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逆天改命刘玄德 八百四十八 孟陀还是负责挣钱吧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说是改革,但是这套制度其实是对军队有好处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套制度没有任何损害军队利益的地方,硬是要说对爵位制度的变更有点荣誉层面的更改,那大家也没有为了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和刘备闹不开心的想法。

    所以这个政策很快就通过了,并且正式开始落实。

    刘备在军队会议上将自己的安排对军队内部作了通报,之后直接上朝堂公开,把全新的军队爵位体系给大家公示了一下。

    这套体系初建的时候,显然是不存在上将和元帅的,硬是要说上将和元帅,那整个汉帝国只有刘备本人有这个被所有人认可的资格,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资格,所以体系初建,汉军最高军阶只有中将,而没有上将和元帅。

    原先在民间和军队内部被称作五虎大将的五个人是汉军体系中刘备以下地位最高的五个人,关羽,张飞,刘晟,牵招,还有徐晃,这五个人分别担任一个军区的负责人,所以新的规则就首先从这五个人开始。

    五虎大将,世人公认关羽为首。

    于是关羽的全新军职是江南军区主将征南将军,军阶是正二品中将,爵位是一等侯。

    张飞的军职是西域军区主将征西将军,军阶是正二品中将,爵位是一等侯。

    牵招的军职是东北军区主将征北将军,军阶是正二品中将,爵位是一等侯。

    徐晃的军职是中原军区主将征东将军,军阶是正二品中将,爵位是一等侯。

    刘晟的军职则是西蜀军区主将征虏将军,军阶是正二品中将,爵位也是一等侯。

    这五个人分别担当五大外部军区的主将。

    另外,他们各自的副手黄忠、赵云、马腾、曹仁、张任被任命为五镇将军,军阶也是正二品中将,爵位则分别都是二等侯,在地位上略低于五征将军。

    而在中央层面,除了从第二帝国时期就一直都在担任后将军的吕布之外,刘备任命夏侯渊为前将军,庞德为左将军,董璜为右将军,和后将军吕布一起,受任中将军阶,领一等侯爵位。

    吕布得知此事之后,惊喜莫名,亲自前往皇宫向刘备表示了谢意。

    其实在吕布这个事情上,军中舆论多少还是有些争议的,大家普遍认为吕布不太适合位列四将军之中的一员。

    明明程普、韩当和曹纯都挺适合这个职位,实在不行,还有其他的新生代将领,吕布的这个敏感身份实在是有点问题。

    不过刘备认为吕布已经臣服,第三帝国建立、军队改制的时候,吕布顺理成章的交出了并州兵接受改编,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臣服之意,让刘备非常满意。

    当然,他也爱惜吕布的勇猛无畏,认为在未来的战事之中,吕布可以发挥出他的能力,于是决定保留他后将军的职位。

    所以十四名中将的职位确立之后,剩下的地位足够、军功足够的军官们则纷纷被刘备任命为少将军阶的杂号将军,正式登记得到了确认。

    比如程普受任抚远将军,韩当受任安远将军,曹纯受任龙骧将军,刘勇受任平远将军,甘宁正式被定了军号为征海将军,阎行受任虎威将军,史涣受任平虏将军,张郃受任冠军将军等等。

    他们都是从二品少将军阶,爵位上有的是二等侯,比如程普,其余大部分都是三等侯。

    除了这些将军们之外,中郎将们、校尉们、军司马们和军侯们也纷纷得到了自己的新的军职、军阶,之前有军功、有关内侯爵位的人也得到了全新体系之下的新爵位。

    从一等伯到三等男刘备这一波把之前很多在旧的爵位体系之下没有合适爵位可以担当但是又确实有实实在在军功的军官们给顾及到了,一波改封、加封了一千多个爵位,给军队里里外外的积累军功都给一波清掉了。

