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的持久战 第518章 向海向陆,大汉日不落,从这一日开始!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如果天子只是随口说一说,那么人们一定会认为天子或是在痴人说梦,或是被方士所欺瞒。总之所言之事都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
毕竟,天圆地方可比什么“日为天心”“七分汪洋,三分大陆”之类的话要容易理解多了。
然而天子不仅在《地理会要》中将这些内容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还推出一本画了许多舆图的《海国舆图》。
这舆图的轮廓画得非常详细,山川河流湖泊树林,一应俱全,不是普通的方士能够编出来的。
而且,画舆图的方式也与常见舆图不同,大小比例合适,所有标记各有不同,让人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天子还拿了工匠做好的“地球”“月亮”“太阳”来给诸生讲课。
月绕地转,地绕日转,其中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
文字、舆图和模型全部可以严丝合缝地对上,没有任何出入和纰漏,让人不能怀疑此事的真实。
大约半个月之后,舆图就从蓬莱学宫流向了民间:书肆里的《地理会议》《海国舆图》百钱一册,量大管饱。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过这两本书,参与谈论的人也越来越多,相信此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就连不少不得志的腐儒都加入了其中。
他们翻遍先秦的典籍,拼命地找到只言片语,只想来注释《地理会要》《海国舆图》的合理性。
其中被人引用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山海经》。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何人,在大汉也并无一个定论。
虽然托古为大禹、伯益所做,但是成书的时间应该是战国末年和秦汉之交。
但是,不管作者是何人,《山海经》是一本奇书是毋庸置疑的。
这时的大汉百姓对地理知识没有完整的认识,所以一直将《山海经》当成了真正的地理书来读。
如今,天子推出《地理会议》《海国舆图》之后,这《山海经》又一次以更高的声望回归到了众人的视野当中。
于是,人们自学成才地将《山海经》和《地理会要》进行比对,将两者相似之处合在一起来看。
阿美利加就是扶桑,阿非利加乃“不周负子”山……
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在两者之间找到的证据也越来越多。
如果冷静下来细细地推敲,很容易看穿其中的讹误。
但是在东扶桑公司掀起的“出洋淘金”热潮下,这些讹误都被有选择性地忽视了。
更何况,还是那个有力的证据。
天子从少府中拿出了十亿钱投入到东扶桑公司中,这就足以证明《地理会要》《海国舆图》不是随意编造的。
若是没有任何的希望,天子又怎么可能掏出真金白银呢?
要知道这普天之下,恐怕没有人比天子还能赚钱了。
天子总不可能自己骗自己吧?
于是,上到巨室大族,中到寒门庶民,下到泼皮无赖,都开始谈论出洋淘金之事了。
除了《地理会要》《海国舆图》之外,再也没有太多实实在在的东西了。
但是,这仍然是难以阻挡世人探索大海,寻找财富的心——人永远是逐利的,大汉的臣民同样如此。
在孝武皇帝治国的几十年间,大汉从来未海禁过,不管在海上还是陆上,都仍然保持着极强的野心。
朝堂如此,天子如此,天下的百姓自然也如此。
只要向外探索的心没有被禁锢,虽然也安土重迁,但是只要有商机和利益,百姓也愿意冒险前往。
否则,通向西域的商路,怎么可能一直驼铃不断,商旅不绝呢?
鼎新元年的八月份,从长安三辅到关中平原,再到函谷关以东的各个郡国。
议论“出洋淘金”的声音是越来越大。
那些成功入股东扶桑公司的豪猾庶民自然可以慢慢等——等着和天子一道分钱。
但是那些没有抢到入股机会的人却坐不住了。
于是,自然有聪明胆大之徒,开始按照东扶桑公司的条例成制,成立了五花八门的公司。
南交趾公司,广陵公司,蓬莱公司……各种各样殖民公司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有钱有势的巨室大族出钱,身无长物的泼皮无赖舍命,老实本分的良家出力。
不管是郡国府衙还是中央朝堂,对成立公司之事没有任何的阻拦。
只要每年向水衡都尉缴纳占股金半成的“公司税”,就可以拿到出海经商的符传。
民间贸易比官营贸易的规模要小,但是效率却出奇地高。
九月初一,第一支出洋寻找阿美利加的船队,就匆匆忙忙地从泉州出发了。
这支船队由三艘并不适合远洋航行的旧式楼船组成,水手总共有两千余人。
他们没有沿着大汉东南海岸线向南航向,而是义无反顾地径直向东航行——目标就是《地理会要》中的阿美利加。
三艘高大的楼船里,不仅装了两千多个水手,还带有茶叶、瓷器和丝绸——准备用来和阿美利加的殷人交换黄金。
除了《地理会要》《海国舆图》之外,他们手中就只有罗盘可以依赖了。
这样仓促的准备,这支船队的前途自然是凶多吉少,能够安然回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是他们仍然出发了。
这将会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无数的传说。
在这支船队的身后,还会有更多的船队和税收,它们会劈波斩浪,驶向大洋,去寻找《地理会要》中提到的“七大洲”。
纵然九死一生,也不会停下脚步。
……
民间江湖的这些变化,自然会源源不断地传到刘贺的耳朵里。站在高高在上的未央宫,刘贺将民间这种狂热看得格外清楚。
