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换一种思路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说起燧发枪和线膛枪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并不算新鲜玩意。

    即便是在眼下的大明,也是有燧发枪的,至于线膛枪的概念,对于汤若望而言也并不是新鲜玩意。

    “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上面,就有关于自生火铳的记录,它指的应该就是殿下所说的燧发枪.....”

    薄珏作为目前大明为数不多的兵器专家,对于《军器图说》自然不会陌生,他继续道:“若是殿下想要生产燧发线膛枪,为何不派人去请毕懋康?”

    的确,提到明末火器发展历史,自然少不得毕懋康,而他的那一本《军器图说》,也是一本汇聚了当下各种先进军器的书籍。

    在这本《军器图说》里面,毕懋康介绍了一种自生火铳,将火铳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可以有效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

    林敬轻轻摇头,道:“我自然派人去请了,不过毕懋康身为南京户部右侍郎,如今年纪也大了,我倒没有这么信心让他不远千里奔波到京城来........而且这件事,需要得到陛下的认可才行。”

    相比起汤若望、宋应星和薄珏这三个人的身份,毕懋康的身份无疑要敏感得多,而且他深受崇祯的信重,林敬并没有这个信心能够让毕懋康千里迢迢赶来,而是打算先凭借薄珏和汤若望的才华,再加上自己对米尼枪的了解,来制造新式火器。

    薄珏轻轻点头,不过脸上也带着些许担忧,道:“殿下,虽然毕大人已经发明出来了自生火铳,可是这种火铳的射程比较近,再加上结构精巧,成本太高,只怕设计出来也很难装备到全军。”

    的确,相对于火绳枪的简单构造,燧发枪的枪机就显得太复杂,而且由于自生火铳没有弹簧的缘故,需要连续不停地扣动扳机,日常使用起来并没有那么方便。

    实际上,即便欧洲燧发枪发明了足足有一百年,可是在十七世纪中叶之前,各国军队用的火器主要还是火绳枪,直到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大规模列装燧发枪,至于东方则是在大明灭亡后,清廷将火绳枪一直沿用到了十九世纪。

    当然,这里面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因为燧发枪相对于火绳枪的优势非常大,不只是射速提高和填装方便,也不只是能在下雨天使用,实际上燧发枪真正的强大在于射手使用时不需要携带明火。

    不需要携带明火表面上没什么,可实际上它的意义非常重大,这就意味着火枪手们的阵列可以排得更加紧密,而不需要担心明火引燃队友身上的火药,这就为线列战术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其次通过这种战术也可以使得火枪兵们摆出空心方阵,具备一定的近战能力。

    在后来的清准和清缅战争时期,清军实际上也遇到过不少使用燧发枪的对手,可是他们通常都不会线列战术,依然采用了火绳枪时代的战术,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燧发枪的威力,反而是清军由于冶铁技术相对好,枪管造的不错,使得火绳枪的精度更高,因此当清军摆出所谓的九进十连环大方阵,那些使用燧发枪的对手们反而达不到清军的火力密度。

    林敬虽然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但是他很难去用战术的角度同这些人分析,只能说道:“眼下燧发枪之所以还不够好,完全是因为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战术上面也没有得到更新,将来它的威力肯定会得到展示。”

    汤若望反而比较赞同林敬的想法,道:“的确如此,现在西方各国已经开始在大规模列装燧发步枪,这并不是一件没有来由的事情。”

    “燧发装置的设计可以参考自发火铳,不过我建议在里面增加一个弹簧,来加大燧石的击打力度。”

    林敬别的也不太懂,便继续说道:“如果有可能,最好是派人能够去澳门买几支燧发枪,到时候参考一下西方人的设计。”

    “是,臣领旨。”

    二人很快就将这一点记了下来,对于弹簧这个东西,汤若望自然不会陌生。

    汤若望很快继续提问道:“殿下,燧发枪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线膛枪恐怕会有很大的难度,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眼下这种滑膛枪好用。”

    的确,相对于燧发枪的普及时间,线膛枪就要更晚一些,严格来说在整个前装枪时代里,真正大规模使用线膛技术的只有米尼枪,而在此之前,大部分国家的军队并不愿意装备这种带有螺旋形膛线的枪。

    实际上相比起燧发枪技术的出现,线膛技术出现的时间就更早了。

    最早的线膛枪基本上可以追溯到15世纪初期,不过当时的膛线都是直线型的沟槽,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地装填弹丸,后来人们发现如果在枪管里刻下螺旋形线膛,那么发射出来的弹丸将会更加稳定地旋转飞行,从而有效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

    汤若望继续感慨道:“听上去这似乎很不错,可是很快一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这种线膛枪的闭气性无法保持,威力也就大打折扣。”

    滑膛枪时代的弹丸通常都是圆形,为了方便从枪口装填,子弹的直径通常会略小于枪管直径,这样用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线膛枪由于膛线的存在,枪管同弹丸形成的闭气性也就无法保持,使用起来威力便大打折扣,如果要将子弹的口径做到与枪口径持平甚至略大,在装填的时候就会非常不便,还会影响到线膛火枪的射速和效率。

    由于弹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所有人,因此即便在那些使用线膛枪的军队中,解决这个问题也是用的笨办法,那就是随身携带一个木槌,在装填时通过敲击推弹杆进行装填,结果往往导致更危险的枪膛破裂,也很难得到世人的满意。

    林敬轻轻点头,笑道:“听上去似乎有很大的问题,那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换一种设计的弹头呢?”

    “换一种设计的弹头?”

    汤若望很奇怪地摇了摇头,道:“殿下,事实上很多人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直到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