    也算是解决了一些很长时间以来都很棘手的难题。

    军队为此士气大涨,气氛高昂,想要为此立下军功的心更加迫切,想要参与战争获取荣誉的人更多了。

    可惜,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多少军功给他们挣。

    当前,会出现战争的地方主要就在西域,是西域军区负责的事情,而其他地区,辽州建立之后,刘备并没有打算开启其他地区的大规模战事。

    扬州也好,荆州也好,益州也好,目前来看,猎奴行动进行的轰轰烈烈,民间自主爆发的强悍的进取精神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解决掉了一些过去需要军队才能解决的事情。

    所以这些地方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频率正在大幅下降,到最后,刘备估计也就是土人被压迫到极致之后出现一次剧烈反弹,然后军队入场解决掉这次反弹,从此土人一蹶不振,或者干脆灭族。

    他们未来的前途就是被动融入汉帝国的主流,或者死亡,没有第三条路。

    他们的人数太少,文明程度太低,而汉人数量太多,也强过他们太多,文明程度也更高。

    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在剧烈的利益的驱使之下,汉人爆发出来的薛定谔的武德会将他们彻底吞噬,他们不会有继续独立生存下去的可能,或早或晚,土人这个概念会在汉帝国彻底消失,不复存在。

    刘备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的,民族融合这个东西,与其被动出现,不如主动推动,反正不论过程如何,最后的结果都是民族大融合。

    没有亲身体验过其中血泪的后人是不会理解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的。

    没人在乎死者的哀嚎,反正他们也没亲耳听到,所以千百年以后的历史教科书上,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也一定是民族大融合。

    东北、东南和西南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有西北方面会出现一定量的军事行动,而这样的军事行动,刘备相信张飞和赵云是可以解决掉的,枢密院派过去的参谋团队也能很好的辅佐他们。

    所以刘备只是关注那边的消息,并没有亲自插手指挥的想法。

    他还是把自己生活的重心放在内部事务处理上,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竭尽全力推动第三帝国上升期的动力增长,希望这个上升期可以持续更久,上的更高。

    并州的恢复幽州的恢复,辽州的建设,还有交州的大发展,这些事情成为他生活当中的重心,整个贞观三年年尾和一整个贞观四年,刘备都没有推动新的国家级别的政策变更,而是让这样的局势维持了一年多。

    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国家内部建设的完善之外,汉帝国的重返西域战略也宣告了第一阶段的成功。

    焉耆国联盟被张飞一通操作猛如虎的撕碎之后,汉帝国在西域的威望算是彻底回归了,西域各国想起了曾经被汉帝国的猛男们支配的恐惧,对于汉使和汉军的到来,心怀恐惧,不敢抗拒。

    比如董卓的副使走南线道路宣示汉帝国国威的时候,扜弥国、西夜国、子合国、蒲犁国、依耐国、无雷国等国家都很乖巧,愿意向汉帝国称臣,接受汉帝国的领导。

    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懂事的人试图抗拒。

    在北线,董卓进入龟兹国的时候,就有人并不乖巧。

    龟兹国王倒是和平主义者,看到了汉军收拾焉耆国的事情,知道汉军的厉害,心生畏惧,主张全面投靠汉帝国,走事大主义的路线,跟随汉帝国的脚步,获取安稳和平的生活。

    但是龟兹国相并不支持这种看法,他醉心于自己的权力,觉得汉帝国的介入会影响到他的权力,于是暗中联系乌孙国和暂居乌孙国中的鲜卑势力。

    他认为乌孙国和鲜卑势力一定不会轻易臣服汉帝国。

    话是这样说,但是他策划事情并不周密,很快有人将此事告密给龟兹国王知道,国王大怒,下令抓捕国相,国相事泄,反抗失败,被杀,头颅被交给董卓,以表龟兹国对大汉的【忠心耿耿】。

