有二
第一,局势不明,沈阳城中即便得到敌情通报,但他们并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马,甚至都不知道是叛军还是明军!
第二,本身的兵力不足,去年初多尔衮为得渔翁之利率十余万大军想趁机入关,却没想到连栽了两个大跟头,损失惨重,然后将兵马挟持栽锦州前线,以至于后方兵力吃紧。
会有人疑惑,堂堂大清国不可能仅有十余万大军吧,这点兵力在大明随便一个军阀都拿得出来,比如当初还没死的左良玉在武昌就有十万兵力。
这个还真没法比,清廷从他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创业起,主打的就是精锐,在精不在多,当然了,想多也多不了,毕竟人口总量在那。
所以从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百余人到清廷最鼎盛的皇太极时期,其兵力都始终远不及明廷,这除了人口基数少之外,还有就是他们兵役制度。
明廷这边兵是兵,民是民,当兵的都是一份职业,但在清廷那边和蒙古差不多,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其最根本原因还是人口少,平时需要耕种放牧生养,到了打仗的时候开始召集入伍,每个旗抽丁多少人等等。
但那个时候最多也就抽出三五万人。
到后来干蒙古,干朝鲜,干大明,投降的,俘虏的外籍兵团就越来越多,逐渐有了职业军队,至于那种农耕放牧就交给俘虏过来的奴隶们干去了。
可即便如此,十几万大军也算掏空家底了,毕竟他手里的兵力真正随时上线的就是八旗兵,这其中包括投降的明军也就是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但是人家蒙古兵又有些例外,就是干架的时候抽调,大部分平时还在蒙古境内营生,就和清廷的特种兵索伦人差不多一样。
用宋献策的估计,留在锦州后方最多也就二三万兵力,就这么点兵力还要散布各处兵堡城池,驻防沈阳的绝对不过万!
而且这万余兵力也未必都是在沈阳城中,还要分散些在周边兵堡城池,比如铁岭,开原,抚顺等地。
喜欢扶明录请大家收藏:(。)扶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