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邦建国,王道之始 第三十六章:昭城之盟!(6000字!)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贵不可言!

    这可是从洛氏大祭司口中说出来的评价。

    甄宓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有秋波流转,大祭司摸了摸她的螓首,感受着那种熟悉的感觉,温声道:“你会有个优秀而尊贵的夫君,疼你爱你,一生顺遂,平安喜乐,洛神将与伱同在。”

    她的声音中带着金石之声,带着神圣的肃穆。

    昭城外,刘备紧跟着袁曹二人到达,望着面前巍峨的城池,刘备微微松了口气,这一路上虽然没有诸侯拦截,但山贼水匪还真是不少,人少出行的确是不安全。

    糜贞怀中抱着儿子从马车中探出螓首,满面好奇,她年幼时是随行兄长行商时来过昭城的,但以洛氏家属的身份还是第一次。

    洛枢洛晋父子侯在城门前,刘备上前三人互相见礼,糜贞抱着儿子上前,娇俏白皙的容颜上带着肉眼可见的紧张,洛枢和洛晋自报家门,从二人身后走出一个洛氏女,将糜贞手中的孩子抱走,笑嘻嘻道:“这就是二哥的孩子吗?

    二嫂,我叫洛萱,你叫我阿萱、萱儿都可以。”

    糜贞见到洛氏族人果然如同洛齐所说的那般,心中紧张去了大半,福礼道:“妾身见过二伯父,大兄,萱儿安好。”

    洛枢带着刘备前往拜见洛彰和唐姬,洛晋洛萱则带着糜贞去洛齐在昭城时生活的院落。

    当马车缓缓通过内城城门的那一刻,糜贞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现在的身份的确是不同了。

    伴随着时间推移。

    袁绍、曹操、刘备、吕布、张燕、刘虞、马腾、韩遂、赵弘、管亥等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都来到了昭城之中。

    这对史官来说是一场盛宴,对诸侯们来说同样是观察敌对势力的大好时机。

    譬如张燕。

    若是在史书上,一定会记载他是袁绍的臣子,但今日他以独立的身份来到昭城,这就说明他还只是袁绍的盟友,而不仅仅是臣子,就如同汉初那些异姓诸侯王和刘邦之间的关系一般。

    刘表和洛楚两人先后脚到达了昭城,然后一个颇为出乎曹操预料的人出现在了这里,袁术!

    曹操是万万没想到袁术会来、能来昭城,毕竟他已经安排了人进攻袁术的地盘,将袁术拖在汝南,袁绍也没想到自己那个愚蠢的弟弟竟然会来昭城。

    袁术到达的时间是九月十一,昭公国范围内再也没有赶来的诸侯。

    九月十三,伴随着道道钟声。

    这些乱世英豪诸侯们在敢战士们的引导下走进殿中,这些人都是脚跺一跺,整个诸夏以及蛮夷都要颤一颤的人物。

    若是这些人一起死在昭城,整个天下的局势都会走向不可预知的地步。

    在汉朝中央朝廷的权威崩塌之后,唯有昭公能凭借一千三百年所积累的信誉和威望将这些人召集起来。

    当然,想要号令天下,那就是做梦了。

    在殿中的上首,洛彰和唐姬端坐,其下诸侯列席而坐,二袁曹刘这样的大诸侯列在最前,其余诸侯按次排开。

    望着殿中黑压压一片人,洛彰突然感觉今日自己将这些诸侯召集过来,会改变一些东西。

    世界是唯物的,但静与乱却在人心之中,

    人心思安,天下就会安定,人心思乱,天下就会乱起。

    许多人心中都缺乏一股勇气,但是今日来到昭城,以一方之主的身份,平等的坐在这里,等到回去之后,还能够心平气和的为别人的藩属吗?

    会不会有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在心间滋生呢?

    这几乎是必然的!

    一旦心中想要的东西发生变化。

    一旦心开始乱,这些掌握了力量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来,那就是不可想象的。

    洛霄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告诫太平军渠帅。

    昭城中的筵席与其余贵族不同,没有那些美丽的舞姬,在这个时代,舞蹈是许多贵族都会学习的,这是自邦周流传下来的传统,女子为男子舞蹈以表达爱意。

    譬如王文君为洛白跳雪上惊鸿舞,还记在史记这样的史册中,以流传后世。

    昭城经常举办宴会,席中美丽的女子们互相拉着手唱着跳着,但为外人跳舞,是她们所不愿意的。

    不过虽然没有舞姬,倒是有男儿的战舞,唱着古老邦周的战歌,满殿的肃杀之气,像是一场军事的演练般。

    待战舞落下,激昂的乐曲声却并没有停下,只是略低了一些,洛彰高高举起酒爵,“欢迎诸位来到昭城,还请满饮此杯酒。”

    待三轮饮酒罢,洛彰环视众人,见到有人已经有些按耐不住焦急和好奇,他在乐声中朗声道:“想必诸君都已经等不及想要知道本公请诸位来此的目的。

    在此之前,本公想要问一下诸君,可还记得《王道》的开篇吗?”

