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正朝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第六百四十六章正朝

    我捏着杯子,站在含元殿右首最显眼的位置,很有些不自在。【.文字首发138看书网】

    含元殿举办的正至日之朝(元旦冬至日大朝,亦称外朝)、紫寰殿举办的朔望日之朝(初一十五,亦称中朝)、宣政殿举办常朝日之朝(三到五天一次,亦称朝会)。功能和职责各有不同,因此举办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今天是冬至日大朝。昨天刚刚祭祀完昊天上帝,含元殿里重新变得人声鼎沸起来。皇帝在这里接受外臣藩属之大朝会,同时在庭列四方之贡物。

    凡皇子亲嗣诸王宗亲国戚、国宾,勋贵、内外使臣、文学侍御馆阁供奉之属等平时不用上朝的清贵闲人,也要到场'露'个脸,山呼万岁,站在人群里喊一喊“律应黄种,日当长至。”“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充充仪场。一些退养告老的元老宿旧,如果还没挂掉的话,也会在这时让人搀扶出来刷一刷存在感,。

    由于大朝只受朝贺,不理朝政,因此更多是礼仪外交'性'的大型国事活动,也兼有皇帝亲民兼新闻发布会的意味。偶尔也会有极少人,被允许在大朝后留内延英殿招对,以示恩宠。

    初一十五朔望日之朝,则是皇帝亲厚臣子,会见内眷及皇亲各属,兼处理皇族家务的大规模见面恳谈会。

    只有常朝日之朝是例行的朝会,凡事关军国机要,时政得失,皆可在朝堂上对仗公言,只有一些皇帝关心的具体司曹琐细事物,或是涉及机要不可公开对仗者,才会留后内朝,因为是在偏殿复奏,有资格被皇帝留朝的人,也被称为“入阁”“阁老”。

    但是常朝的具体天数,历代皇帝喜好而有所不同,象太宗皇帝和高宗时每日坐朝,最勤政的代表,也有中宗这样常常数月不朝的怠政例子。本朝天子则是三日坐受常朝。

    主要奉给皇帝的文书形式有六大类,即一曰奏抄:所谓祭祀、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上罪,除免官当者为抄;二曰奏弹:即御史纠评百司不法之事曰弹;三曰'露'布:即诸军破贼,申尚书兵部事而曰'露'布;四曰议:朝之疑事,下公卿议而理有异同,请上裁者曰之议;五曰表,即臣子上书给皇帝的部门个人奏事和意见;六曰状:针对皇帝指示和饬令的回覆和答辩。

    相比高座御阶受朝拜的皇帝小白,这大朝礼中觐见的九边四夷各藩使臣,除了个别大国或是极远之邦,列数起来竟然倒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我亲手给送进来,或是因为我的缘故,才得以出现在这里的,还有一部分则干脆就是我手上缔造的新兴政权。

    来自河中的各国使臣已经到了长安,那是一个庞大的联合使团,以宁远国为首,林林总总也有二十余家国姓。他们被介绍并看我的表情,可谓百味翻沉,不一而衷的精彩。

    此次朝贡藩属数量之多,规模之***,可谓又是创历史记录的,虽然其中很多是先前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或者干脆就是新诞生的小国藩主。其中很多人若不是因为我的介入,他们的命运还是在自己地盘上作威作福夜郎自大呢,大唐什么的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概念。

    一些人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和赖以生存的土地,但却好歹能在长安城里被当猪养起来,作为某种政治象征而衣食无忧清闲终老。

    比较显眼和面生的,是来自北天竺的遮那国和伐那楼的使臣,油光发黑的肤'色'和镶着宝石的赤'色'大缠头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大多数人一般,对我投来一些卑微和讨好的笑容。

    当然作为见惯这种场面的常客,我更大的兴趣是放在其他地方,比如看一些堪称人瑞的老家伙,相互通过想当年等方式,阐述老而不死谓之贼的真谛,又比如八卦一下随皇帝出来'露'面的皇族成员上,这些家伙没死吃饱了就拼命造人,因此几乎每次大朝会上都有生嫩面孔诞生,居养得体活了好几代皇帝都没有能挂掉的老怪物。

