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880草原秘密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各位阁老,兵部左侍郎王遴、右侍郎魏学增大人有急事求见。”

    一个中书舍人从门外急匆匆跑进来,一个罗圈揖后对着上首的首辅李春芳禀报道。

    “兵部?快请他们进来。”

    听说兵部两位协理的侍郎都来了内阁,显然是兵部出了大事儿。

    现在任命郭乾为兵部尚书的旨意已经下发南京,但是郭乾接到旨意再到京城,中间终归也需要时间。

    这个时候,兵部的事儿就是由王遴和魏学增在主持,原先还有个兵部右侍郎李迁,但是前几天已经升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已经赴任去了。

    魏学增原本是辽东巡抚,可是前两年因为身体原因奏请回乡养病。

    今年刚好,回了京城,因为暂时没有合适职位空缺,所以就暂时入了兵部协助处理事务。

    这也是李迁能够外放两广总督的原因,否则兵部不可能只有一个侍郎。

    中书跑出去不久,两位身穿绯袍的官员就快步进屋,前面的是王遴,他身后跟着魏学增,王遴手里还拿着一份公文。

    进屋后,王遴就对着屋里几人喊道:“阁老,大同出大事儿了。”

    “可是大同又爆发大战?”

    李春芳在他们进屋以后就已经起身,一起的还有高拱、魏广德等人,几乎都齐刷刷站起来。

    “虽不是,亦不远矣。”

    王遴出声道。

    “嗯?”

    听到王侍郎这么说,魏广德不觉一皱眉。

    这个时候,李春芳已经从王遴手中接过公文,也没有坐下,就这么翻阅起来,很快眉头就皱起。

    他算是明白王遴话里的意思了,俺答汗的孙子降明,这是好事儿,可以大涨明军这边的士气,可也是大坏事儿,俺答汗咽不下这口气,势必起兵到大同要人。

    虽未开战,但离开战也不远了。

    关键是,大明这边只能硬接着,却是不能把人交还回去的,否则就堕了大明天朝上国的面子。

    几天前,朝鲜王派使臣曹参判、洪天民等入贡可是刚到京城,要是此事处理不好,可就堕了朝廷的威名。

    李春芳看文书的时候,一旁的高拱也在小声询问着王遴、魏学增情况。

    魏学增没有开口,由王遴把大同发生的事儿简单说了一遍。

    当然,他的口中把事儿尽量简单细说,可没有奏疏里详细,不过也让所有人有了大概印象,知道是因为俺答汗的孙子叛明导致现在大同局势紧张。

    王崇古不仅下命令动员宣大兵马严加戒备,还利用原来的职位,让山西镇等地官军也都行动起来,随时准备应对俺答汗的大举来袭。

    “那大同不是十分危险?是不是应该尽遣大军前往支援?

    我记得善贷你曾多次筹划在俺答汗大军进入山西后进行合围,想要一举重创蒙虏,缓解北方压力。

    这次这个什么把汉那吉的到来,或许就是个机会。

    在大同设下陷阱,让俺答汗大军过来攻打大同,我军则趁势包围?”

    一边的张居正忽然开口对魏广德说道。

    “大同确实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只要能够在俺答部打破边堡进军大同城下时,如果能够有大军快速夺回被攻占的边堡,就可以在大同城下对俺答部形成合围之势。”

    听到张居正的话,魏广德心里倒是一动。

    如果按照张居正的意思发展下去,只要明军攻占丢失的边堡,俺答汗在大同城下的兵马怕是大半都要留在那里。

    除了那些边堡所钳制的通道外,蒙古人就只能翻山越岭返回草原,而那里可不适合骑兵发挥,而且还有长城为依仗。

    如果是堵截士气正盛,进攻的鞑子,明军怕是力有不逮,可如果是一心想要逃回草原的鞑子,结果却是未知。

    有可能为了活命,鞑子会血战到底,也有可能因为士气溃散而成为乌合之众。

    其实,现在的蒙古人已经没有多少血性,他们已经丢失了成吉思汗给他们的勇气和荣誉,只会打顺风仗。

    别看近十数年来还是多次重创明军,可那多是在兵力占优还是突袭的因素,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蒙古人并不比明军强势,甚至很多时候还略处于弱势一方。

