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萌 第527章:班师回朝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眼看所有人越来越怀疑,赵佶也知道,不解释一遍具体概念,恐怕这群人得拖着自己不让自己走。毕竟大家的理智基本都恢复了,鸡血冲脑,或者说太上官家悍不畏死跟着冲的那股劲已经过了。
“种卿,还有诸位爱卿,都不必担忧,朕不妨再说明白一些。
大明皇家陆军,大明皇家陆军,你们听这名头,感觉和大宋禁军这个名头,听起来有哪里不同吗?”
“哪里不同???”
李纲等重臣跟随在赵桓侧方,听着小蜜蜂扩音出来的话,仔细琢磨着,皇家陆军是军名,应该是属于皇帝的私军,而且听起来比禁军还等级高。
但前缀就很莫名其妙了,比如外界喊什么种家军,什么杨家军,那都是地方给的名称。
他们自己喊是没人敢喊的,大宋禁军,前缀就是大宋,种家军,那也是大宋西北禁军某只分兵。
所以大明这两个字,就很有意义,他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州县或者郡府,反而像是……李纲猛地看向赵佶。
“大明皇家陆军,他们不是大宋的军队,而是明国的军队,诸位没听错,明国。
大明帝国,他们和大宋一样,是汉人国度,不过只有道君可以让朕和他们的国君相约。
那里兵强马壮,人民安居乐业……”
一众大臣听着赵佶骑着马,小蜜蜂扩音器不停的扩音说着话,满满的都是怀疑。
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怀疑世界,包括一脸痴呆相的赵构。
你这解释内容,还不如继续说是单纯道君眷顾,至少还没突破大家的认知,虽然不明白,可明确是你的人就好,你这猛地整一个没听过名字的国家……
“所以,诸位爱卿明白了?朕在道君的指引下,已经与明国皇帝正式结盟。
明国会派出他们最强的军队,一万人以上的大军,协助大宋将金国两路大军全歼,注意,诸位爱卿,是全歼在大宋的金军。
之后,朕便可率军挥师北上,直取金人国都,为大宋无数冤魂报仇!收复我大宋失地!
至于官家答应赔偿给金国的赔款,需要全部给大明,不过,条件就是他们需要先将金人入侵大宋的金人全歼。”
“太上,等等!臣,臣有些绕不过来了,不是道君点化,您向道君借的兵吗?怎么变成了结盟?”
“对啊太上,若是这明国军队如此神勇,让他们在大宋,那岂不是驱狼吞虎,引狼入室之计?
金国来袭,数十万禁军尚且抗衡的如此吃力,能够全歼金国的明国,大宋又如何应对啊。
还请太上三思,尽快将这些神人请回去罢!勿要让大宋,陷入绝境啊太上!”
“官家,您快劝劝太上呀,这可使不得啊!驱狼吞虎,兵家大忌啊!”
蔡懋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赵佶赵桓的黑名单,出来献策道,赵桓看了他一眼,不为所动。
“道君又岂是你们能够揣摩的?道君答应了太上,凡是在大宋的明国士兵,太上一念之间,就能让他们回到明国,你们怕什么?”
“没错,诸位爱卿都别担忧,朕既然能够请他们来,就能让他们走,只是皇家陆军毕竟不是大宋的军队大家还是客气些,否则出了问题,朕只能秉公处理。”
赵佶说完,没再解释,随着路程逐渐跨过今日对决的中线,禁军逐渐在各营主将的带领下,前往各自营部休息。
他们并不会一路跟随到汴京城外,毕竟这不符合管理规制,禁军主要是住在各个军镇,可不是围着汴京城住一圈。
六十多里得路程,大军行进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后,才在天黑之际抵达汴京城外,不过赵佶没有直接入城。
先是让李纲,还有赵桓自己的内侍都知安排人,带着印信调动皇城司和龙卫营,之后才向着皇家陆军营地的方向赶去。
此时的汴京城,随着报捷快马一匹一匹赶来,胜利的狂欢也一波一波的激发,百姓对于这场战事的关注,比之担忧汴京城守不住时更甚。
直到皇家陆军的大军赶到汴京城下,明说全歼金军偷袭大军六万人后,整个汴京都被引燃了。
没有了金军破城威胁,也没有赔偿担忧的百姓们,纷纷阔气消费了一把,整个城市都开始提前点灯,灯火通明,GDP猛增。
按照原本的协议,朝廷赔款五千万两,还有各种物资给金军,朝廷弄不出这么多钱,那肯定会想办法让百姓也出钱的。
不管是换还是强征,都会让百姓破财,可金军被全歼后,这一切都不存在了,这才是所有百姓都能感受的好处。
“不是说金军已经被全歼了吗?怎么还不让出城啊?再不让出城,可就到关城时间了,让我家老婆子知道了,还不说我流连勾栏?”