    皇帝小白的后宫貌似又增添了些新成员,出来'露'面的妃子和抱在手上的襁褓,貌似最近宫廷里又有人开始病亡了,虽然只是最底层的宫人和杂役公公什么的,但显然新一轮的后宫排位之争,又开始初见卯端了。

    如果是小丫头在这里,估计又会嘀咕,这是那我们家的温室瓜菜来充朝廷的体面了。

    冬季可以见到的绿'色'蔬果,这对那些外藩来使们,总是屡试不爽的手段,事实上别说那些拘留京师的外藩时节国臣,就是本朝在京有点品级的官员们,也大都巴望着这一顿,因为宫廷菜的滋味和分量暂且不说,时鲜的果蔬却不是谁都能偶机会享用的到。

    而作为来自新罗、倭国的使者,他们藏在谦卑有礼的表态下,放开来猛吃海吃的样子,总是称为大朝赐宴上的一道特'色'风景。

    象倭国国中裰信佛门,有禁杀生食肉令,被称为殿上仙的公卿们平日唯食清淡,只有到了大唐之后,才能以入乡随俗为由大快朵颐,而且经常把国朝的赐食奉送回去,半个月后变成倭王和臣子们共享的盛宴。

    这里也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定位和立场,人微言轻的京官衙署们,位卑权重的舍人从事们,清贵少权御史言官们,贵不可言却已经置身朝外的师保傅孤少们,藏在喜笑欢颜的各种表亲下。

    各种渴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酝酿发酵出权势和富贵的繁华味道。对我来说这种东西不新颖也不有趣,我百无聊赖的等待着大朝之后的后续节目。

    冬至日大朝后还有规模更大的后续节目,则是放在西市里,官办民参的'色'彩更重一些,那些藩国使团,会在指定的区域内展示本国的土产风物,售卖一些看似稀罕的舶来物,以招徕有兴趣参与经营或开发的大唐客商,号称万国风物博览会,

    与广州举办的广交会,一南一北交相辉映。

    。。。。。。。。。。。。。

    莫克兰山脉

    岭南人张彪,跋涉在崇山峻岭之中,重重抹了把汗,很快汗水随着山风,变得冷飕飕的刺骨冰凉,在一块石头上重新检查一下胀痛的裹脚,用手掌轻轻拍打着,使之从麻木中恢复过来,连日跋涉的疲惫,让临时拼凑成的部队呈显出不同的反应来。

    最不堪的是那些前海贼出身的义从,其次南海外岛土生唐人的团练,倒是那些岭南道西部管桂经略府的膘子兵,安南都护府熟藩出身的安南兵,这些熟藩对这些山道更加适应。

    荒芜,是他对经过的这片土地的唯一印象,短短的南北数百里行程,要经历干旱崎岖的高原,,植被稀疏山地和沙漠,唯一好走一点的狭长平原地带,却无比的炎热和干燥,还有强烈尘暴一刮起来就是大半天时光。

    不断有人和牲畜因为脱水而倒下,然后他发现自己'迷'路了,附近拥有的地下铁矿,让他们携带的指向设备全部失灵,好容易根据太阳和星辰,重新确定方向,走了几天才从层叠环绕的山沟中找到新的通路。

    与他们一起活动的,还有一只倭人的队伍,领头的叫上道氏人,与源家或是平家为代表的那些被放黜或是逃亡出来的倭国贵姓不同。

    他是一名被称为殿上人的公卿家子,在平城京的贵族圈子也是颇有名气的唐学资深人物,只所以隐姓埋名跑出来投奔,却是因为酷爱口腹之欲,却在崇尚素淡的国中被视为异类的缘故。

    平城京中的王族公卿们,因为长期素食清淡而营养不良,又很少沐浴,喜欢用铅粉和铁汁来装饰自己,是以身体瘦弱而脸'色'苍白,见识过了唐风的饮食和风物之美后,他就再也不肯回到那种岁末国宴茶泡饭吃条珍惜贡品咸鱼就是莫大荣幸之类令人窒息的传统中去。

    于是带兵出国,为大唐南海都督府作战,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名隼人斥候,在前方传来消息,山后发现人烟。