    董卓大为喜悦,对龟兹国王很满意,但同时也对乌孙和生活在乌孙境内的鲜卑人表示忌惮,于是将消息告知张飞,让张飞适当的做一些准备。

    张飞当然会做准备,或者说他早已经把乌孙国和鲜卑势力当作他预定的军功了。

    刚刚担任征西将军、获得二品军阶和一等侯爵位的张飞此时踌躇满志,正打算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成为大汉第三帝国建立以来第一个军功公爵,为此,他做了非常周密的部署和策划。

    可以说自从担任陇西郡太守以来,张飞所学到的全部本领和全部的耐心都被他用在了这场战争的策划当中。

    他一边调兵遣将安排人手,一边让董卓继续西行,巡视诸国,招募小弟,以分散乌孙国和鲜卑人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要总是盯着东边。

    于是在龟兹国臣服之后,董卓继续西行,陆续抵达了姑墨国、温宿国、尉头国,在这三国得到了礼遇,三国国王也表示愿意臣服汉帝国,但是他们也同时表达了对疏勒国的畏惧和担忧。

    和龟兹国差不多,疏勒国从西汉时期就是西域大国,很有些实力。

    早年班超、班勇经营西域的时候,疏勒国和汉帝国的关系非常密切,是班氏家族经营西域的重要助力之一,多次出兵跟随班氏攻打西域叛逆。

    但是到了班氏家族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疏勒国和汉帝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僵硬。

    刘宏统治时期的建宁三年,当时担任凉州刺史的孟达他老爹孟陀曾动用汉帝国在西域的势力,纠集三万多人讨伐疏勒国,讨伐四十多天,没有战果,只能退兵,自此,疏勒国和汉帝国之间的关系进入冰点。

    随着汉帝国势力的逐渐衰弱,疏勒国也越发的不把汉帝国放在眼里,直到二十七年之后的贞观三年的现如今,疏勒国也依然把汉帝国的势力当作敌人。

    当他们得知汉帝国的使者和军队进入姑墨国、温宿国、尉头国三国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应,调集国内军队向北部布防,大有进入三国、消灭三国的意思,使得姑墨国、温宿国、尉头国大为震恐,一边布防,一边向董卓求救。

    董卓当时停留在姑墨国侦查疏勒国的情报,得到相关消息之后大怒,立刻将此事告知张飞,又和赵琦一起带着一千汉军进入疏勒国境内行军,以炫耀武力。

    董卓的威慑行军使得疏勒国方面大为紧张,将布防的兵力集中在一起针对汉军,放松了对三国的布防,使得三国放松下来,对汉军大为感念,主动为汉军提供粮秣。

    这种紧张的对峙氛围从贞观三年年末持续到贞观四年正月,贞观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汉征西将军张飞率领五千汉军经过龟兹国进入疏勒国境内,对疏勒国发起最后通牒。

    投降、臣服,或者亡国灭种。

    疏勒国对此的反应是驱逐汉使,宣布开战。

    张飞怒极反笑,率领五千汉军展开进攻,同时,董卓和赵琦方面也率领一千汉骑从北部进攻,将面对面的一千疏勒国军队轻松击溃,进一步南下。

    两支汉军在疏勒国重镇桢中城会师,面对当年汉、西域联军三万多人都没有攻克的城池,张飞只觉得好笑。

    “听说当年孟陀那老小儿整顿了三万多人讨伐疏勒国,愣是攻不下这座小土城,现在我看着这座城只觉得好笑,要么就是当年那群人心不齐,只是在应付差事,要么就是当年指挥的人太过无能,孟陀还是负责赚钱吧,这方面他擅长。”

    张飞对董卓嘲讽了一下孟陀,然后指挥军队发起了对桢中城的攻击,这一次攻击,张飞毫不吝啬的使用了凉州特产——猛火油罐,大量猛火油罐随着发射器的抛射而投向了桢中城的城头。

    天降火雨的奇异景观吓傻了桢中城守军,炸裂的火球灼伤了很多人,难以扑灭的诡异火焰更是让城头守军哀嚎连连,完全失去了战斗意志。

    于是,汉军只用一个上午就攻克了桢中城,全灭守军,大军直取疏勒国王城疏勒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