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战新会(一)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硝烟还在空气中残留,代之而起的是更浓重的血腥味。清军已经败退,留下的是遍地的尸体,哀嚎的伤员,破碎的刀枪,卷曲的旗帜。

    哈布带着几个袍泽走在血染狼籍的战场上,用刺刀将遗留在战场上的清军伤兵戳死。尚逆藩兵作恶多端,无需留情,俘虏亦将押送矿山作苦力,以赎其罪。伤兵既费粮,又费药,更是累赘。

    这是东征总指挥部下达的命令,看似与朱永兴没有关系,但中高级将领都心中明白,这必是殿下授意。殿下极恨尚可喜,在讲武堂曾数次提到广州大屠杀,罪魁祸首尚可喜和耿精忠,必不得善终,连投降亦不会被殿下接受。

    在惨叫、求饶、咒骂声中,一个清兵突然推开头上的尸体,挣扎着从死人堆里爬了起来。

    这个家伙满脸都是泥桨,只有那双眼睛一转一转地表示出他还是个活物。他的喉咙里发出嘶嘶的响声,衣甲浸透了血水,左手五指叉开用力前伸,右手还握着一把刀。看样子,象是个小军官。

    哈布冷笑一声,带着几个士兵围了过去。几道不屑和冰冷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侥幸未死的清兵,清兵慢慢后退,最后弯了弯腰,拿出最后的余力做出了一个搏斗的准备动作,恐惧的眼睛转动着,盯着几个围上来的敌人。

    哼了一声,哈布猛地把枪刺捅向敌人的胸部,清兵的刀与刺刀碰撞了一下,软弱无力,无法动摇哈布这力大势沉的一刺。

    噗的一声,刺刀扎进了清兵的胸膛,哈布手腕轻轻一转。猛力收回,污血四溅,清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手里的刀也掉落了。

    一个明军士兵飞起一脚,清兵的膝盖还向前弯曲着,身子却向后倒去。以一个怪异的姿势躺在地上,鲜血从胸部、口鼻不断涌出,身体还在发出濒死的抽搐。

    “都小心点。”哈布看了一眼刺刀上滴答的鲜血,提醒着手下,“说不定还有没死的家伙藏着,别被抽冷着弄伤了。”

    话音刚落,不远处的尸体中蹦出一个清兵,显然是被明军屠杀伤兵的行为吓坏了,嘴里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徒劳地逃跑。

    一个明军士兵骂了一句,端起枪瞄准,哈布赶紧出声阻止,“别浪费子弹,跑不了的。”

    果然,另一组明军呈扇形迅速堵住了清兵的去路,几把刺刀捅了过去,惨叫声过后。清兵象破口袋似的喷溅着鲜血沉重地倒了下去。

    残存的清军伤兵知道求饶已经无用,心知必死无疑之后。不少重伤将毙的清军官兵勉强撑起身,向着明军戟指大骂。也有一些伤兵完全绝望,喘着临死前的最后几口气,对逼上杀人的明军士兵视若无睹,连挣扎反抗都懒得做了。

    明军士兵不为所动,继续搜杀补枪。军中的宣教官经常向他们灌输的。清兵的罪恶行径,使明军士兵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对,善恶有报,他们可不会同情这些王八蛋。

    “尚逆的藩兵也不过如此。”总兵王三才站在高处,收起了望远镜。对身旁的副将笑道:“咱们这一团之兵,便这么依托阵地,尚逆就是再派几千人来,也让他血流成河。”

    “大人所说甚是。”副将指了指远方,“还有水师呢,他们的大炮可是厉害。”

    王三才轻轻点了点头,又露出一丝艳羡的神情。海战大胜,水师受到嘉奖的事情已经传遍全军。赏银还是小事,加官晋爵却使很多陆军将领又羡又妒,纷纷猜测在光复广州,或者击毙尚可喜之后,岷殿下会给怎样的封赏。

