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第1162章 割地赔款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4364年(公元1667年),十月十日,魏国大梁。

    十月是丰收之月,十月十日更是包括帝国在内,各个国家举行科举的日子。

    往年这个日子,农场主们在庆祝农场的丰收,大梁城的士子在关心科举的题目难不难,他们能否高中进士。

    但今年的十月十日,魏国的百姓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都失去了信心。

    现在消息传递太过迅速,不说曹国在用广播和电报,多种方式宣传自己取得胜利的消息。

    魏国渊陵府和武安府逃难的百姓,速度较快的人,他们已经乘坐铁路逃到大梁城。

    魏国战败的消息,根本无法阻止。

    一些对魏国失去信心的百姓,他们已经开始变卖身家,乘坐前往帝国的客轮,准备反向移民到帝国。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这种某类人刻到骨子里的信念,立刻被激发了。

    哪怕同是汉人,每个人的思想也千差万别。

    有人想要逃跑,更有人想抵抗到底。

    凌远伯萧逸次子箫怀瑾作为刚毕业几年的青年人。

    他有着一腔热血,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拿着从家里带出来的步枪。

    他站在魏王宫前的广场上高呼:“我们要上战场,只要魏国的青年不亡,魏国就没有输。”

    魏王苏虎带着群臣,站在王宫城墙的角亭,看着广场上的人群。

    凌远伯萧逸用袖子擦了擦头上不断冒出的汗。

    他已经下定决心,回家立刻把儿子腿打折,不能让他出来惹事。

    凌云伯萧逸知道现在魏国,跟随魏王苏虎打天下的功臣集团,已经被渐渐边缘化。

    现在魏国的舞台上,活跃的是一群新贵。

    他看到在儿子箫怀瑾的带领下,下方高声喊起了请求上战场的口号。

    他立刻哆哆唆嗦走到魏王苏虎面前。

    “王上,小儿在下方狂吠,那只是无心之举。

    臣这就下去,把小儿带回家中关禁闭。”

    魏王苏虎摆了摆手,面带笑意说道:“我看到这一群爱国的青年,心中是非常欣慰。

    有了这群青年,魏国就不会亡。

    一时的失败,绝不会击垮我们。

    这些青年都是国之栋梁,不能把他们当作炮灰,朝廷要好好的培养。

    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战争已经是两个国家实力的全方位碰撞。

    只凭一腔血勇,那是无法赢得战争的胜利。”

    魏王苏虎说完这句话,他吩咐道:“这场仗,我们魏国确实失败了。

    要认清现实,蒙住眼睛没有任何作用。

    对于民间的管控,也不要弄得太严格。

    只要没出现打砸抢烧,民众们发泄一下心中的戾气,完全没有问题。”

    魏王苏虎还想继续说什么?

    一名小太监来到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他立刻摆摆手,让群臣回家。

    魏王苏虎只是留下首相曲小龙,大都督雷千泽等国家重臣。

    他们来到密闭性极佳的书房中。

    魏王苏虎说道:“我们传递出想要和谈的想法,曹国正式答应了。

    现在曹军已经停在渊陵府和武安府,没有继续行动。

    曹国提出要在曹国首都安隆进行和谈。”

    魏王苏虎说完这个消息,他看向大都督雷千泽,询问道:“现在我国还能组织起兵力,抵挡曹军的进攻吗?”

    大都督雷千泽知道自己即将引咎辞职,但他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他无奈的说道:“王上,除非使用燃烧弹、毒气弹这种威力庞大的特种弹,一举把曹军消灭大半。

    要不然只凭我国的兵力,无法抵抗曹军。

    必须要极度依赖赵国的兵力。”

    魏王苏虎听到这个情况,他就知道魏国已经没有选择。

    魏国与赵国的合作,那是基于两国实力相当。

    现在魏国实力大损,哪怕他与赵王是亲兄弟。

    但赵国举全国之力帮助魏国,魏国必须付给赵国好处。

    魏国不付出好处,赵王需要自己出钱,满足军队的需求。

    魏王苏虎肯定不能让赵王自己出钱。

    魏国付出更多的代价,那就成为雇佣赵军行动。

    这需要付出的代价,未必会比曹国的要价低。

    其中如果出现变数,曹国的损失更大。

    魏王苏虎只把这个方案当做备选,先试探一下曹国的要价。

    两国谈不拢,那就只能继续拼杀下去。

    首相曲小龙站起身说道:“和谈还是我去,大都督要留在国内,防范曹军的突袭。”

    首相曲小龙当然知道他站出来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只要不是作为胜利方,他主导签订任何条约,那都会遗臭万年,永远被记录到魏国的史书上。