    《王道》!

    素王为了教导康王所著的经典,封建诸侯时,所有的诸侯人手一本,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谁不按照《王道》的指导思想去执行,谁就要被夺爵除国,素王的刀震慑天下诸侯。

    至于王道开篇,谁会忘记呢?

    王道不偏安,夏夷不两立!

    袁术高声问道:“大公。

    千年前蛮夷肆虐诸夏,诸夏危急的时候,就如同一根随时会断掉的线,犹如一颗随时会碎掉的蛋卵。

    但千年已逝。

    经过千年邦周历代周天子及诸侯贵族的开拓,蛮夷退却。

    又有大汉历代先帝不遗余力的攘夷。

    如今四海之中诸夏兴盛,宛如煌煌大日。

    那些夷狄只能藏身在山林水泽之中,苟且偷生而已,如今再提夏夷难道是有必要的吗?”

    这可不仅仅是袁术一人的想法而是在场所有诸侯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就连北方的胡人都不是中原的对手。

    公孙瓒白马纵横,吕布神勇无双,马腾韩遂皆面露傲然,燕国将东胡系以及新崛起的鲜卑往西边赶,这些蛮夷遇到诸夏只能抱头鼠窜。

    洛彰重声道:“素王说,世界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唯有变化是不变的,夏夷之间的强弱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夷狄诚然是虚弱的。

    但后汉百年在西北用兵成效却不大,边境诸侯每次都有捷报传来,但北方的胡人势力却愈发的坐大。

    在灵帝继位的时候,汉廷有八百万户,到了如今,才多少年,就只剩下七百万户,诚然其中有隐户和逃亡的存在,但是其中又有多少是直接死去的呢?

    上一次诸侯之间的大战伤亡有多大呢?

    爆发在关中和中原的瘟疫,如果不是在微末时控制住的话,又会有多少人死去呢?

    如果七百万户变成了两百万户,一百万户,诸君还觉得诸夏胜于蛮夷吗?”

    诸侯们顿时变了脸色,强笑道:“大公,天下人口十去七八,这是否过于危言耸听了?”

    洛彰厉声道:“危言耸听?

    尔等是不是不知道瘟疫的恐怖?

    一县之地,五万户百姓,七日之中,十去六七。

    若不是恰好有家族子弟路过处置,还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危害,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瘟疫可不会管是权贵还是庶民,它永远一视同仁。

    那县中士族豪强皆死于瘟疫,若是你们愿意步其后尘,今日吾便无话可说了。

    洛氏有天下最好的医者,纵然有瘟疫亦足以自保,真是夏虫不可语冰,竖子不足与谋!”

    这天下恐怕只有洛彰和洛川这两个人敢指着这些诸侯的鼻子骂了。

    在当今天下,有不少预防瘟疫的方法,比如从邦周时期就流传的焚烧大量堆积的尸体,以及少喝生水,但瘟疫依旧是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东西。

    一道道声音从殿中响起,“还请大公示下。”

    洛彰见到众人终于重视起来,环视一周朗声道:“世间有流言说瘟疫乃是上天降下的惩罚,这是谬论,瘟疫乃是病灶,既然是病,那便可医治。

    如今昭城中有编写《伤寒杂病论》,其中有治疗各种风寒的药方,以及预防风寒、瘟疫等等的措施。

    本公以为,一人力短,众人力强,医之一道,能活人命,乃是功德无量之事。

    一个医者,所能够救活的人命,又何止十人百人呢?

    若是我等共同签下协约,共同保护那些游于天下的医者,为他们施以方便,使医者能顺畅的施药救人,能传下医道,使天下人人皆知活命之术。

    救死扶伤,压制疫病,使伤者能活,修整天下元气。

    这样的功德,纵然是素王九天之上观之,亦要为我等庆贺啊!

    不知诸君以为如何啊?”

    保护医者?

    谁不知道昭城有许多好的医者,正如刚才昭公所说的那般,最好的医者都在昭城中。

    昭公这是见到世道大乱想要让医者成为中立的角色,组建行会,奔走于天下之间,许多士卒就是因为受伤之后得不到治疗,而直接死掉的。

    还有连绵的大战根本就来不及处理尸体,导致瘟疫爆发,这些医者想要处理瘟疫,就要进入病区,那就要面临许多的风险。

    不愧是洛氏!