    于是这只队伍又匆忙启程了,下山的地方几乎没有路,只有一些类似岩羊踏脚用的斜坡凹石,因为体力不支和精神疲惫,下来的过程中又有十数人翻滚摔伤。

    搜掠过几个废弃的村庄后,终于一座城市出现在这些人的面前。

    看着他们这一支军队的旗帜,有些惊讶,赶忙开门出城来迎接,为首是一名衣袍华丽的胖子,但随着更加接近,却又惊恐的大叫一声,没命的掉头往城里跑,留下一地狼藉的废弃物。

    虽然不明里就,张彪还是沙哑着嗓子大吼了一声,“跟上去。。”

    另外一些人还有些迟钝,又听

    “那里有我们需要的粮食和水”

    这下所有人的最后一点精力和潜能都被激发出来,顿时抛弃和驮畜和负重,'操'上兵器忘却了伤痛疲惫猛然嚎叫着,快步冲刺了起来。

    被急匆匆掩上的木制城门,很快又被捣烂撞开,城头上'乱'哄哄的守军,还没来得及丢下几只箭矢和石块,就几阵抵近的齐'射'后,惊慌失措的一哄而散了。

    然后这支疲惫的别遣队,终于得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成为这里暂时的主人。

    在城中最豪华的一座建筑中,几名深麦'色'皮肤,姿'色'尚好的当地女子,含着眼泪和惊恐的表情,用牛'乳'稀释的油膏,按摩着张彪激烈运动后酸痛不已的身体。

    一群从家中被哭爹喊娘拖出来的富人和商团代表,正委萎缩缩的站在堂下,

    张彪这支队伍,实际已经偏离了前往北方山外的目的地,而误打误撞的抵达俾路支地区西南的奈落城来,从地理上来说,这里更靠近印度。

    这也是一座商人自治的城市,或者说是因为,饱受沿海入侵的俾路支省的总督和贵族们全面收缩势力,放弃一些人口和产出都较少的不重要地区,留下统治空白,而新出现的城市居民自治。

    由于这片地区的贫瘠和荒芜,当地居民大部分从事牧业,以养羊为主。只有少量南部沿海的耕地,产小麦、大麦、小米、稻。

    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大概有八万居民人口,因为靠近印度西北边缘,而常常能得到来自越过崇山峻岭的印度商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以当地商人的护卫为骨架,组建了三千名的城市卫兵,他们大都连像样的皮甲都没能凑全,在这些彪悍的海上劫掠者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的。

    事实上,张彪他们出现的时候,是被当作西南方信德地区王公们派来的援军,作为莫克兰名义上的统治者,阿拔斯王朝正在抽调一切可以召集到的力量,包括作为藩属的旁遮普和信德的王公们,以应付来自东方的入侵。

    奈落城只是这一片大局联动的纷'乱'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已。

    。。。。。。

    “塞利斯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统治秩序,那些栗特人就和他们在东方的同胞一样,毫无抵触的接受了这种变化。这让人很有些挫败感,经过了阿拉比亚人以及他们派出的税吏附庸的盘剥和压迫,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寻求新宗主的庇护。

    将领和官吏们的贪婪是最大的原罪,他们无视哈里发的德政与宽容之心,制定了毫无怜悯之心的税赋和徭役来压榨地方,另一方面他们又以宗教和信仰上的前程和狂热,繁复的地方法规来严厉限制和惩罚统治区内,任何不符合穆斯林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风气开放的外乌浒河地区,我们的治安官甚至承当道德和社会风俗礼仪上的纠正职责,甚至包括'妇'女的贞洁和男人的懒惰。任何触犯者被课以重罚,并鼓励相互告发。

    青年男女被从公众场合抓走,如果没能及时拿出足够的罚金的话,他们将在精神和**上遭遇可怕的伤害。

    因此,那些敌人一出现,当地很多人几乎是欢呼雀跃的期待着这种改变,相比严厉统治了他们近百年的阿拉比亚人,塞利斯人从一千多年前就征服过这片地区,并保持了长期的影响力,让他们更加熟悉。。”

