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五章 第一个‘救助站’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刘家兴从家里出来,匆匆往行里去。

    在一个弄堂口,刘家兴看到一个老太太衣衫褴褛,卷缩在那里瑟瑟发抖。

    刘家兴上去就问:老大娘,这么冷的天气,你怎么在这里,你家在哪里?你的子女呢?

    老大娘用颤抖微弱的声音说:我,我没有家,也没有子女。我老家是安徽凤阳,我家那里,年年遭灾,我已经出来好几年了。好心的年轻人啊,看来我真的不行了。如果我不行了。求求你给我找个地方给埋了,不要让野狗拖来拖去。

    刘家兴一听老大娘是外地口音,知道她是逃难过来的。然后伸手一摸老大娘的额头,感到烫得厉害,于是,背起老大娘就走。

    刘家兴背着气喘吁吁的老大娘,走过一条条弄堂,翻过一座座石桥,最后来到南浔东街丁氏诊所。

    诊所的郎中丁先生头戴着一顶瓜皮帽,身穿着一件青布长衫,脸上挂了一副金丝边眼镜,正在配药。见有人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过来问:怎么,老人家哪儿不舒服?

    到了诊所,刘家兴把老大娘放在椅子上,让她先坐下。然后说:她高烧得厉害,劳驾丁先生给她看看。

    丁郎中伸手给老大娘号脉,又看看老大娘的舌苔。然后说:年轻人啊,你也太大意了,你家老人家患的是“伤寒症”伤寒证,现在高烧很厉害,如果送来晚一点,恐怕就没有命了。接着又说:现在主要是想办法让她退烧。退烧最好的办法是吃犀角羚羊角,但价格比较贵。

    刘家兴说:丁先生,只要把她的病治好,您不要和我谈价钱,钱我如数照付。

    丁郎中看了刘家兴一眼,奇怪地问:她是你什么人?

    刘家兴说:抱歉,我也是刚刚才认识。然后把在弄堂口发现老大娘的事给丁郎中讲了一遍。

    丁郎中听后为之感动。接着说:你是不是就是“刘顺恒丝行”刘老板。

    刘家兴说:在下正是。

    丁郎中又说:贵夫人想必已经临盆?

    刘镛说:托先生之福,内人已产一女。

    丁郎中说:恭喜恭喜。然后又说:看来这位大嫂病得不轻,还需调养。这样,就在我这里住几天,等稳定以后,再做道理。

    刘家兴双手作揖。道:那谢谢丁先生。然后掏出五块大洋。接着说:这点钱先放着,日后所需费用请先生不必担心,到时我会一并结清。

    丁郎中笑着说:好说好说。

    刘家兴从诊所出来,一路上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老大娘如果病治好了,孤苦伶仃一个人,何去何从?今后如何生活?他身不由己地来到顾公公家。

    顾公公见刘家兴愁眉苦脸地进来,起身相迎,笑着说:看贤侄心事重重,有何为难之事。

    刘家兴说:为难之事倒也谈不上,小生只为一事,心里有点酸溜溜的。

    顾公公笑着说:说来听听看。

    刘家兴说:前几天有一个逃难过来的小乞丐,瘦得皮包骨,冻饿死在路边,后来我找了几个好心人,找地方把他埋了。今天,又在弄堂口看到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大娘,我把她背到东街丁郎中那里,现在在那里治疗。唉,一个人还不如一条狗,实在让人感到难受。我想,我们南浔有钱人家多,比如家里多负担一个佣人,又比如晚上推一场“牌九”输了,众人添柴火焰高,有钱出钱,无钱出力。我想,在南浔设立一个“救助站”,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顾公公一听,惊讶地说:贤侄年纪轻轻,有如此高的境界,可敬可敬。

    刘家兴又说:顾公公在丝绸行业德高望重,还请公公在大家面前打打招呼,游说游说,具体事宜小生可以多费一点心思。

    顾公公接着说:义善举止,乃我民族之大德,理当弘扬。这样,我们在行业协会磋商一下。

    刘家兴说:那是再好不过了。

    刘家兴告辞顾公公出来,又去了东街丁氏诊所。

    刘家兴一进门,丁郎中笑着说:谢天谢地,她吃了药,高烧开始退了,刚才我叫我的徒弟给她熬了一下米汤,她喝了一点,现在精神好多了。

    刘家兴来到老大娘病榻前,对老大娘说:大娘,您安心养病。这里的事您不用担心。

    丁郎中过来也笑着说:她不想治疗,她说她什么都没有,只有半条命。我对她说,你放心好了,不用她付钱。

    老大娘听着他们谈话,老泪纵横。用微弱的声音说:我真的遇到大好人了。菩萨保佑你们大德大福。

    南浔丝绸行业协会的仪事处,是南浔丝绸行业协会的民间组织,有时候大家聚在这里,谈谈近来行业之事。会长就是顾公公顾福昌他是南浔镇上的老一辈,平时大家对他都很尊重。今天来了不少人,一张长长的桌子四周坐满了人。张、庞、邢、谈等大家也都来了。刘家兴何论实力,论资排辈都被大多数人喜爱,故很知趣地坐在旁边。