    “不知道破名城、蹶名王的大功会被何人所得?”王三才喃喃地自语。

    ……………

    江门一战,副将李之珍为明军舰船的炮火击中,当场阵亡,尚可喜派出的五千兵马被击败,狼狈撤退。此战规模虽不大,但明军能够守住江门,便依然能够切断广州与新会的通道,这对马上要展开的新会战役却是大为有利。

    而番禺的周玉、李荣也得到了水师陆战队的援助,其势一壮,又向周边县镇进攻,顺德告急。

    广东战局似乎在按着明军的计划进行,只有碣石苏利这边,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碣石苏利与明军达成协议后,便让出了碣石湾的金厢港,一个团的明军登陆后,与苏利的进攻方向相反,一个向西,一个向东。苏利占领海丰,明军则占领博罗(今仍名),然后发动百姓,开挖工事,并由金厢港运输物资,做出了建立基地,固守待变的姿态。

    说到发动群众,可以说是明军致胜的一个重要因素。饱受迁界之苦的百姓在帮助解救者时,爆发出了惊人的热情和主动性。在江门,成千上万的百姓轮流施工,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帮明军挖好了壕沟,建好了胸墙,立好了鹿砦;在番禺,起义的百姓已达三万,武器虽简陋,但却很英勇;在博罗也是如此,推车挑担,人扛肩背,承担了把物资由港口运到城内的大部工作,并帮助明军挖壕沟、修工事。

    民心所向,只有这四个字来高度概括。在无助的时候,人们祈祷救星,哪怕救星曾有斑斑劣迹,就象苏利,也会得到拥戴。何况是堂堂正正、纪律严明的王师,人们更不会吝啬自己的力量予以相助。

    也许是突然得到如此多的百姓的支持和拥戴,苏利变得兵多将广,自信心爆棚,前来征剿的清军也变得可一鼓而胜。南塘埔,苏利亲率两万人马迎战参将高亮福、守备高亮祯所率的五千清军。

    历史已经改变,但在此时却开了个玩笑,偏偏使苏利没有逃过历史的命运。两方正在激战之时,苏利不幸被清军的神箭手射中脑袋,跌下马来。一时间本占上风的苏利部众乱套了,高亮福、高亮祯马上冲上去。擒斩苏利,将苏利之军打得大败。残兵败将逃进碣石卫城,凭城固守,不敢出战,并派人向明军求援。

    好不容易得到了明军的认可,朱永兴的承认。可惜这些全部化为泡影,苏利这个短命鬼终于为自己的自私和狂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他抵挡清军时邀明军助战,如果他不是信心爆棚,如果——

    苏利因为害怕郑成功攻打碣石卫,对卫城进行了多次加固和修筑。另外,他还修筑了海丰石塘都(现汕尾市海丰县可塘镇)龙牙营寨和海丰大湖高螺乡狮地山先生内营寨。远道而来的清军虽然获胜,但难以轻松攻取碣石卫城,又因为明军便在博罗,有外援可恃的苏利残军倒也是拼命抵抗。

    ……………

    十月十六。碣石那边的战事还未有分晓,东征已经迎来了最为关键的战役,新会城下明清两军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此时新会城中已经有增援高州未果而转道至此的肇庆总兵许尔显,由广州前来加强新会防守的总兵由云龙、参将吴进忠,还有不久前入城的副将徐成功、盛登科,清军兵力共计一万五千上下。而明军攻城兵力为三万六千左右,又有乡民义勇近三万协助。

    从人数上看,明军占有绝对优势。这与当年晋王李定国攻打新会时差不多;从装备上看,明军没有象兵。但火炮、火枪的数量却是更胜往昔。特别是燧发火枪,经过这么长时间倾斜供应,全军装备率已达七成,长矛兵、刀盾兵虽未裁撤,也所剩不多。

    在广州城外耀武扬威了一番的突击舰队也由西江而入,为陆军攻打新会提供配合。最主要是提供重型火炮。由船上卸下,推近城池,便可开炮猛轰。

    明军连战连胜,军心固然大为振奋,城内的清军却也不过略显萎靡消沉。尚可喜已经下了死命令。倘若城池有失,守城将士无论职位高低,全部杀头。一句话,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纵然不死于明军之手,也难逃尚可喜的军法问斩。