    “我们在呼罗珊的军队普遍士气低沉,虽然有金钱和物质上的鼓励,敌人的坚韧和野蛮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作为当地底层的穷人、平民和商人们,他们也无法理解总督大人在战略上的苦心和布局,他们看到的总是王朝的一次又一次失败,王朝的军队不停的在丢失土地和后退。近期一整只骑兵部队在末苏城的挫败,更加催化了这种担忧。

    为此总督大人,决定让各行省开赴而来的援军,在木鹿城下进行一次***的阅兵,以坚定当地军民的决心。

    其中包括2000名萨加兹步兵,手持盾牌的马尔瓦兹重装步兵,来自锡斯坦、加兹尼、赫拉特、巴尔赫和撒拉哈夕的其他3000名步兵组成增援呼罗珊的军队。”

    被从呼罗珊首府监狱里释放不久,又成成为总督私人顾问一员的法学家、学者阿普罗罕,在一份送往巴格达的报告书上用苇笔签上自己的花押。

    布哈拉的易手让他失去了当地产业和唯一的至亲,形同己出却花季之年的侄女儿,对方至今下落不明,但却似乎没能影响他理智和判断,这也让他越来越得到总督大人的倚重。

    。。。。。。。。。。。

    布哈拉城中,来自呼罗珊的使者拉贾尔,刚刚走进瓦拉沙赫旧宫,

    这名使者油缎的黑纱缠头,袍子的下摆和袖口上用金线绣以花卉和星辰,用镶满绿松石和玛瑙的银腰带束起来,看起来精神而强干。他也是来自首席大臣伯克麦尔家族的一员。

    首席大臣哈立德的父亲,就曾经是巴里黑一所寺院的伯克麦尔(大和尚、大僧正),在当地拥有众多的庄园,广大的田地和附庸户口,后来巴里黑被曲波底(古太白)所征服,信奉了穆教之后得以保全身家'性'命和财产,但是在穆阿维叶到三代的倭马亚哈里发统治下,伯克麦尔家族一直只是一个地方上官吏家族。

    直到阿拔斯族在呼罗珊举起叛旗,哈立德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才干,称为阿巴斯家族领头人的臂助,游刃有余周旋和帷幄在众多反倭马亚王朝的势力联盟中,并协助开国君王“暴虐者”阿布建立起波斯化的新政权架构,而在新生的阿巴斯王朝获得极高的职位和宠信。

    因此即便进入王朝的高层,伯克麦尔家族在各地乃至家乡,依旧拥有大量的利益和影响。

    伯克麦尔家族的成员,在整个帝国中,仅次于阿拔斯王族的待遇,他们一出生就在及其优越和充裕的条件下,接受家族各种领域的高等教育,并预定成为某个宫廷职位、部门要员或是地方官员的人选。

    拉贾尔算是首席大臣的侄儿,他预定的将来是在国家的外交领域,因此他一成年后就随家族名下的商队,行游在东西方列国之间,由此成为卡塔赫总督的班底之一并随之前来上任。

    现在他又担负起另一种重任,到那些塞利斯人中去,通过交涉的手段,探明他们的态度和实力,以对总督。

    等待通传的这段时间,他也在打量着这座前总督官邸的变化,阿拉比亚人留下的痕迹似乎不复存在,波斯风格的雕饰和壁画,也被各种挂幅和帷帐巧妙的遮蔽起来,让这里短时间就改头换面了一般。

    巧妙的保留原有的存在,又予以外形上的改变,他忽然觉得有些领悟到什么模糊的东西,

    厚重的包金门扉轰然推开,'露'出里面鼎沸嘈然的人声,灿亮如星辰的甲光,随着拉贾尔步入而喧嚣如故,直到上座的一个动作而像是'潮'水一样的消退殆尽。

    “谨以万里疆土之主,东方和西方的保护人,至高意志在地上的唯一代行者之名。。”

    拉贾尔刚刚唱出一串头衔,就被人打断。

    “简单点,。。你代表大食之君,来这何意。。”

    “当然是敦睦故旧,纠正一些两国交往的错误。。”

    拉贾尔楞下,随即不动声'色'反辨道

    【.文字首发138看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