“你傻呀,那说不定是朝廷安抚我们的说法呢?之前都没关城,现在突然关城,恐怕有鬼。”
“嗨,每次大战,都要封城一两日的,何况刚刚金军还准备偷袭?不急不急,炊饼,有要炊饼的吗?吃些炊饼再等也好啊!”
挑着担的炊饼货郎,难得的没有听媳妇的话早早收摊,一边听着各方讨论,一边把握今天的好机会,沿街叫卖,时不时还要掺和两句。
“这次金人大败,太上领军可是功不可没啊。
要说我当初也瞎了眼,看错了人,居然相信了何家说的,太上是逃去南边了。
就连早上,我还在说太上肯定回不来呢,没想到回来报捷的加急信兵,居然说太上万军丛中杀进杀出,这简直是武神在世啊!”
“谁说不是呢?就连太上刚回来,我都以为那是看开封稳定了,想回来那啥。
可今天太上居然御驾亲征,大宋多少年没这事了?不过要我说,这杀进杀出,肯定是夸大台词。”
“你们读书人怎么就小人之心呢?太上怎么可能夸大其词。
就算报捷的人要夸大其词,那斡离不,他就愿意以死配合太上一刀斩杀他?”
“你亲眼看到了?”
茶馆里,围绕赵佶的南逃回归和传回的战报,百姓们都议论着真实性。
“诶,要我说,真不真重要吗?金军没了啊!我想起来,河湟四州也是太上收复的,燕云六州也是太上收复的。
还是太上他老人家,把持国政好,当今官家,呸,居然还要割地。”
“话不能乱说啊,官家不也是一直在主战吗?那都是下面的奸相,在蛊惑官家,要不然官家能夜袭金军?别乱说话嘎!”
“说起来,咱们能够全歼金军,以后还会不会赏岁币啊?”
“肯定不会了啊,胆敢进攻大宋,还给岁币?”
百姓议论着,体现的都是如今赵佶的一番操作,成功将民心给抓了回来,现在人们讨论赵佶,比讨论李纲守城还激烈。
其原因,更多的也是因为赵佶不是皇帝了,讨论非皇帝,话题就能跳脱得多,不必像讨论皇帝,还有忌讳和避讳。
“听说城外又来了一只大军啊,就是前面那个飞天说话的大蚂蚱的军队,叫什么,皇家陆军?”
“对对对,我大侄子就在龙卫营,据说那个皇家陆军,一万人就全歼了金人近六万精骑呢!”
“不可能吧?”
“吹牛的吧,一万人打败六万人。”
周围百姓听着这个议论,也是唏嘘一片,百姓虽然没常识,可对于金人的战斗力,或者说对于自己人的战斗力,是有数的。
一对一还有可能,一对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嘛。
“嗨呀,你们还别不信,据说已经有人快马去麻子山看过了,刚刚回信。
那家伙,广济河红了三里地,鱼都齁死了,六万具尸体,朝廷估计还得找人挖坑挖一个月呢。”
“挖坑?可我听陛下不是说要垒京观吗?嗨呀,杀了六万人,这得多少万万两银子啊?这群禁军,得发不少财吧?”
“那倒好,省了挖坑了,不过这么多人,得垒到啥时候?臭死了吧,啧啧啧,不过就算臭,我也要亲手去垒两个。”
“还聚呢?快到新宋门呐!太上和官家,拉着金军都统完颜阇母,还有金国王子游街啦!