在蓬莱横帆船和六分仪普及推广之前,出洋远航一定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这些抢先出海远航的人,莫说是找到新大陆,就是想要中途折返安然归来,恐怕也难于登天。
不知道有多少高大的楼船,会在阴晴不定的大洋中被风浪撞得粉碎;不知道又有多少大汉热血男儿,落个葬身鱼腹的下场。
但身为天子,刘贺并没有下诏阻止此事,反而让《长安月报》对这些事例进行了连篇累牍的登载。
而且他亲自为那第一支出海的船队题了匾,称赞他们是大汉的“海上夸父”。
刘贺并非视生灵如草芥,而是他对此事看得很清楚,眼下出洋远航的确不会有结果,但是却不会没有意义。
因为只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大汉难以实现地理大发现,要完成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需要大汉上下一起奋勇。
这些仓促出行的船队到不了新大陆,却可能会发现一个落脚的岛屿,可能会发现一道温和的洋流,可能会发现季风变化……
能够侥幸返航的人也许不过十之一二,但是总有活下来的幸运儿将这些信息带回来,为后来者能够再往前多走一里……
一里到十里,十里到百里,百里到千里,千里到万里……
三个月到五个月,三年到五年,三十年到五十年……
这些信息累积到足够多的时候,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新大陆自然就出现在眼前了。
这个过程一定死者甚众,恐怕比出征匈奴死的人还要多。
但是,如果百年之后,大汉之内的太阳永不落下,那么这些人付出的生命就是值得的。
……
当大汉在汪洋大海这个新世界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对匈奴的最后一战也终于是开始了。
鼎新元年九月初一,距离上次汉军五路大军出征匈奴,堪堪过去一年而已。
但是长安城又是一片金戈铁马之声。
去年,五路大军总计有十五万人之众,这一次只有四万人。
单从人数来看,确实少了许多。
不仅和去年那大规模的出征无法相比,甚至与孝武皇帝在位时的任何一次出征都不能相比。
但是,人数的多少不能代表一切事情,甚至不能代表任何事情。
这四万汉军与那十五万汉军相比,是一支截然不同的新军。
人数虽少,但是战力和战意要强上百倍不止。
这四万大军,一半来自北军,一半来自南军,分成了两路。
北军两万人由骠骑将军韩增率领,从居延出塞;南军两万人由卫将军赵充国率领,从张掖出塞。
辰时,是大军从长安城周围的各营垒拔营的时间,刘贺来到长安城的北门,亲自目送大军出征。
出征的南军和北军,营垒都在长安城外,本来是不用入城,可以直接向北开拔。
但为了提振士气,刘贺特意下了诏令,在长安城实行一次盛大的出征观兵仪式。
出征的四万汉军分为十六个营,卯时就提前在长安城东城郭集结完毕了,而后以屯为单位列队,从城门进入长安。
入城门后,先沿着城街一路向西,经过明光宫、长乐宫,最后抵达未央宫北阙下。
接着,在北阙广场右转,沿华阳大街向北,最后在刘贺的检阅之下,从北门开拔出城。
一路上,数以万计的官民的夹道相送。
一屯屯的汉军从北阙广场走来,刘贺站在北城门城楼上,肃穆相送。
他身边的城墙上,站着百人,不是巡城兵卒,而是朝堂的重要人物——不仅有朝臣,还有诸侯王列侯,甚至有富商。
刘贺今日让他们来观兵当然是有一番深意的,那就是让他们再感受一下新军的压迫,不要再对自己的诏令阳奉阴违。
此举确实起到了作用,这些大人物看着一屯屯军容整肃的汉军迎面走来,一个个都噤若寒蝉,甚至忘记了交头接耳。
他们看得出来,这支由“募兵制”“新军功爵位制”“庶民百姓”“新式武备”堆起来的新军,战力极强。
对天子更是忠诚无比。
于是,少数人心中那仅存的一丝不满,也彻底地藏匿了起来。
如果朝堂没有发生大的变革,任何人都不敢再“忤逆”天子的诏令了。
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只能坚定地“拥护”天子“革故鼎新”的新政。
在这观兵仪式上,由刘贺亲自设计“黑底龙纹”汉旗也第一次亮相,与汉节一起成为大汉标志和象征。
每屯汉军里都会有旗手专门负责擎旗,那一面面汉旗迎风飘扬,在华阳大道上组成了一片黑色的树林。
这些大汉好男儿,有些尚未加冠,有些已经年过不惑……
今日一齐走出长安城,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安然而归。
刘贺看着他们,从头到尾都肃立相送。
此刻,这庄严肃穆,就是最好的军礼。
而在前一日,西域方向也传来了一些好消息。
前将军常惠提前完成了自己使命,在他软硬并施之下,刚刚取得大胜的乌孙国王愿发十万胜兵侧应汉军。
除了乌孙国之外,西域三十六国也被要求发兵参与到此次征伐中。
西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为葱岭以东,玉门关和阳关以西,有三十六国。
广义的则指经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所有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
乌孙、大宛和大月氏这些大国广义上的西域国家,国民可达几十万,一次性调动的胜兵更可以达到十几万。
【胜兵是全民皆兵下的民兵】
而狭义西域中的三十六国,都是撮尔小国。
它们虽然有一国之名,但规模极小,很多国家甚至连城池都没有,只能算是一个村屯而已。
用弹丸之地来形容都是对他们的过奖了。
其实力莫说是不如大汉的一个郡国,就连一个县或者一个里都远远不如。
像其中的车师后城国,“户百五十四,口九百六十、胜兵二百六十人”。
这样的实力在大汉的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一个县的亭卒聚集起来,就可以横扫西域三十六国中一半的国家了。
大汉愿意视之为邦国,除了西域地位重要,需要对其进行笼络之外,更体现了大汉开阔的胸襟。
不以大小论国格。
这是大汉自有的胸襟和气魄。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