    敢为天下之危!

    袁曹刘等人皆肃然起敬,袁绍刘备直接抱拳作揖道:“昭公高义,岂敢不从?”

    二人一带头,殿中顿时齐声高呼道:“昭公高义,岂敢不从!”

    在侧殿中正听着殿中动静的洛璇突然轻轻呼了一口气,那高高的齐声让他一直以来有些迷茫的神色出现了惶然大悟。

    他生来就有医学方面的天赋,与张仲景一起主编《伤寒杂病论》,但仅仅编写书籍,他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他觉得医学应当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此刻听到伯父的话,他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

    殿中洛彰见到诸侯同意却未曾有所欣喜,只因这不过是一道开胃菜而已。

    殿中的乐声逐渐往神圣缥缈走去,洛氏的乐声总是能勾动人心中的幻想,隐隐约约之间,殿中的诸侯都仿佛见到了无数的威风凛凛的神明在注视着他们。

    洛彰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古的圣王都有好的德行,看看那些做下错事的君王吧。

    夏朝的桀王,商朝的纣王,于是他们失去了天下。

    周朝的厉王死在了乱军之中,荒王被国人驱逐死在了山中,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桀王被儿子诛杀。

    汉朝的戾帝被靖难诸侯诛杀,灵帝被太平军诛杀,这些祸国殃民,没有德行的君王,可有一个是得到善终的吗?

    这正是因为上天厌恶这些君王,于是降下了诛杀他们的天命啊。

    又何止君王呢?

    邦周那些无道的诸侯国主,哪一个不是背上了恶谥,然后被杀死呢?

    秦朝本来有四百年的天命,但秦国的君主用暴虐的行为去统一天下而不知道悔改,于是二世就终结了他的天命。

    这难道不是值得警醒的吗?”

    秦朝有四百年天命?

    但是因为暴虐的得到天下,于是二世而亡?

    这还是众人第一次听说,一时之间都有些惊疑不定,洛彰满嘴胡言但脸上却满是认真,没有人知道他在胡说。

    懂不懂什么叫千年家族的信誉啊?

    洛彰沉稳的忽悠道:“素王对诸夏的子民是何等的关爱啊,他短暂的苏醒,然后洛氏前往关中诛杀了李傕郭汜,这正是素王对李傕郭汜实在是太过于厌弃了。

    李傕郭汜在战争时枉顾平民百姓的生命,杀死平民百姓抢掠粮草。

    践踏千年以来形成的道德底线和礼义廉耻,撕裂天道伦常,使人伦在关中不存,这是至高至圣的素王所不能忍受的,所以李傕郭汜必须死。”

    !!!

    殿中所有人瞬间都直起了背,一旦洛氏开始提起素王的时候,就说明洛氏很认真。

    之前洛氏出动敢战士前往关中诛杀李傕郭汜,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去给洛氏商队报仇,但应当不仅仅是如此。

    因为洛氏不可能仅仅凭借怀疑就去和两路实力强大的诸侯拼命。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洛氏出手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现在洛彰所说的,就是洛氏为什么会对李傕郭汜出手的原因。

    不是因为李傕郭汜在关中残暴的统治,因为洛氏一向认为反抗残暴统治是百姓的责任,就如同太平军起义一般,是张角起义之后,洛霄才会帮助。

    只有敢于反抗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和平安定的生活,逆来顺受的人,一切只会等靠要的人,只会在压迫和剥削中白白死去。

    李傕郭汜真正让洛氏厌恶的原因是他们践踏了许多规则,这些规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听起来很虚,但实际上却使人能够做人,而不是成为禽兽的东西维系着社会信任和社会联系的东西。

    洛彰微微感慨道:“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行王道的王者将端坐在王座上。

    倘若有人屠城,这样的人能够成为诸侯的共主吗?

    倘若有人使百姓生人别离,这样的人能够成为天下的君父吗?

    倘若有人不将百姓视作人,而是视作牛马,这样的人能够行王道吗?

    倘若一个君王不对百姓行王道,而是执着于暴虐的霸道,他能够长久的为天下带来自由的安定吗?”

    洛彰这番话之中所蕴含的信息就实在是太多了,让人忍不住回想起曾经昭圣王在昭城践法,将那种控制人思想的统治术踩进了泥里,先汉时法家被彻底拨皮抽骨。

    直到如今!

