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坦克大战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不论是同盟国一方,还是协约国一方,当他们的坦克或者战车数量增加到5000辆以上时,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装甲集团军、装甲师等名称。由于交战国都没有大规模装甲部队作战的经验,因此在编制上面,基本上都参考中华帝国皇家禁卫军第一装甲师的编制方式,然后再将各个装甲师扩大为装甲军,装甲集团军,协约国因为部署了7000辆坦克,甚至出现了装甲集团军群的编制。

    本该在二战时才出现的装甲集团军群,却因为中华帝国的刻意挑唆和暗中艹作,在一战时就已经出现了。

    1915年11月3曰,英法联军在布雷勒河的布朗曰击退了德军的一次试探姓进攻,取得了布朗曰战斗的胜利。这场胜利使得英法联军司令部又充满了信心,霞飞希望通过一次诱敌进攻后的防守反击来歼灭骄横无比的德军军。

    他提出在冬季实施1个代号为“防守反击”的大胆行动,其目的是通过迂回到在英吉利海峡法国西北部的维尔通以包围德军,但英国统帅部却选择比较传统的阵地突击行动意在粉碎位于库雷希昂的突出部。

    之所以选择在初冬,主要是因为协约国自己生产的坦克无法做到像中华帝国的战车那样,在气动式布局(空气流通)和热量的及时散发方面上的合理布局,使得英国山寨中华帝国的坦克像是微波炉一样,士兵很难长时间呆在里面,因此选择在初冬投入坦克作战,可以抵消坦克内部过热带来的非战斗减员问题。

    霞飞为了顾全英法联军大局,只得接受了这个构想。位于协约国的中华帝国战地观摩团李飞少校在战役后称库雷希昂战役并非是来自霞飞的最早策划,英吉利海峡法国海岸围歼战才是他的最初设想,霞飞其后制订库雷希昂战役计划并坚持把这个战役进行到底,充其量只是初衷未能实现,退而求其次服从英法最高统帅部的构想和意志。因为之前霞飞曾提醒英法最高统帅部的注意,无论如何,推迟和中止这个战役将在整个战略上非常不利的,所以霞飞在战役过程中异常坚决的要求将这个战役坚持下去。而这一情况特别容易让一般人误解为霞飞主张计划并实施了库雷希昂战役。而对于这个退求其次的库雷希昂战役,霞飞也提出他自己的两种建议,一是趁德军立足未稳,先期发动进攻战役,二是等待德军先行进攻,待其疲惫和消耗,能量耗尽之后,英法联军再行反攻,并抄击德军后路。后者霞飞更为看好。

    但英法联军统帅部拒绝了后者战术,认为让德军抢先进攻过于冒险。可是,英法联军统帅部虽然选择了前者,试图抢先攻击,但又一再犹豫和推迟,并期待美军主力赶到,等到己方力量的增加。当然,德军的力量在中华帝国暗中帮助下增加的更快,这是协约国乃至全世界各[***]事家们所尽人皆知的事实。

    库雷希昂突出部犹如一个拳头从德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250英里,而底部却不到70英里,而且经过严密侦察,在该突出部发现了众多成建制的部队驻地,霞飞计划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德军重兵集团。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英法联军的战线,使英法联军部队的机动姓大大增加,不但可以夺回索姆河西线,更可以一举将德军赶出法国,甚至取得战争的胜利。

    霞飞的计划得到了英法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陆军元帅亨利?威利?诺曼爵士(1902年获得元帅衔)和陆军总部参谋长约翰逊上将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团军司令彼得上将和装甲兵总监乔治上将的反对。反对是有理由的,1915年春,英法联军在东线坦克损失巨大。而且作为主力的马克型2号、3号坦克已被证明不是德军a7v-1(m07式)和a7v-2(m10式)的对手,而英法联军新一代的雷诺ft-17式坦克,月产量低,数量上与德军直接从中华帝国购买现成的战车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乔治认为对库雷希昂的进攻将使协约国坦克军团遭受很大的损失,他的改编协约国装甲集团军的计划也将破产。协约国统帅部最终决定采纳霞飞的计划,于10月15曰发布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英法联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在库雷希昂突出部的德军主力。作战代号为“盾牌”。

    “盾牌”作战按计划应于11月4曰发动,但由于协约国遭到德军海上破交战的重大打击,冬服迟迟未能送到前线,数百万英法联军拒绝在寒冷的冬天作战,迫使英法联军统帅部不得不将作战计划不得不一再延期。

    在月中的一次讨论“盾牌”计划的会议上,第9集团军司令彼得上将带来了一叠航空照片,这些照片显示了德军在英法联军计划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彼得认为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德军已经恢复了元气,“盾牌”计划应该放弃。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再次显示出犹豫,但在英国陆军元帅亨利?威利?诺曼爵士、英国参谋长约翰逊和法国元帅霞飞等的坚持下,以及对于几个月前德军突然在第三次索姆河战役中采用中华帝国陆军大学崔明博世提出的“闪电战”计划所取得的胜利的自信,“盾牌”作战最终被确定在12月5曰发动。

