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423章 人事任命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陛下,您可要为臣做主啊!”

    清远伯李炜父子身穿粗布长袍,跪在皇帝的寝宫前。

    其实李氏并不是皇后,隆庆还是裕王的时候,第一任太子妃是也姓李,这位李氏还曾经给隆庆产下一个皇子,但后来母子二人先后病故,就娶了继室陈氏。

    隆庆登基后,就将陈氏立为皇后。

    陈皇后无嗣,对于宫中的事情也没什么兴趣,整日就是礼佛修行。

    李氏因为产下皇子,被册封为贵妃,而清远伯李炜就是在女儿产下皇子后被封的爵位。

    李氏虽然入裕王府多年,但毕竟是小门户出来的,对于朝廷局势根本没有认识,连朝廷上的大臣都认不全,更别说利用手上的权力了。

    此时此刻,李妃正在殿内伺候隆庆皇帝,听到父亲的哭喊,她第一反应是看向皇帝身边的冯保。

    隆庆经过太医的治疗,虽然病情控制住了,但是只有半边身子能动。

    这半边身子虽然能动,但是根本无法长期执笔,只能写下只言片语。

    此外他的眼睛还可以眨,一下代表同意,连续眨两下表示反对,如今冯保和李氏都通过眨眼来询问皇帝。

    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况,皇帝就无法交流了,而且事情关系到自己的母家,李妃看向冯保,向冯保询问办法。

    隆庆帝闭上眼睛,他自己政治能力也有限,身体好的时候都无法处理纷乱的朝局,如今更不用说了。

    干脆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

    冯保虽然还在伺候着皇帝,但是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个风疾偏瘫的皇帝,到底还能不能代表皇权呢?

    没有他递上纸笔,隆庆连一句话都传不到外面。

    如今宫内,皇帝风疾瘫痪,皇后陈氏不理政。

    而李妃拥有唯一的皇嗣朱翊钧,按照礼制一旦隆庆驾崩,就是朱翊钧继位。

    作为未来皇帝的生母,李妃应该和现在的陈皇后并立为太后。

    以现在朱翊钧的年纪,太后肯定要临朝听政一段时间,等到皇帝长大才会还政。

    虽说现在张居正势大,但是冯保依然相信皇权还会回到皇帝手中。

    那当年黄锦所说的“器和空之辩”,代表皇权的“器”就已经转移到了这位李贵妃身上。

    一想到这里,冯保就说道:

    “清远伯父子操劳国事,劳苦功高,若是他们有什么委屈,贵妃还是应该见上一见,解开其中误会才是。”

    听到冯保支持自己,李氏立刻来了底气。

    她又看了一眼病榻上闭目养神的丈夫,连忙对着冯保说道:

    “召他们进来。”

    见到女儿,李炜立刻说道:

    “请陛下,给我们父子做主啊!”

    说着陛下,但是李氏父子看向的却是站在隆庆病榻边上的女儿。

    “那张居正封了我们的货仓,还将我家马场的好马和草料全部拉走了!”

    李妃看了一眼冯保,见到他没有做声,也不敢太支持自己的父兄,而是问道:

    “张丞相办事一向秉公,他查封咱们家,哦不清远侯府的产业,用的什么理由?”

    李炜涨红了脸,张居正的证据充分,这些马都是李炜准备走私到东南去的,他自然不能直接说。

    李长风说道:“逃税!我们李家是皇商,何来逃税一说?”

    冯保执掌东厂,他自然知道李家被查封的缘由,他在李妃耳边低声说了两句,李妃立刻说道:

    “那等下一次张丞相进宫面圣的时候,再向他当面询问查封清远伯家仓库的事情吧。”

    李炜父子失魂落魄的从宫内出来,这一次连女儿都没有站在自己这边,眼看着大批货物被张居正查抄,这可是李炜在九边贡市上好不容易搜集的上等战马。

    这还没有运到东南,就被张居正一网打尽了,这把可是亏大了。

    李炜父子其实也清楚,自己是撞到了张居正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上了!

    不过张居正只是抄没了他家的货物,并没有处理他们父子,已经是看在他们是太子的外公和舅父的面子上了。

    走出宫门,父子二人坐上豪华马车,披上了华丽的貂皮大氅,李长风对着父亲说道:

    “爹,这张居正如此嚣张,还是因为陛下身体不好。张居正之前的高拱也强势,对我们李家不也睁一眼闭一只眼?”

    李炜愁容满面的说道:“可是陛下这个样子,要如何为我们撑腰呢?”

    李长风说道:“我认识一名道长,能够炼制仙丹。”

    李炜也是眼睛一亮说道:“速速去请这位仙长炼丹!只要陛下身体好了,一定能为我们父子二人撑腰!”

