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33、海陆分权,天下共治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这次前往鸡鸣寺拜访王阳明,到月上中天的时候才散席离开。金丹大道补全至十境一事,王阳明亲自写了几封信,分别寄往武当山、白云观、庆寿寺……此事也会在江湖上迅速发酵,不消数日,便会天下皆知。
与此同时传扬出去的,还有张执象的名声。
《炁体源流》尚未写出来,但《太乙金华宗旨》和《炁体源流》在江湖上已经被传成了天书,甚至有得到这两本书便可以立地成仙的说法……
当然,那都是不懂的外行人凑热闹。
可当鄱阳湖的事迹传扬开来之后,人们听闻张执象能够召唤灵官老爷下凡,便对那个传闻深信不疑了。
张执象在应天府待到第三天,王家这座桂园外,就有数不清的江湖人囔囔着要见张执象了。
倒不如说,从第二天晚上开始,就已经有梁上君子开始作案,王家在桂园的护卫足有两百人,而且训练有素,能溜进了张执象那间院子的人不多。
而且,张永焕可是耳顺境的武夫。
没有人盗窃成功,反而激起了江湖人士的兴奋,毕竟,看护得这么严密,肯定是宝贝!
对此张执象颇为头疼。
这几日只好减少外出,尽快将书抄好送与阳明先生评定。
但他与王源之聊过关于蒸汽机的事情,王源之说应天府就有工厂在使用蒸汽机,张执象若是有兴趣,他联系好后,可以参观。
这天中午,王源之便让人传信,已经联络妥当了。
正在使用蒸汽机的是一家造船厂。
内河航运的船只不会装蒸汽机,因为蒸汽机体积庞大极为笨重,在千料海船上才可以勉强装载,而且会牺牲很多仓库空间,若是在数千料甚至数万料的大船上,才叫相得益彰,而且有足够的库存可以装载煤炭提供动力。
乘船沿秦淮河至长江,顺流而下,走二十里,便是龙江造船厂。
在龙江造船厂数里之外,正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宝船厂,但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废弃,只留有一些大型仓库,交由龙江造船厂使用。
龙江造船厂的在册匠户有四百余户,加上招募的工人,总有五千人。
在船只靠近龙江造船厂,第一眼见到的便是船坞上正在组装的大船,塔台、滑轮组、冒着黑烟的巨大钢铁机器……
“那便是蒸汽机了。”
为船只组装工作提供动力的巨大机器组是蒸汽机,有烧火的锅炉,有气缸,有传递液压的密闭容器,有巨大的木制塔吊传输动力,一点点将庞大的组件拉起……
“在工厂里使用的蒸汽机,还有旱舡,还有海船上的蒸汽机,都有些不同。”
“但原理相同,都是烧水以蒸汽为动力。”
“这种蒸汽机基本就是船厂和大型钢铁厂还有矿场在使用,龙江造船厂如今最大的船只为两千料,其实没有发挥出蒸汽机的最大功效。”
“这些机器是当年制造海船时留下来的。”
王源之对龙江造船厂的情况非常清楚,对于张执象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继续说了些辛密:“龙江造船厂的出现,其实是当年对于宝船厂拆分后的一种交代。”
“正统年间,主少国疑。”
“趁着朝堂混乱,皇权削弱的时候,他们合力拆分了宝船厂,将能够制作万料以上海船的机器与工人全部迁到到了宁波府的昌国县(舟山)。”
“平白拆分,难以向朝廷交代,便言说宝船厂管理混乱,工业废弛,另改新厂。”
“于是龙江造船厂就出现了。”
“早年,龙江造船厂还能制作数千料的海船,正德年间有意重整船务,龙江造船厂甚至造出了万料海船,但在数年前,借故宁王叛乱,言说龙江造船厂为宁王提供战舰,当时龙江造船厂体提举官下狱被斩,造船厂也遭受了裁撤。”
“现如今,只能造两千料以内的船只了。”
张执象听得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为了垄断海外,那些人做的事情可以说是猖狂至极了,张执象忽然想起后世对于郑和档案的缺失。
后世传言是刘大夏藏匿销毁了,又有人扯证是乾隆修四库全书所毁,栽赃在刘大夏身上。
实际上刘大夏确实有藏匿档案,但藏的却是永乐年间南征安南的档案。
郑和档案的缺失与他无关。
“那郑和的档案……”
王源之忽然轻轻一笑,说道:“搬走了,在土木堡那年,朝廷便已经没有郑和档案了,他们甚至找不到一份完整的海图。”
“嘶——”
张执象倒吸一口凉气,土木堡都有阴谋的影子在里面,这群人究竟是何等的无法无天!!
也终于明白握在这群商人手中的是什么了,是——海权!
“你们也太无法无天了……”
张执象呢喃的说道,王源之感慨了句:“无法无天?谁的法,谁的天?不过是时代变了而已,皇权已经不能囊括天下了。”
“其实也不错。”
“过往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现在不过是与商贾共治天下,陆地是朝廷的,海洋是我们的,没有什么不好的。”
“除非……”
“让商贾也成为朝廷的一部分,让我们不用再借助士大夫那一套可以直接站在朝堂之上,那时,大明就同时拥有陆地和海洋了。”
“可惜。”
“皇帝不会同意,士大夫们也不会同意。”
张执象忽然想到了不列颠的君主立宪制,大明的内阁制跟那个又有何区别?当然有,不列颠女皇的实权可比明朝皇帝大多了……
文官集团的“圣天子垂拱而治”,将君王架空为傀儡。
士绅再与商贾们玩得火热。
这些人,分蛋糕的时候热热闹闹,真遇到事了,要出力的时候,谁来呢?大家头一转,又盯上了皇位上的傀儡……
诺,陛下,您来吧。
时至今日,张执象大概已经明白崇祯在煤山上吊前说的那句话了:满朝文官皆可杀。
所以,明亡于万历?
不,或许是嘉靖,亦或许是正德,更或许是正统,再要么,朱元璋他就不该建立大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好日子才过了几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