    顾福昌风尘仆仆的进来。有的主动和他打招呼。

    顾福昌在桌子的端头的空位置上坐下来。然后开门见山地说:各位同行,谢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仪式会。今天请大家来,不是行业之事,但也是事关重大。也许各位也有所闻,近日,在我们南浔地区有人饿死、冻死在路边的事时有发生。虽然我们与他们无缘无故,但他们抛尸在南浔,我们在座的各位谁的脸上有面子?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乃我民族之大德。昨天,一位妇人,生命垂危,是刘家兴贤侄送至丁氏诊所救治。同时,他倡议我们南浔成立一个“救助站”,把那些无家可归、无依无靠、身怀重病的人收容起来,直至他(她)入土为安。此举乃安我南浔社会,也安我己心。

    刘家兴贤侄年纪虽轻,思想境界却已超过我们在座的所有。他的倡议我不仅赞同,而且一定大力支持。最后他又说:众人添柴火焰高,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不强求、不勉强。以自愿为原则。

    最后大家议论开了。

    有的说:是啊,一个人饿死、冻死在我们南浔,我们南浔人都没有面子。

    有的说:刘家兴年纪轻轻,能够想到这些倒不简单。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成立南浔慈善基金会,设立一个“救助站”。并由顾福昌担任名誉会长,刘家兴任会长。

    当场大家商量定:租房子、招聘管理人员、制定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收容标准、与丁氏诊所挂钩……等一系列事情。

    有的当场表态愿意资助,有的5万、有的10万,大家都出50万,刘家兴也表示出50万,在场的几乎家家都作了资助。

    最后,大家一致意见,具体事务由刘家兴操办。

    冬天,正是丝绸行业淡季季节,刘镛想乘机会,把“救助站”的事搞好。再者,在丁氏诊所的那位大娘病好以后就可以入住。免得她再到处漂流。

    第二天刘家兴来到东街,看了一户人家的四间房子,还比较满意。两间可以作为男女分开住,一间用作厨房和吃饭,一间用作日常办公。

    东家一听房子是办“救助站”因此,房价也不高,而且,这里离丁氏诊所比较近,如果被救助人员有个头疼脑热的到诊所治疗也比较方便。

    于是,刘镛立马安排人手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叫人把墙面全部用石灰水刷了一遍;又叫人添置了床铺被褥等物品;又叫人砌了灶头,一切准备就绪。

    刘家兴又来到丁氏诊所。

    老大娘见刘家兴进来,老大娘,坐起来笑眯眯地说:多谢恩人,不是你们相救,鄙人身体也许已经腐烂。今生报不了救命之恩,来世也得恩报。

    刘家兴说:大娘此言重了。我刘家兴出力为您治病,其实是为我自己治病。

    丁郎中毕竟是文化人,一听刘家兴此言,感到眼前这位年轻人,思想境界的高度难人可贵。向刘家兴伸出了一个大拇指。

    刘家兴又转向丁郎中双手作揖地说:丁先生非常感谢您这几天的费心,您妙手回春的医技,让人敬佩;又对大娘体贴入微的照顾,实为感激。总共多少费用,一并说来,我如数支付。

    丁郎中不好意思地说:求你不要再说了,我的脸都红了。什么妙手回春,什么体贴入微。好在这里没有地洞,如果有地洞,我尽快钻进去都来不及。你救苦救难,大德大福。也允许我出微薄之力。大嫂的医药费等全免了。

    刘家兴千谢万谢。

    最后,刘家兴告诉丁郎中说:南浔已经成立“救助站”,已经全部安排稳妥,大娘身体完全恢复就可以入住。接着又说:“救助站”地址选择这里,其中有一层意思,离诊所比较近。难免收容人员有个头疼脑热的,您出诊也比较方便。

    丁郎中说:在下一定义不容辞。

    他们的谈话,把躺在病床上的大娘听得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