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邦建国,王道之始 第三章:三监之乱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姬昭与太公站在城门上,目视着刚刚受封的一位位诸侯国君离开镐京,他们或多或少带着大批家臣、奴隶、货物、兵器,借着分封的机会,姬昭将直属于天子的六军梳理了一遍,虽然人数少了很多,但战斗力却胜出了几分。姬昭眼中,这些人命运各不相同。
有的头顶浮现黑色气运,证明他们就藩的过程不会顺利,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危;有的气运紫色弥漫,直冲霄汉,一眼望去是晋侯、燕侯这些历史上的霸主国,都是姬姓宗亲。
姬昭与太公望的嫡长子也在其中,代他们二人前往封国就藩,而且这两人所携带的甲士也是最多的,足足有数千之数!
姬昭的目光放在几支最庞大的车队上,那是前殷商王子盘庚的车队,他被封到殷商故地安抚殷商遗民,给予公爵的称号。
为了监管这位王子,姬昭将姬姓的长者封在管、庸、邶三地,皆是侯国,几乎堵住了盘庚出殷的每一条交通要道。
“太公,你说管侯、庸侯、邶侯三人能看住殷商王畿的盘庚吗?”
太公望沉吟道:“若是尽心竭力,自然是没问题的,只是……”
姬昭明白太公望话中的意思笑道:“这几人或者是我的叔叔,或者是我的兄长,都是姬姓的宗族长辈,是天子最亲近的亲属,如果刻薄的对待他们,宗法的威严又怎么体现呢?”
九十六国,姬姓诸侯六十七,不出十年,姬姓宗族的力量就会迎来极大的膨胀,到那时最大的威胁殷商旧人和夷狄侵扰就不攻自破,天子的地位自然也就稳固了。
至于日后天子握不住姬姓宗族这把利剑,这不在他的考虑之中,若是在宗法制度最森严的时候连削藩这种事都做不成,那天子不如退位让贤。
不过对于太公望的担忧,姬昭自然是考虑过的,“太公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到时候可能要太公随我,率天子三军向东平乱了,到时候不知道这九十六国,有多少要夺爵除国。”
太公望应道:“先王临终的时候将邦周托付给您,况且齐姜为王后,我怎么会不尽心竭力呢?”
齐姜为王后,她的孩子就是嫡子,日后定然是要继承王位的,那时齐国就是名副其实的舅国。
等到姬昭一薨,洛国即使依旧是东方最重要的藩国之一,但必然不能保持现在这种超然的地位,到时齐国就会是诸国第一,尤其是天下异性诸侯都要以齐侯为首。
姬昭身子一顿,复又笑道:“王后出身高贵,想必日后定能诞下王太子,延续我邦周的国祚。”
对姬昭而言,拿到天阶·天人卡的那一刻,姬姜联盟就变得可有可无,但先不说他不会直接放大,从邦周来说,是很需要这个联盟来保持稳定的。
要知道,姬姜联盟不仅仅是天子和姜姓宗族的联盟,其中还有一个小姬姜联盟——齐洛联盟,齐洛联手加上新营建的都邑,整个东方都会稳定在这种三角权力结构中。
二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言。
随着天子册封武庚为公爵,统治殷商旧地,管理殷商旧民的消息传来,殷商遗民大悦,尤其是天子允许他们使用殷商的旧俗,更是一片欢腾。
武庚却是一片心忧,多次对身边的心腹大臣说:“周天子封我于故国之都,安抚遗民,但是管、庸、邶三国将我团团包围,如果他们要对我不利,我该怎么抵挡呢?”
他怎么也想不到,管、庸、邶三侯根本就没把监管他这件事放在心上。
管侯是武王最年长的弟弟,本是最有资格摄政的大臣,却没想到武王越过了他,选择了姬昭摄政。
他对自己的上卿多次发泄过不满:“先王宾天,我才是宗家嫡长,姬昭不过是四子罢了,怎么能摄政治理天下呢?”
