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雁门关外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第五十七章雁门关外对于耿炳文来说,真正的考验才真正开始。
耿炳文已经将能算计的,已经算计完了。但是战场最终用硬实力说话,用刀枪说话。从桑干河南岸,到雁门关不足百里。耿炳文先出发一夜,但是依旧在雁门关外被北军追上来了。
原因很简单。
是马的问题。
战马与驮马是不一样的。
战马是从无数马中选出来的优良品种,在速度上是有优势的。而让耿炳文将战马拉车,他是没有这么大的手笔,说到底是钱的问题。
耿炳文带的骑兵倒是能先行一步入关,但是奈何,大部分骑马步兵,却是难以按时间进入关中的。
于是耿炳文勒马雁门关外,率领骑兵发起了冲锋。
双方数万骑兵在雁门关外掀起一场鏖战。
这一场鏖战惨烈之极,跟随耿炳文出关的万余骑兵,入关的不足三千。而瞿能更是恼羞成怒,亲自上阵,连斩数将,连破数阵,甚至射伤耿炳文,让耿炳文差一点不能活着回到雁门关。
毕竟北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在河间大胜之后,大规模整军改革,增加军饷。提高将士待遇,上上下下都憋着一口气,想要打胜仗,想要立功受赏。但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战就打了这个乌龟壳。四面下嘴都咬不动。
不仅仅瞿能内心之中憋着一股火,北军上下也有骄兵之气。
甚至为了追击耿炳文,直接冲到雁门关前,被雁门关城头的火炮一阵轰击,这才停下了脚步。
虽然斩首万余,俘获战马万余,马车万余还有一些辎重。但是没有拿下耿炳文,瞿能只觉得今日就是一场败仗。
瞿能只能安慰自己。
不管怎么说,经此一战,山西南军实力大损。这一次出关的南军,不管是步骑,都是一等一的精锐敢死之士。要知道,瞿能手中骑兵很多,这一次更是成建制调过来好几个团,数万骑兵。数倍于南军骑兵的情况下,还没有将南军骑兵给全歼。其实就是因为,耿炳文不管什么时候,都战斗在最后一刻,稳定了军心。同时,也是耿炳文事先进行了筛选,从而让这些人意志坚定,甚至很多人都同归于尽而死的。
山西军队虽然不少,但是这样的精锐却没有多少了。
没有骑兵的话,步卒单独出关,难度很大,而且,瞿能也不可能上第二次当。
他已经决定了,对着雁门关修建一座大营。首先要做是,将雁门关外的道路给挖断,要挖上一道,不,最少五道壕沟。看南军所谓的车阵,还有什么办法。
而且时间不等人,既然耿炳文一时间出不来,那么,瞿能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西出陕西了。
已经耽搁了很多时间了。
却不知道陕西而今的防务怎么样了。
-------
此刻陕西都指挥使,中军都督府副都督,总兵官宋晟。
宋晟的身份其实与耿炳文,瞿能都相差不大。
宋晟父亲带着家族兄弟投奔朱元璋,攻克南京不久,以年老请辞。他虽然是开国将领二代。但是实际上也参与了开国之战,只是当时他仅仅是一个千户而已。从洪武初年一步步爬了上来。
算是根本上苗根正红,淮西定远人,父子家族从龙。具体到宋晟本人,他还在朱元璋身边当过侍卫。算是朱元璋一手提拔出来的贴己人。
与耿炳文与瞿能都有相似之处。
却也有不同,耿炳文与瞿能的父荫足够大,所以他们一上来,就是高级将领,而不是如同宋晟从下面一步步走了上来。而历史上,宋晟在永乐一朝的地位也很高,就是因为宋晟在西北的地位。
历史上的宋晟四镇西北,而今是第三次到西北任职,他还进攻西域,夺下哈密,让哈密臣服,哈密王,也就是东察哈台汗王。当然了因为距离原因,哈密的臣服仅仅是名义上的。
没有驻军。
这种名义臣服更是在历史上反复过数次,在嘉靖初,彻底的失去了对哈密的控制。
看宋晟的履历,就知道,宋晟其实并不受宠,毕竟,西北的情况在哪里放着。整个西北才两三百万人。撑起甘肃青海宁夏的边防。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军事行动。镇守这里也是苦差事。如果他上面有人,怎么可能三番四次来到这里镇守,虽然每一次都升官了。
不过,也因祸得福。
因为宋晟处在这样偏远的地方,所以朝廷之中根本没有人在乎他。所以历史朱元璋大开杀戒,没有杀到他头上,而今朱允炆大清洗,也没有杀到他头上。
历史上他镇守西北,永乐帝为了拉拢他,下嫁了两个女儿给宋家。换西北的臣服。让宋家一跃而起,成为侯爵世家。当然了,宋家在靖难之战中,并不是没有损失的。宋晟的一个儿子,战死在淮河。
而今与历史上有些差别。耿炳文被调动进入山西做战。
宋晟作为熟悉西北的老将,就代替了耿炳文主持西北军事。这一点与历史上大差不差。真正差别很大的是,历史上,西北从来不是主战场,宋晟算是坐观成败,最后将西北作为本钱,换了自己荣华富贵。
而今西北成为双方交战的另外一个战场。
一下子将宋晟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甚至南京那边有疯狂想要换将的想法。只是思来想去,临阵换将,对军中影响太大。这才没有换将,但是中枢好像第一天才知道,原来西北还有一个叫宋晟的人。
可以说,宋晟这几个月接到的诏书。比他前半生加起来的还要多。甚至还有皇帝密旨,公侯伯爵的私信等等。
宋晟的身份在这些勋贵面前是不够格的。之前根本没有人在乎宋家,而今好像宋家一下子变成了西北天柱,国家柱石之臣,这种情况让宋晟简直是受宠若惊。
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关注。让他承受不了。
于是,他在关中坐不住了,得到了四川都司的兵马从南边调过来,他几乎将关中兵力调配一空。几乎全部调到了榆林,不惜一切代价,加固榆林城。
榆林镇做为军事重镇,是明中后期的事情。在正统年间,蒙古人才进入河套地区,陕西才成为边地,在此之前,陕北地区根本没有蒙古人出没的踪迹。
正因为如此,所谓的陕西的千里关墙,乃是余子俊等人修建的。而今根本没有。元代自然不会修建什么关墙。而金宋之时,是对应西夏的边境线与关墙的边境线完全不一样。
所以也不可能借用了。
但是宋晟也知道,这样想要将北军堵在黄河以东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东胜卫控制了相当长一段黄河,而黄河以南有大片的沙漠。根本不可能派人驻守。
而且黄河中上游,也不如下游那么多变,问题多多。几乎大部分地方水流平缓,甚至有些地方是可以涉渡的。所以横渡黄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游牧民族甚至用羊皮筏子,就能渡过黄河,宋晟即便将陕西兵力全部摆开,也堵不上这千里黄河。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也就是以府州,榆林一线。作为陕西北方的防线。这里本来就是非常重要的边地,在宋代就是折家世镇之地。南北交锋之要,处于草原气候与农耕气候交接的地方。
在这一条防线以北都是沙漠,与少部分植被的荒原。而这一道防线以南,就是勉强可以农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