    但在场众人之中,只有他有足够的权力和时间,负责去办这件事。

    他主动请缨,更能在魏王苏虎心中留下好印象,为他的家族铺平道路,至少能保证家族百年繁华。

    魏王苏虎看到首相曲小龙主动请缨,他露出欣慰的表情。

    他遣散其他人,继续留下首相曲小龙。

    两人深谈关于和谈的相关事情。

    魏国首相曲小龙从魏王宫中出来,他都没有回家,带领相关人员,立刻乘船前往曹国首都安隆。

    ……

    4364年(公元1667年),十月十三日,魏国首相曲小龙抵达曹国首都安隆,曹国只派遣礼部的小吏,前来迎接他。

    没有让他休息,而是直接把他带往谈判的国宾馆。

    魏国首相曲小龙知道曹国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在用疲兵之计。

    曹国首都安隆那庄严肃穆的国宾馆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魏国首相曲小龙面色沉重,步伐略显沉重地踏入了谈判所在的房间。

    曹国首相柳远山则是一脸得意之色,那上扬的嘴角和充满自信的眼神,无不彰显着他此刻的优势地位。

    他身后的官员们也是个个趾高气扬,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谈判桌上,魏国首相曲小龙知道自己手中的牌很少,但也有几张关键的牌。

    他对于曹国的蔑视非常不满,知道曹国就是用这种方式,影响他的判断。

    魏国首相曲强忍着内心的愤懑,沉着冷静地阐述着魏国的立场。

    谈判的开始,两方都没有涉及到两国的核心利益。

    他们谈到两国互相交换俘虏的程序、南美洲商贸航线和渔场的划分、祁国的贸易合作伙伴定位。

    祁国的贸易合作伙伴,其实就是祁国的保护国。

    只是他们同属于帝国的藩属国,用另一个名头替代,这个国家几乎独享祁国的市场。

    祁国经济再低,工业工业再弱。

    它的畜牧业和采矿业也非常发达。

    无论是哪个国家获得,都能促进自身工业的发展。

    这不涉及到核心利益,但这些事情都谈完,那就涉及到核心利益,关于领土归属和战争赔偿。

    魏国首相曲小龙试图通过各种理由和分析,为魏国争取哪怕一丝一毫的有利条件。

    然而,柳远山却得势不饶人,他眼神贪婪,咄咄逼人地说道:

    “魏国此次大败,仅仅割让渊陵府和武安府两地以及赔偿三千万两银币,远远不足以弥补我们曹国的损失。

    我们还要魏国北方的北陵府和森川府。

    赔款至少要达到六千万两银币,魏国作为战败者,必须要承担战争的代价。”

    魏国首相曲小龙听闻,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回击道:

    “柳远山,你不要得寸进尺!战场上你们曹国得不到的东西,在这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战争的胜负乃是常事,我们魏国虽败,但也有我们的底线和尊严。”

    曹国首相柳远山冷哼一声,双手抱在胸前,不屑地说道:“如今你们魏国处于劣势,还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谈条件?这已经是对你们最大的仁慈。”

    曲小龙毫不退缩,目光坚定地直视柳远山,大声说道:“魏国虽暂时失利,但国民的意志坚不可摧。若你逼人太甚,大不了我们玉石俱焚,拼个鱼死网破。”

    曲小龙说话的同时,他用笔在桌子上写下了两个字。

    【特】和【赵】

    魏国的态度非常明显,曹国不给魏国活路,那就玉石俱焚。

    魏国宁可拼着被帝国惩处,也要使用特种弹。

    国家都要亡了,那就无可顾忌。

    魏国也会不惜代价,让自己的盟国赵国入场。

    这已经是魏国,仅剩的底牌。

    双方僵持不下,气氛愈发紧张,整个谈判厅仿佛被火药味弥漫,一触即发。

    曹国首相柳远山看到这个情况,他最终选择妥协,要先把吃到嘴中的东西消化好。

    两方讨论许久,最终完成了《安隆条约》所有条款的讨论。

    这份条约通过电报发给曹王李大壮和魏王苏虎审阅,没有反对的电报传回来,沉默就是表明了态度。

    魏国首相曲小龙无奈地低下了头,颤抖着双手签下了,他认为十分耻辱的《安隆条约》。

    这不只是他的耻辱,更是魏国的耻辱。

    魏国从此割让了战略位置及其重要,盛产矿产的渊陵府和武安府两地给曹国,并赔偿曹国三千万两银币。

    魏国的西大门,从此向曹国敞开。

    这一笔落下,仿佛抽走了魏国首相曲小龙所有的力气,也让魏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安隆条约》签订后,曹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腾的庆祝氛围中。