    只是他们擅长四条腿跑路,让明军追赶不及。

    想想马芳当初就多次以劣势兵力突袭草原,大获全胜而回,就可知现今蒙古人的战力如何。

    “别光想这合围就是胜利,大同不比山西,那里蒙虏出入不多,对地形不熟。

    可在大同就不同了,蒙虏长期在那里和我军作战,对地形甚是熟悉。

    不说形成合围的难度,就算真围住了,怕是也很难把人留在那里。

    到时候蒙虏要是爆发血性和我军决战,胜利了还好,一旦战事不利,后果你想过没有?”

    这时候,高拱忽然发话道。

    “调山陕大军出战,蓟镇大军封住长城关隘扼守京畿,就算战事不利,无非就是蒙虏肆掠大同、宣府。

    如果他们敢再次进入山西,还可以调河南等地大军再次寻机与俺答汗决战,而蓟镇、辽东大军则尽入草原,端掉他的老窝。”

    张居正听出高拱不看好他的办法,态度也有些轻蔑,当即就继续说道。

    “这么大的动静,户部有钱粮支出吗?”

    高拱微微皱眉,他很不喜欢张居正对他说话的态度,不过他还是就事论事,继续发问道。

    这样的大战,耗费的钱粮可是不会少,而且战火涂炭之地必然损失惨重,朝廷未来数年都要给予赋税减免,并且拨银子帮忙恢复生产,否则那里的百姓可就没有活路了。

    这都是大笔钱粮的支出,就大明现在的情况,维持日常都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余力支应这样的大战。

    高拱是算准了张居正这办法不行,实在是大明支撑不起这样的战事。

    打仗,没钱是办不成的。

    “太仆寺,常盈库。”

    谁知道,张居正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想到了银子的出处。

    朝廷是没银子,可并不是真没银子,只不过不在户部,而在其他地方。

    常盈库的账本可从来不向朝廷,内阁汇报,所以在座所有人都说不清楚常盈库里到底有多少银子。

    “若我记的不错,常盈库的银子,就是预备给这样的国运之战准备的,这个时候拿出来支应这场战事正当时。”

    张居正的话倒是提醒了高拱,朝廷确实还有这笔银子,存在常盈库里,只是这些年来,朝廷再缺银子,虽然也从常盈库里借用,但度过难关后,常盈库就要收回的。

    所以时间长了,官员们都知道这笔银子,但是也知道拿不出来。

    毕竟有借有还,可不是白拿的。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没心思去注意太仆寺了,看得见摸不着,想着还烦心。

    高拱也是因此,早就忘记了朝廷还有这么一笔储备银子的事儿,被张居正说出来才想起。

    两人的对话落到旁边的王遴和魏学增耳中,其实他们也不觉得新奇,毕竟前不久魏广德还跑到兵部筹划过此事,研究俺答汗打破大同防线南下山西后的应对,其中很明显就是要用山西作为预设战场和俺答汗大军决战。

    只不过,他们是看到王崇古奏疏的,知道宣大总督和大同巡抚似乎另有想法,那就是希望通过斡旋此事,缓和和蒙古的关系,从而根除边患。

    文书里写的明白,设想也是很好,但是能不能实现,这个可不好说,制约因素太多。

    而且,从内心中,他们也不认为这个设想有可操作性,所以事才没有提及,而是想着等他们看文书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这会儿听到高拱、张居正的对话,王遴张嘴就想说下此事,而那边李春芳已经看完文书,直接递给了高拱,口中说道:“你先看看再说此事。”

    高拱接过文书,打开快速浏览起来,很快脸上表情先是出现了惊愕,随即皱眉,似乎是在思考什么。

    而魏广德和张居正只是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他们都感觉到了,文书里或许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所以让很少失态的高拱脸上表情变幻不定。

    而这时候的李春芳已经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低头思索着。

    高拱看文书速度很快,看完之后他就把手里文书递给张居正,“伱也看看吧。”

    张居正接过王崇古的奏疏,也快速翻看起来,魏广德和殷士谵只是对视一眼,都没说什么。

    能争吗?