    十月十七日,明军开始掘壕困城,数万乡民义勇只一天工夫,便在明军的掩护下,在四座城门外掘出三道半环形壕沟,最大限度地遏止了城内清军出城反攻的企图。

    十月十八日,明军在南面、西面进行了试探性的炮击,以便测量距离,修正炮口。接着便是进行了掘壕、堆土等攻城前的准备工作。很显然,明军要在这两个方向进行主攻。

    十九日,明军进行了最后一天的准备和休整,各部兵马皆已到位,数十门重型火炮分别排列于城西、城南,其他轻型火炮也准备停当,只等进攻时向前推进。

    山雨欲来风满楼。城内的清军也没闲着,根据明军的动向作出了各项调整和分工。肇庆总兵许尔显故伎重施,征召城内青壮,在城内沿城墙挖掘深沟,防备明军的地道透入;由云龙、吴进忠等人则强抓百姓,组织起来,准备对付明军的“捆青”战术。

    所谓“捆青”战术,是当年晋王李定国攻打新会城时使用的。起初的“捆青”法就是把树枝树干什么的捆扎成类似柴火的一团,先用它来塞平护城河,再叠高成架,借此攀爬登城。但城内的清军常常用易燃物投掷加以烧毁,后来便采用了不着火的葵树干扎成的“捆青”,让守城清将很是头痛。

    而清军最后采用极其残忍、卑鄙的办法,驱赶威逼城中百姓从城墙上挖缺口爬出去,将“捆青”一一搬进城内。在这种用无辜百姓当肉盾的战法面前,李定国被迫放弃了进攻。

    夜色已深,临时升任攻城总指挥的晋世子李嗣兴却依旧坐在营帐内没有休息。营帐内灯火明亮,李嗣兴注视着刚刚绘出的新会攻防图,不断地思索着,研究着。

    父王李定国曾在新会城下遭到重挫,作为名将,这自然是难言的耻辱。作为儿子,有了替父洗刷的机会,李嗣兴当然不会放过。汝阳王马宝、参谋长吴三省隐晦暗示的话他也听得明白,却并不在意什么责罚。

    “将军,几位大人已经到了。”侍卫入帐报告。

    “快请。”李嗣兴站起身,走到帐篷口,作出迎接的姿态。

    几个人迈步进了大帐,与李嗣兴一一见礼,虽然爵位都不高,李嗣兴却也谦逊得很,不敢拿大。

    王谢,曾经的工兵队长,现在已经是讲武堂工兵科总监;钱邦宸,身为讲武堂炮科总监,与王谢是同等的分量。后面的几个将领则是东征军中炮兵与工兵的主官,却都是他们的学生。

    两位总监到达军中的时间并不长,各自带着一批正在军校学习的军官,既是指导,又是观摩,也能看出朱永兴对此战的关心程度。

    而炮兵和工兵,按照参谋部的作战计划,则是此次新会战役的关键,李嗣兴的希望所在。

    众人见礼已毕,纷纷落座,直接开门见山地向李嗣兴汇报了各自的准备情况,以及攻城的布置。

    钱邦宸说得比较简短,无外乎先远后近,随着向城墙的推进,将各型火炮按射程配置妥当,充分发挥炮火威力,既轰城,又杀伤敌人。

    而涉及到工兵的工作,王谢则讲得较为详细。尽管根据历史经验和实地勘察,在新会实施地道挖掘、坑道爆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土质的差别,地下水位的深浅,选择爆破的位置,实施爆破的时间等等,却有很多的讲究。从这方面来看,工兵是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熟练了。

    “这几天已经试着挖了几条地道,其中最有使用价值,最易成功的还属城西的两条。”王谢最后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如果攻城时推进顺利的话,要挖到城墙下最多需要三天。”

    “呵呵,三天已经很快了,就是不知道新会的城墙够不够坚固,能不能抵挡住三天的炮火。”钱邦宸半是开玩笑,半是当真地冲着王谢挤了下眼睛,两人都在讲武堂,常相接触,关系已经变得十分亲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