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瑾奕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然而从都城前往南面的都尉府却是极为方便的。都尉府初建之时先帝尚且在位,都尉府的三千兵马是作为距离都城最近的禁卫军豢养的,以便随时调往都城,护卫瑾奕皇族。

    都城南面虽然没有水道经过,但是常年平坦干燥,极其适合屯粮,是瑾奕国最大的粮仓所在地。但由于此处与南方山麓接壤,时而会有边民来犯。是以,都尉府另一个重要职责便是看守粮仓。

    前任都尉慕容边护为人爽快正直,先帝对其青睐有加,不但将南边土地封赏给了都尉府,更允许其沿袭世袭制度。是而,都尉府的慕容一族也成了瑾奕国唯一一支异姓贵族。

    当朝瑾奕帝继位头一年,老都尉身染恶疾。当朝圣上心知先帝看中老都尉为人,特派了御医前往探病。可谁知向来干燥的都城以南竟然下起了百年一遇的大雨,从来不消修整的土路,此刻变得道路泥泞不堪,甚至有些地方集成了水潭。

    御医揣着谕旨不敢怠慢,央求车夫紧赶慢赶想将药物送达。可谁料途中马车轮子卡在泥中无法前进。老御医无法,只得怀抱药物亲自前往,却又不慎落入水潭,一包药材全部浸了脏水,报废了。

    等老御医行至都尉府见到门前硕大的白色灯笼和花圈时,才知道老都尉已经在两日前不治身亡。老御医因此后悔不已,自请撤去官职布衣还乡。

    按照瑾奕国贵族的世袭惯例,老都尉去世后应由长子立刻上任。可老都尉终生戍守南边,从未娶妻生子,身旁仅有一位继子,据说是沿着某个河道捡来的,故取名流觞。

    顾云天虽然年少,却及其恪守孝道,直至三年守孝期满,才肯接过都尉一职。没有及时上任本是欺君之罪,但当朝瑾奕帝念及他年少,虽为继子却与老都尉感情深厚,旁人见此无不赞叹。因此便默许了他的作为,也无惩戒。

    瑾奕帝登基次年,南面山麓的边民闹起了饥荒。土地干旱龟裂,河道枯竭,不但庄稼颗粒无收,牛羊也因没有水草饿死无数。走投无路的边民举着短刀就往都尉府的粮仓冲。

    早年遇到此阵仗,老都尉向来是出兵抵抗的。可当所有将士等待年轻都尉发出号令上前迎战时,年仅十二岁的顾云天却令士兵搬出粮草,在军营前排成一排,自己不带一刀一剑,一兵一卒,只跨了匹战马,独自守在阵前。

    饿慌了的边民见到粮食两眼发绿,几乎快要扑了上来。可就当他们快要到达时,顾云天手臂一挥,城楼士兵把事先困了油布的箭纷纷点燃,然后射向距离顾云天身后约百步远的地方的位置。

    边民见状停了停,他们也很怕官兵将自己射死,但更怕的是,他们的箭簇会射向一堆堆的粮草。若是他们宁可烧了粮草也不给自己,那便是断了他们最后一条拼死搏来的生路。

    饿疯了的边民缓了缓脚步,仍旧举着短刀喊着听不懂的蛮语冒死往前冲。

    顾云天再一挥手臂,只见箭簇再一次射了下来。这一次便只有五十步之遥。

    边民们停住脚步,有几个还想往前冲的,被年迈的拉住吼了几句,便再也不敢上前。

    顾云天不慌不忙的驱马上前,在边民面前停住,翻身下马,按照边民的习俗,右手按胸,微微倾了倾身体。半个时辰后,边民竟然尽数散去,不再生事。

    城中将士面面相觑,不知何故。这是他们守城以来,头一次不费一兵一卒就赢了一场战斗,而且未丢失一米一粟。从前怀疑年轻都尉的士兵们心里多少有些叹服。但他们也十分好奇,到底自己的都尉跟边民们说了些什么,让他们这么心甘情愿的就撤了。

    第二日清晨,守城将士正在换班,却见这群边民牵着各家所剩无几的牛羊,赶着马车,带着帐篷和一家老小聚集在城楼外。看样子与举家搬迁并无二致。

    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官兵不知何故,却接到顾云天指令打开城门。蛮横霸道的边民很快霸占了一切可以使用的生活设施,但尽管都尉府官兵们再三阻挠,边民们只是嘟哝几句他们听不懂的蛮话,却并不与他们动手。

    原来,顾云天的策略是将边民引入。

    他一早在兵书中读过,边疆流民虽然蛮横,却极其精通马匹养殖和饲养牲畜之道,少数边民还懂得在蛮荒之地寻得草药和水源。既然他们只是缺粮草,并不是打算与自己动真格,那何不将他们接纳进来融入军中,一来他们可以在此安居,在此开荒垦田,二来也学习他们的长处,扩大军队力量。

    于是他决心同这群边民中的长者试着商量。果不其然,尽管年少的顾云天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蛮话,但一通指手画脚后,边民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并接受这个提议。

    当年看上去极其荒谬的想法,就这么被顾云天误打误撞的给实现了。

    几经磨合,这群边民与将士们相处日渐融洽。都尉府不但守着皇粮,更自己开辟了农田,种植了农作物,还养起了牲畜牛马,满足自己与边民的日常所需。而相对的,边民也遵守约定帮助都尉府养殖了一批耐力非常的马匹。

    边民们都说,老都尉强悍却善良,虽然每次与他交手,但却从未见他伤及边民分毫,仅仅是驱赶而已。这也是边民中的长者可以与顾云天谈条件却不发生武力冲突的重要条件。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新的都尉虽是个毛头孩子,却头脑灵活十分聪明,而且有着海纳百川的王者胸怀。

    边民将消息传出,不久后,一批又一批来自南边山麓的边疆流民加入了都尉府,甚至还有远从西边闻讯投奔而来的夷族部落。此后的几年,都尉府又先后接纳了许多从不同战役中因伤因病淘汰下的官兵。

    期初都尉府还会起草文书将每一批流民的人数、家畜数量,以及接纳伤病官兵的数量一一上报,但因数量比较小,朝廷并未放在眼中,反而让瑾奕帝十分感慨,说年轻都尉宅心仁厚,与流民化干戈为玉帛,壮大都尉府,扬我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