    曹国的都城安隆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被五彩的绸缎和鲜艳的花朵装点得格外喜庆。

    喜庆的鞭炮声,在城中的各个角落都响彻不停。

    夜幕降临,无数的灯笼亮起,将整个城市照得如同白昼。

    ……

    魏国都城的一家热闹酒楼里,两国和谈的消息,消息灵通的人已经知道。

    这当然不是魏国主动公布,而是东方广播电台选择在曹国安隆,向着全世界直播这场和谈。

    酒楼中的众人,听着主持人侃侃而谈,知道和谈已经进入尾声。

    当主持人说出,曹魏两国已经正式签订停战条约,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仔细倾听,主持人念诵的《安隆条约》具体内容。

    箫怀瑾因为想要参军不成功,回家还被老爹胖揍一顿,又进行了数天的教导,特别是带他去经营参观,认识到之前自己太天真。

    他与小伙伴们,来到酒楼喝酒,抒发郁闷之情。

    他听完条约的内容,面色凝重,率先开口:“如今《安隆条约》已签,我们当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积攒国力,以待来日复仇!”

    话音未落,一名粗犷大汉便拍桌而起,怒目圆睁:“忍辱负重?我们的土地就这么白白割让,巨额赔款让百姓苦不堪言,你们还能忍?”

    箫怀瑾冷哼一声:“不忍又能如何?此时若盲目冲动,只会让魏国陷入更深的危机!

    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光有勇武,没有丝毫作用。

    勇武挡不住子弹,更挡不住炮弹。”

    粗犷大汉气得满脸通红:“我钱野羞于你们这群懦弱之辈为伍,只知退缩,国家的尊严何在?”

    箫怀瑾的朋友不太支持他的想法,但看到他被人怼,依旧维护道:“尊严不是靠一时的冲动就能挽回的,我们需要长远的谋划。”

    一位脖子上戴着金项链的富商,也不甘示弱:“谋划?等你们谋划好了,魏国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要我说,魏国就是不行,变卖家产逃往帝国或是其他更安全的藩属国,这才是明智之道。

    只要不前往曹国,那就没有资敌,对得起魏国了。”

    酒楼中的气氛愈发紧张,各种想法的人都有。

    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有人激动得面红耳赤,有人愤怒地挥舞着手臂,整个酒楼充斥着激烈的争吵声。

    “我们要的是立刻行动,而不是空等!”

    “冲动行事只会让情况更糟,你们这是不顾大局!”

    争吵声越来越大,吸引了众多食客的目光,然而他们早已顾不得旁人,只想通过这样做,缓解心中的焦虑。

    正在争吵时,酒楼下方突然有人高喊:“渊陵府撤回来的大军,换防回来了。”

    酒楼下方的街道上,一群士兵垂头丧气地走过。

    他们有些人身上还打着绷带,整体士气极为低迷。

    路旁的百姓们纷纷投来鄙夷的目光,有人忍不住大声唾骂:“就是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让我们国家蒙羞,失去了两府土地,还要赔偿那么多银币。”

    一个老者拄着拐杖,他看到人群中的儿子,气得浑身发抖:“小兔崽子,你还有脸回来?战场上的孬种!

    我宁可让你死在战场,马革裹尸还,光荣!”

    士兵听到老爹的怒骂,他低着头,不敢回应。

    其他士兵听到百姓的怒骂,也露出了委屈的表情,他们匆匆加快脚步想要逃离这充满指责的地方。

    酒馆里,几个酒客喝得醉醺醺的人,他们趾高气昂的点评。

    “什么军队,简直是一群饭桶!拿着我们百姓的赋税,却打了败仗!”

    另一个人跟着附和:“就是,养他们还不如养一群猪!

    曹军抓十万头猪,那都不可能几天就抓完。”

    富商的老婆,拉着儿子的手,严厉地告诫:“你可千万别去当兵,看看那些丢人的家伙,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灾难!”

    儿子点点头,眼中满是对军队的不屑。

    箫怀瑾看到这种情况,忍不住怒斥道:“这些士兵战败,那是非战之罪,没有人当逃兵。

    他们在战场上卖命,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你们这些人冷嘲热讽,又为战争做出了什么贡献。”

    他说完这句话,带着小伙伴,对酒楼中冷嘲热讽的人,拳打脚踢。

    《安隆条约》的签订,不只让魏国百姓非常不适应。

    这是第一份割地赔款的条约,让整个世界都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