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面对现实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第三十二章面对现实

    葛天工失魂落魄的离开了这里。

    何夕也有一些伤怀,一挥手让他各自下去做事。不过,却叫住了杨士奇。朱雄英心中一动,也留了下来。

    虽然对何夕来说,本来想给朱雄英上的课,已经上不了了。但对朱雄英来说,旁观这一件事情,也是极好的教育,他揣摩何夕的处置,以及何夕的心思,觉得非常有意思。

    何夕见朱雄英没有走。也没有多说什么。何夕说道:“杨寓,你有什么话要说吗?”何夕语气森杀,说道:“不要告诉我,你也什么都不知道。那你就不是杨士奇了。”

    杨士奇干脆的跪在地面上,说道:“大人,下官知罪。”

    何夕说道:“知罪?葛天工那个蠢货,已经为你顶了,否则今日,你少不了一个教训。知罪不知罪再论,先说说吧。”

    杨士奇说道:“不敢欺瞒大人,这一件事情,我是有所耳闻,只是下官却不敢轻易插手?”

    何夕冷笑一声,说道:“不敢?还有你杨士奇不敢的事情?”

    杨士奇说道:“下官虽然有些胆略,南洋小国之君主,杀了无妨。但是朝廷命官每一个都不敢轻易动的。下官成名于南洋,得大人提携于辽东。但是下官来到辽东的时候,黄师兄已经建了一些厂矿,下官属于后来加入的。后来虽然代黄师兄掌管辽东产业,根基到底浅薄,辽东各种产业有数十种,有十几万人之多,情形复杂。下官识薄力浅,能维持住就已经很极限了。虽然知道下面很多人,其实有所不妥。但是决计不敢大动干戈。否则影响辽东各产业的生产。会影响朝廷与大人大计,只能浅尝辄止,才有今日这个样子。下官惭愧之极。”

    何夕说道:“如果你还说着些废话,估计你也要与葛天工一样了。”

    何夕对杨士奇很失望。

    杨士奇是历史上的名臣。何夕也是非常重视杨士奇。杨士奇也很争气,在南洋的时候,决然杀使,就显露出杨士奇的魄力。而今杨士奇在现在的位置上,却如此搪塞。

    何夕是不会怎么处置杨士奇。无他,真如葛天工所言,不能影响生产。而今葛天工闭门思过。葛天工一系的很多官员,恐怕难逃吃上一刀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再将杨士奇给办了。辽东工业生产是会出大问题的。

    但是何夕对杨士奇这种没有尽量的作为,还是压一压的。

    杨士奇到底年轻,虽然有能力,经验到底有些浅薄。被何夕一逼,杨士奇心中咬牙,暗道:“今日必须说一些真话了。”

    何夕对杨士奇的推断,完全正确。

    杨士奇是何等聪明的一个人,或许会因为一时失察,被下面蒙蔽。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杨士奇管这么多事情,下面属下有这么多人,杨士奇是一个人对付这么多,而下属却尽心竭力隐瞒他一个人。

    但是这么长时间,这么大规模的贪污,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杨士奇还不知道,那才是奇怪了。

    杨士奇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是有原因的。

    怕得罪何夕的嫡系,怕得罪自己的师兄,杨士奇是聪明人,聪明人更知道锋芒毕露的危害,更知道在官场该怎么样和光同尘。当然杨士奇容忍这些人同时,辽东生产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在不威胁到杨士奇的前提之下,杨士奇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威胁到杨士奇的利益,杨士奇早就掀桌子了。

    而今在何夕的威逼之下,杨士奇也只能说实话。

    虽然杨士奇也知道在这个时候,何夕不打可能拿下他。但是杨士奇更知道,秋后算账,是上位者最常用的手段,今日恶了何夕,或许一时没有受损,但是将来才是真正的问题。

    杨士奇说道:“下官,不敢欺瞒大人。其实,我也无能为力了。”

    “自从黄大人走后,我就发现下面的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是一个两个人有问题,我自然敢用雷霆手段,甚至一开始我还真拿下来好几个。但是后来发现,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批人的问题。”

    “整个工厂,其实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大人一般任命一个人作为厂长。总负责一切,也就造成了。厂长的权力太大,在工厂之中,没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他。大人在的时候,还没有什么问题。大人一走,就嚣张起来。”

    “我也只能通过查账,限制一二。”

    “我也想过其他办法,比如设一个副职。但是很快就发现不行。副职更容易与正职同流合污,当时我就知道,再往下面增加人手,不过是叠床架屋,只会增加官员,增加成本,并不会有什么好像结果。”

    “下官想来想去,唯一保全生产为先,其他的事情,只能适当妥协了。”

    “下官其实也想过,如大人一般大清查一番。但是做了之后,不用数年,大抵一两年,就会旧态复萌了。毕竟有些工厂太赚钱了。而官吏俸禄微薄,甚至工厂管事的,也未必是正经官吏,更谈不上什么前程了。”

    “管不住,禁不了。除却维持,下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何夕听了,没有再生气。只是黯然神伤。

    因为他知道杨士奇说的是实话。

    只是实话最为伤人。

    何夕在辽东的时候,没有想过太长远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将工业生产体系给搞出来,那是当务之急。即便而今何夕回想,也不觉得自己作错了什么。

    当时他在辽东,亲力亲为,下面的人不敢在他面前耍花枪,即便有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是没有想到,这才短短一年有余,当年的功臣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说人的问题吗?或许有的,但是这些工匠从贫困到富贵,用数年,变化是剧烈了一些,以至于膨胀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这种事情,在整个世界,古往今来,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并不算什么?

    是制度问题吗?

    也可以说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从来是一个大问题。管得太少,就会出现这种局面,厂长将工人看做奴隶。但是管的多了,且不说人员上增加多少,会有多少负担。单单说有用?

    何夕想到的就是卫所制度。

    须知,大明在维护卫所制度上,可是下了大力气了。

    朱元璋依靠卫所兵打下天下,对于卫所士兵的权力,福利,义务,都有详细的规定。而为了防止军官凌虐士卒,军中有独立的断事官,一套相对独立的军法体系。后来,又增加了文官御史的监督。

    但是如何?

    不管增加多少人,增加多少管理成本。大明的卫所军,却一点也没有挽救回来。

    那么而今的工厂体系会是怎么样的?

    不用想别的。只要想想后世国企倒毙大潮,就能明白何夕的忧虑。

    后世中国,真有一批能力强大的管理人员,真心为这个国家着想的。但是何夕麾下的是一些什么人?他们能力素质,乃至于道德水准与后世相差太远了。

    所以这结果更让何夕悲观。

    何夕心中暗道:“看来,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只是何夕也知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这一场大清查,已经让辽东动荡不安了,这个时候再动手的话,影响更大。而且何夕内心之中,尚且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案。仅仅是倾向。

    新的法案需要时间去完善,去调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