而且姬昭虽然扩展诸姬势力,大肆分封诸侯,但却以礼制严格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且他只得到了侯爵的地位,竟然和他一向看不起的晋侯同等地位,这使得他更是不满。
庸侯、邶侯本就是宗族的长者,自然不甘心屈居于姬昭这个后生晚辈之下,于是在诸侯国中传播谣言,“天子年幼,姬昭摄政定然有不轨之心,恐怕是想要取代天子,自立为王。”
三人便决定联合起来作乱。
武庚日夜忧虑,坐立不安,便与管、庸、邶三侯联合起来,又发动了亲近殷商的数十个未得到周天子册封的方国国主,又裹挟了一批诸侯,整个殷商故地几乎卷入了战乱之中。
……
镐京。
管、庸、邶、宋四国作乱的消息几乎以最快的速度传了回来,齐洛二侯已经率领很多诸侯开始与叛军交战。
宫殿之中,十岁的康王姬允坐在王位上首,小手拉着姬昭衣角,问道:“王叔,你是要出征剿灭叛军吗?就像父王那样。”
大殿上的臣子只有姬昭、太公望以及姬昭的同母弟程侯林三人。
姬昭、太公望二人皆负甲持剑,脸上并无惊慌之色,这场叛乱早在他们预料之中。
“天子勿要担心,些许叛贼而已。此次臣与太公出征,国中事务便交给程侯,天子有事可以和程侯商量。”说着将目光望向姬林,“程侯此次留在王城,务必要如履薄冰,尽心侍奉天子,切记不要出现什么差错。”
程侯林闻言连忙行礼道:“太宰所言,臣一定铭记在心,粮需供给,绝不短缺,不会耽误太宰东征大计。”
姬昭和太公望东征,可不是仅仅为了处理一场叛乱,平定叛乱之后就要趁胜大索东部诸国,营建洛邑,为后续分陕而治做准备,毕竟天子在一天天长大,这天下终究是要交回他手中。
这一次出京,少则三年,多则五年,镐京城自然要交到自己人手中才能放心。
至于东征,姬昭有十成的把握,经过两年的积累,他现在的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族长:姬昭、洛昭(一代始祖)
爵位:侯爵(国君)
国家:周王朝,洛国。
阵营:王室。
政治:90;谋略:90;兵略:90。
阵营声望:仇恨、冷淡、中立、友善、尊敬、崇拜。
①王族:中立;②贵族:友善;③军队:友善;④国人:友善;⑤逆贼:仇恨。
气运点数:15000
道具:
①天阶·天人卡(岂非天人化身,焉能有若此者?):使用此卡立刻成为千古智慧化身,三维属性升至100,为丞相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大军不绝粮道;为谋主则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为将帅则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②天阶·司天监台:此乃镇国神器,使用者可依图纸而建,建成后立足其中,可调节一国天象,保佑王朝风调雨顺。
③地阶·同心结:使用此物可链接一人,信任恒定满值。】
虽然这两年中没能再获得道具,但两个天阶道具,一个地阶道具,先前三个成就加上这两年的积累,一共15000气运点数。
这几年的锻炼与学习,三维属性突破90,全部达到名臣的层次,堪称小六边形战士,加上异于常人的知识,姬昭有信心在这个时代处理任何难题。
况且军队、贵族、国人都臣服于他,王室也并不都是三监那样的叛逆,如晋侯、程侯等一批姬姓诸侯都站在他这边,上下一心,此战必胜。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后续出征的事宜,大朝会上,姬昭向王畿众臣宣布自己将要出征,天子举行了规模庞大的祭天大典。
拱卫王畿最精锐的天子六军直接被姬昭带走了一半,此时一军一万两千人,足足三万多大军,浩浩荡荡的从镐京出发,前往邦周东部。
中军车辇。
姬昭与太公望相对而坐。
“一场闹剧!”
“是闹剧,但叛军人数众多,太宰还是要谨慎。”
“分而化之,聚而歼之,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姬昭闭目静思,思索山川河流的走向,思考何处能行军、扎营、设伏、排阵。
很多人策略游戏玩多了,以为打仗是单纯的计谋,实际上谋士的地位远远不如统兵大将。
所谓以正合,统兵大将就是正。
统兵大将的能力是所有谋划实现的根基,而统兵实际上是很枯燥的事情,绝大多数时间就是按部就班行军、扎营、布阵防御。
姬昭自王畿镐京而来,手持天子诏令,命令诸侯各自出兵,作为三军辅助。
诸国君主心里都很清楚,这个时候不助阵,等到姬昭平叛归来,难道还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死肯定不会,但夺爵除国还不如死!
况且他们本身就对现在的秩序很满意,自然不喜欢三监这种乱局者。
等到姬昭彻底踏上殷商旧地时,与诸侯会盟之时,有兵员六万,加上充当炮灰以及转运粮草的奴隶,军队人数超过了二十万。
“太宰学识真是通天,第一次统兵,二十万军队就能管理的井井有条,胜过许多常年打仗的将军。”
太公望半真半假的称赞着。
先前姬昭能统率三万军队井井有条,太公望并不觉得惊奇,因为三万人并不多,基本上天才将领初出茅庐的时候都能做到。
但二十万军队依旧能井井有条,这甚至让太公望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姬昭是没有统过兵的!
大兵团的指挥需要经验的支撑,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若是太公知道后世有个叫韩信的神人,一上手就统率大军团,连战连胜,几十万人的大军团会战如臂使指,估计就不觉得姬昭这个有什么稀奇了。
此次天下九十六国,同三监作乱、被三监裹挟者共二十三国,此刻在姬昭麾下的诸侯共二十六国,接到天子诏书的南北两路诸侯还在路上磨磨蹭蹭。
这些被封到南北二方的诸侯,要么是姬姓的远支宗亲,要么是异性的诸侯,国小力弱,正与夷狄连日大战,忙的不可开交,对于中原大战并不太想参与,也不敢将军队抽调走。
大部分都是数十名甲士带着几百名奴隶加上资军的财货、粮草而来,姬昭也不在意,毕竟他大封诸侯的目的之一就是清剿遍及天下的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