还有,城禁解除,不过只有一个时辰,要出城的尽快啊!过了时间,正常关城啊!”
“哎哟真的假的?”
“皇城司传信,能假?小二,结账结账!”
各个聚集点的百姓听着声音,纷纷出了茶馆瓦舍勾栏,朝着主大街走去,各个小城区的拦截也开放了,虽然天黑,但到处都是火把,能见度倒是挺高。
皇城司的押班领着人,在汴京城内大肆宣扬,顿时汴京的达官贵人在内城靠近皇城的方向准备着,平民百姓在外城拥挤的沿着新宋门方向的大街,准备迎接。
新宋门方向,赵佶一身黑甲,手持长刀,就连赵桓,也腰缚长剑,特地亲手杀了几名‘誓死不从’的金军,来让铠甲染血。
所以此刻,两人的行头配合身后同样经过厮杀的禁军,显得威风凛凛,也让汴京的百姓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气息。
“太上这身铠甲,杀了多少金人啊?”
“不知道,你看都黑透了,早上还说回不来呢,现在看看,他老人家把多少金人送回去了。”
“真好啊,打胜了就好,可惜了我儿子,前些日子守城摔下去了。”
“节哀。”
世人皆说宋朝是怂朝,但宋朝的百姓军将要真都是怂货,也就不会坚持数百年了。
宋朝人的血性,从没有因为重文抑武被压抑,这里是抑武,不是轻武,宋朝对于军事的支出是非常大的。
压抑武功的,不过是朝堂上的权势罢了,他们争斗的利益点都在战不战,以此拖延。
赵佶和赵桓在一众百姓的欢呼声和皇城司维护秩序下,龟速向着皇宫前进,他们身后,则是一队队的禁军护卫。
“嘿,这是左殿司的护卫吧?”
“他们腰间那是……好多脑袋!那都是金人脑袋???”
“太可怕了!我看不得这些。”
“这才是大捷啊!以往哪能看到这么多金人尸首?”
禁军骑着高头大马,手持染血长枪,腰悬人头的情形,让汴京百姓直呼过瘾,更而跟着一辆卡车,行驶在宽敞的大街上。
卡车的独特体型,同样引起了百姓们的惊呼和议论,不过宋朝的开放风气,加上几个轮子,最多让百姓觉得这车子很奇怪。
而且他们也被议论声和谩骂声吸引了,顾不得思考卡车原理,所有人都听到了卡车拉着的是金军此战的都统和都监等高官。
平板卡车的后斗,完颜阇母等人被厚扎带绑着手脚,拇指也被细扎带给绑着,跪在车斗两边,目光略微有些呆滞。
被卡车拉着的他们此刻都有些庆幸,幸好这个车,安装了神秘的透明墙壁,帮他们挡住了百姓的攻击。
彻夜的狂欢是今夜汴京的主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确认信息抵达,禁军逐渐回营,城防官确认城防等级降低,军官们也逐渐在城里游荡,勾栏场所收入猛增。
赵佶和赵桓一块回到宫中后,所有外臣在宫门外等待,只有赵佶和赵桓领着内宫侍卫入宫。
“李相,你觉得,官家和太上,会如何商议?”
“那老夫就不知道了,不过吾观之,太上和官家,言影随形,似已经商议完毕,这不是你我能够决定的。”
李纲和徐处仁对话之间,宫门再次打开,童贯穿着最低阶的内侍服,面无表情的出来。
“诸位相公,皇家,太上召见。”
来了。
一群大臣互相对望,在内侍的检查下进入皇城内城。
刚一进殿,就看着居中首坐高台的是赵桓,而赵佶只是坐在他的侧方,顿时所有人都明白了,但心中却更加担心了起来。
同坐,意味着同权,可同权,意味着以后的朝堂,将不再是君臣臣斗,都是君臣臣君斗。
这是所有大臣都不想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站队,两个皇帝有意见的时候,如果起了争执,该帮谁?帮了一个,另一个给你拖后腿,或者给你搞事情怎么办?
苦矣!
所有大宋朝臣心中都这么想着,赵佶望着众生百相,嘴角露出笑容。
纠结?很快就不会纠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