    不能,张居正入阁时间比他们早,所以这也算是按秩序在看奏疏。

    虽然心里有些不满,可也都只能默默等待。

    很快,张居正看完后,就把手中文书递给了魏广德,他已经转身回了自己座位。

    等魏广德和殷士谵看完文书,自然又回到李春芳手里,而这时候魏广德才完全知道了大同发生的事儿。

    把汉那吉来降是真的,不过短期内俺答汗也不可能组织大军来袭也是真的,因为此时的俺答汗正率军准备西掠吐鲁番,而且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事发到知道消息,会不会率部马上返回也未可知。

    毕竟大军不可轻动,已经做好西征吐鲁番的准备,要是马上调头南下,也需要准备所需物资。

    “这仗要打也要延续后明年了。”

    魏广德很快就作出了判断,而王崇古信中还附带了方逢时的书信内容,让魏广德他们知道了更多关于蒙古的事儿。

    其实把汉那吉降明,不仅有俺答汗夺其新妇的原因,还有蒙古高层的内斗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和当初景王和裕王之间明争暗斗一样,类似的场景在草原上也在发生。

    俺答汗已经垂垂老矣,都知道他已经没多少年可活了。

    俺答汗有九子,当然没有上演九龙夺嫡的精彩戏码,现在蒙古部族中权势最大的是他的长子辛爱黄台吉,前段时间还在率军攻打辽东。

    而把汉那吉是俺答汗三子土伯特之子,土伯特早卒,所以把汉那吉是养在俺答汗正妻莫伦帐中,做为一直跟在他们身边的孙子,由此也是很得宠的。

    而这自然遭到辛爱黄台吉的不满,所以私底下把汉那吉和辛爱黄台吉叔侄间关系就很不好。

    通过把汉那吉讲述,还知道了辛爱黄台吉和不彦台吉、丙兔台吉等兄弟之间也是面和心不合的状态。

    这些,可都是大明派到草原上的密探所探查不到的消息,所以从败胡堡那边知道这些消息后,方逢时就做为重点向王崇古进行了禀报。

    既然知道俺答汗正在西征途中,可王崇古、方逢时和马芳还是下达了紧急军报,命令明军严阵以待,坚守城池,主要还是他们都有猜想,那就是俺答汗或者辛爱黄台吉在知道把汉那吉落到明国手中后,会选择出少量兵卒引诱明军将帅出城,然后把人拿下,以此和明国进行交换。

    还有什么比让这些边将知道蒙虏后面还有大量敌军更有威慑力,都给我呆在城里别动就好了。

    现在边堡的明将,若是得知几里十几里外有蒙古部族迁徙,是很少有人忍得住不出去打草谷的。

    以前明军有些畏敌怯战,但经过马芳的几次突袭,胆子倒是大了不少,可也更加不好管了。

    在方逢时和王崇古眼中,把汉那吉的价值可是比边镇的将帅大得多,是可以谈成很多交易的。

    不过这篇奏疏只是把大同发生的事儿详细上报,具体的处置策略并没有说,而是王崇古要赶回大同,和方逢时商议后再上报此事策略。

    “呵呵,没想到赵全与李自馨、张彦文等人屡次劝说俺答汗称帝,效石晋故事,成南北之势不仅没有达成目的,反而引来俺答汗的猜忌。

    他们之间的信任不再,若是能够用把汉那吉和俺答汗交换赵全等人,也不知道俺答汗会作何选择?”

    魏广德这话是对着殷士谵和张居正说的,两人闻言都是点点头,不过张居正很快就反应过来,魏广德这是想拿把汉那吉去交换,旋即马上摇头道:“怕是不成,若是真把人送回去,朝廷威严何在?

    我们可以策划,但还是要等王总督和方巡抚的奏疏上来再做计较为好。”

    听到两人对话,旁边几人都是微微点头,似乎很认可张居正的话。

    “那就再等等大同那边的消息,不过这奏疏,就由肃卿送到宫里去吧,让陛下也知道大同事。”

    李春芳开口说道。

    “朝廷不对大同下令?”

    这时候王遴开口问道。

    “暂时不下,等他们的奏疏上来在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