    后汉的形势还没有糟糕到秦末和戾帝末年的形势,但是天下的百姓已经觉得无法容忍了,他们追随着张角起义要毁灭大汉王朝。

    而大汉王朝的贵族们,有的忠于正统的皇帝,有的则忠于自己的信念,无条件的让他们听命?

    凭什么?

    曹操听的冷汗涔涔,他只感觉洛彰一字字一句句都在点自己,他的确是不太将人命放在心上,当初在兖州缺粮,差点就吃人了。

    不过因为荀彧对洛氏很了解,一直都在提醒他,就算是饿死人,也要让人做人。

    一旦走出吃人这一步,人就不算是人了,而是禽兽。

    洛氏会不惜一切代价毁灭这些吃过人的人,乃至于会彻底站到他的对立面。

    曹操最后还是没动摇,强行克制住了,不过代价就是有不少士卒饿死。

    刘备则只觉洛彰说的字字句句都说在了自己的心坎上,忍不住拍掌叫好道:“昭公高见!

    这正是备一直以来想要说的,世道变乱,正是那些不顾及天下的野心家太多,于是百姓困苦,倘若天下诸侯具有仁德之心,纵然连年大战,死者亦不会超过十万,何至于百万户人口消失呢?

    昭公可是为此事而召集我等?

    还请言语,备洗耳恭听。”

    刘备言语振奋殿中诸侯对他这么表现自己自然是有些不满,但刘备的确是仁德,这让众人又不知道该怎么讥讽他。

    洛彰冲着刘备颔首,在他看来,刘备真是有些可惜了,虽然素王说这人间没有天命,但人心中却有一把秤,不要说袁绍曹操都不可能让刘备复兴大汉,就连洛楚所占据的江东估计也不会帮助刘备复兴。

    收起这些心思,洛彰望着都在盯着他的诸侯们,朗声道:“本公一直以来都在思索,如何能将大战的损失降到最低呢?

    如何能在大战时,不使人化作禽兽呢?

    自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走来,诸夏的代代先祖、圣人都在教导我们逐渐知晓礼仪,若是轻易的抛弃,岂不是背弃祖宗吗?

    自古以来,便有杀俘不祥的传言。

    但统帅担心俘虏反叛,于是不得不杀之。

    亦有士卒已无战心,弃甲投降,却不得生路。

    本公在想,这是为何呢?

    不过是一个信字,双方之间既无互信,互相猜疑,遂生这等事迹,不若我等相约,战后皆不杀俘虏。

    这等事定然是复杂难言,但可以此为根基,商量出一个针对俘虏的具体章程,诸君以为然否?”

    不杀俘虏?

    众诸侯不由点了点头,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杀俘虏的,杀俘虏主要就是因为没有供给的粮草和担心背叛。

    洛彰见状又说道:“屠城,有伤天和,本公以为不可为之。

    况且农乃是天下之本,人乃是农之根本,无人就无农。

    且屠城时,秩序被践踏,道德被彻底崩坏。

    诸君,扪心自问,那些士卒今日敢犯下那些人伦大罪,舍弃仁义,明日就会忘记忠孝,罪恶一旦在心中生根,就无法拔除,你们麾下皆是这样的虎狼,竟然可以安寝吗?

    诸君以为然否?”

    果然!

    殿中已经有人预料到了洛彰会说屠城之事,毕竟战争中最恶性的事件之一就是屠城,几乎每一个人间炼狱的大事件都在屠城中体现出来。

    刘备听着简直要笑出来了,概因他发现洛彰所说的,他都能做到,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有干过这些事,现在他满心都是轻松的感觉。

    其余诸侯就有些坐立不安了,洛彰所说的这些事,就是要给所有人都套上束缚,让有志于争霸天下的所有诸侯都遵守这些道德底线。

    这些东西执行起来不算是难,毕竟刘备就是这么干的,但是这让许多人都很不适,毕竟这些手段是真的好用,遵守这些,就像是绑住自己的双手双脚一样。

    但看看昭公的神情,实在是太认真了,让人毫不怀疑,倘若他们不答应,洛氏一定会出手。

    洛彰未曾停下,然后一份份文书出现在了诸侯的手中,上面是洛彰所说的具体内容。

    诸侯们沉默了一会儿,从原则上同意了洛彰的想法,开始争论那些具体的条款执行方式。

    ————

    《建安昭城公约》的签订是我国古代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由昭公洛彰主导,东汉末年的主要诸侯皆在条约上盖印。

    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约束战争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法律条约,有利的维护了不可避免的战争对道德底线以及社会经济的破坏,其中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我国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不朽贡献。——《历史·八年级下册·皇家出版社》

    感谢兄弟们投票,进前五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