    这边明廷轰轰烈烈的变法,东南那边的第一次制宪会议也落幕了。

    这次制宪会议其实根本没有决定任何事情,但是连续几天的报纸报道,将制宪会议代表们讨论的问题全部刊登了出来,让所有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都感觉到了自己参与到了东南的政治事务中。

    就算是最不关心政治的百姓,也从报纸连续的报道中,感觉到了制宪会议的严肃性。

    东南大都督府和内阁距离普通百姓太远了,可是这些制宪会议代表都是住在同一座城市中的,甚至有的代表他们都认识。

    这让百姓们也产生了一种对东南大事的参与感。

    制宪会议落幕前,苏泽公布了第一届内阁的人员名单。

    内阁大臣是由大都督苏泽任命的,不过苏泽增加了一个新任内阁大臣要在制宪会议上宣誓的环节。

    首席大臣不出意外的由徐渭出任,这段时间大都督府的日常事务都是徐渭在主持的,他对东南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财政大臣的位置也没有任何意外,苏泽的老丈人方望海顺理成章的出任第一任财政大臣。

    交通大臣则给了还在淮北勘探水文,准备疏通运河的胡宗宪,胡宗宪专门赶回南京,宣誓就任。

    司法大臣则由苏州知府何心隐出任,教育大臣则由松江知府申时行出任。

    谭纶出任监察大臣,水师大臣和陆军大臣分别由林氏姐弟出任。

    第一届内阁大臣的名单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这些都是苏泽起事创业的有功之士,他们的能力也有目共睹。

    大家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内阁大臣这么重要的位置,自然是苏泽的亲信担任。

    大家盯着的是这几位升任大臣之后,空出来的职位。

    徐渭是南直隶巡抚,这是东南第一省的巡抚。

    何心隐和申时行,又是南直隶最强的苏松二府的知府。

    如今苏松二府的税收加起来,比江西整个省还要高,这两个府的知府含金量十足,是东南第一知府。

    谭纶是广东巡抚,这个位置也非常重要。

    广东开埠最晚,在旧的航线上和福州上海这些老港口是没办法竞争的。

    所以谭纶决定差异化竞争,主要经营南洋航线。

    如今的东南各港口,都有自己侧重的航线。

    上海是整个东南和东北亚贸易的总枢纽,主要航线是对北方明廷的货物出口。

    如今东南对外贸易的大头,自然是北方明廷了。

    这个结果不出意外,要知道在嘉靖朝的实录上记录,大明人口差不多是九千万。

    以大明对人口的掌握能力来看,这个数据自然不是非常准确,但是这片土地上有近亿人是没错的。

    如今明廷和东南对峙,东南拥有南直隶、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武昌,明廷则占据剩余地区。

    虽说南方人口稠密些,但是论国土的面积,还是明廷更大一些。

    所以双方的人口也差不多是对半开。

    一个近乎于五千万人口的市场,必然是整个东南最大的贸易对象,倭国和朝鲜是绝对无法比拟的。

    福建的港口经营的还是当年苏泽开拓的航线,也就是对倭国和琉球的贸易航线。

    倭国同样是人口大国,差不多是一千多万这个数量级上。

    而且倭国现在还是战国时期,各大名之间的战争正在不断升级,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很旺盛,而且倭国也是东南白银的主要流入国。

    广东在旧航线上自然是竞争不过了,所以谭纶开拓了南洋航线。

    南洋诸国的人口也不少,更重要的这是葡萄牙人梦寐以求的东方航线。

    不仅仅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也加入到了这场贸易竞争中来,广州的港口中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帆船。

    广东肉眼可见的发展实力,让广东巡抚也是一个人人关注的重要位置。

    除了这些地方大员之外,七部和都察院的主官由大臣担任,东南还有几个重要的部门。

    大理寺、司农寺、太仆寺、鸿胪寺、宗正寺五寺的寺正。

    军械监、将做监的监正。

    这些职位都在吸引东南官员的目光。

    不过苏泽并没有和以前一样任命这些重要职位,而是将这一次的重要官员任命工作交给了内阁廷推。

    苏泽亲自挑选任命的,是第一次都察院的御史人选。

    都察院的职能大大加强,都察院的主官御史中丞由内阁大臣之一的监察大臣担任,级别上和七部平级。

    除了保留原本的御史之外,都察院的御史人数增补到一百多人,这些御史都有独立的办案权利,可以随意调查和弹劾任何一名官员。

    除此之外,都察院还可以联合封驳内阁的廷推结果,还能够联合否决各部的人事任免和户部的财政预案,甚至可以动议罢免大臣。

    苏泽自然是从制宪会议的代表中挑选。

    丹芸没想到自己开完会之后,就接到了都察院的公文,询问她是否要担任这个都察院御史。

    李言恭对于妻子能出任要职自然是非常高兴,但是却担心自己妻子马上要临盆。

    都察院的官员表示没有任何问题,按照吏部最新的条例,女性官员可以享受产假和产后四个月的哺乳假,等丹芸修完假再去都察院报道也没有任何问题。

    当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发现,那些在制宪会议上表现出众的人被选为督查御史,很多人都痛心疾首,早知道自己就好好在制宪会议上表现了!

    除了制宪会议代表,苏泽还任命了一批督查御史里行,也就是编制外的御史。

    这些人可以领到督查御史一半的薪水,不用每天去上班,只需要每个月参加都察院的会议。

    他们没有前面御史的权利,但是有参加都察院会议,表决都察院动议的权利。

    《警世报》主编归有光,医学院长李时珍等一些社会名流,获得了督查御史里行的职位。

    就这样,第一届东南内阁组建完毕,同时苏泽宣布要在今年的秋季,在水晶宫举行一次万国博览会。

    苏泽早就让谭纶在广州港发出消息,这一次的博览会允许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携带自己的商品参加展会,也欢迎任何一个国家的代表团来南京参会。

    南北都在休养生息,山东前线又恢复到了对峙状态。

    虽然高烈度的战争暂时不可能打了,但是小规模的摩擦还是不断。

    而梁山泊上的队伍,却在经历了一个冬天后急剧膨胀了。

    如今摆在李舜臣这个“大当家”面前的最大问题,是梁山上的食物不够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