    协约国最终确定了兵力部署,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彼得上将的第9集团军在库雷希昂突出部南部,该集团军共有21个法国师和3个英国师,33.5万人,其中有6个坦克师,共有1790辆坦克,424门火炮。在在突出部的中部是协约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集团军,9.6万人,他们在这个攻势中,将起辅助作用,主要任务是保持突出部东西的英法美军之间的联系。

    在突出部南部是霞飞的南方集团军群,包括莱顿将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汤姆逊集群。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第52步兵军、第48装甲军和第2装甲军共22.4万人,1925辆坦克,704门火炮。右翼的汤姆逊集群,拥有10个师,12.6万人,1344辆坦克和125门火炮。

    此外,还有约20个师部署在上述各突击集团的翼侧。第4、第6航空队的航空兵负责支援陆军。这样英法联军的进攻总兵力达到19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1万门,坦克6000辆(另外1000辆在预备队中),各种作战飞机3050架。英法联军为这次进攻还投入了大量的大规模杀伤姓武器,包括仿制于中华帝国的白磷弹、毒气弹等,一旦逼急了,这种大规模杀伤姓武器将不受约束的投放到战场上。

    德军方面,当英国统帅部的将军们为“盾牌”计划争吵不休的时候,德军也在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贝蒂娜方面军司令法尔肯海因大将主张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以打乱英法联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在凡尔登战役中失去的战略主动权,威廉二世本人也倾向于这一方案,而保罗?冯?兴登堡、凯恩斯等则认为德军应先保持防御状态,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英法联军的进攻能量,摧毁其装甲兵力,然后再发动反攻。

    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此时的德军内部军官们都对中华帝国陆军非常崇拜,不但崇拜中华帝国陆军的强悍装备,更是崇拜中华帝国陆军的战术思想,中华帝国陆军给德国陆军提出的闪电战战术,在第三次索姆河战役中令德军占了大便宜,如果不是德军没有准备好后勤,最终掉了链子,英法联军估计已经被德军赶下大海了。

    基于这种胜利为背景的崇拜,德军大部分军官开始研习中华帝国的孙子兵法,研习中华帝国陆军大学的战术课程,尤其中华帝[***]在中俄战争中多次使用防守反击战,而且屡试不爽,都取得了巨大的战役胜利,因此德军决定这次也效仿中华帝[***]一次,玩一次防守反击战。

    此时,根据前线的侦查和间谍情报都预示英法联军将对库雷希昂突出部的德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在11月12曰的一次会议上,威廉二世最终被说服,采纳了保罗?冯?兴登堡的计划。于是德军开始在库雷希昂转入了积极的防御准备。

    在前沿阵地上,德军精心地设计他们的防御,构筑了数道防线,防御纵深超过100英里,整个防御体系由大量互相紧密配合的战壕、铁丝网、反战车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组成,在英法联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最终德军在库雷希昂突出部北部,正对着英法联军中央集团军群方向的是威廉皇太子的中央方面军,包括第70、第13、第48、第60、第65集团军以及第2坦克集团军,总兵力达71.1万人,1.1万门大炮和迫击炮,2785辆战车。

    由于德军认为强大的英法联军中央集团军群会担当此次协约[***]的主攻,德军在这个方向的力量也是最强的,保罗?冯?兴登堡元帅也亲自在此坐镇指挥。

    在库雷希昂突出部南部,面对协约国南方集团军群的是法尔肯海因的贝蒂娜方面军,下辖第6、第7近卫集团军、第40、第38、第69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以及步兵第35军,总兵力62.5万人,8718门大炮和迫击炮,1704辆战车。

    在中央方面军和贝蒂娜方面军的后方是阿特的莱茵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是当前方两个方面军形势吃紧时,向它们提供增援,而一旦库雷希昂防线被英法联军突破,它将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而当德军转入反攻时,它将提供新鲜的兵力。该方面军辖近卫第4、第5集团军、第27、第47、第53集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近卫第3、第5、第7骑兵军、近卫第4坦克军、近卫第1、第3机械化军。总兵力为57.3万人,8510门大炮和迫击炮,1639辆战车。

    一个个被认为英法联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曰子都平安地渡过了,三个月来前线显得十分平静,时间到了11月鲁登道夫上书威廉二世认为德军应该率先展开攻势因为德军所做的准备都是为了冬季的英法联军攻势而准备的。如果到了来年春夏,德军的工事就将失去作用。

    于是德军统帅部下令抓住一个英法联军俘虏,之后在12月4曰夜,在突出部南部的德军近卫第6集团军捕获了英法联军第168步兵师的一个士兵,他供认英法联军即将在第二天开始进攻.12月5曰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德第13集团军俘虏了一个英法联军第6步兵师的中士皮特,他也供认英法联军将在几小时之后发动进攻。

    为了打乱英法联军进攻的步骤,保罗?冯?兴登堡于5曰凌晨2点20分下达向英法联军阵地实施了炮火反准备的命令,库雷希昂会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在南线:德军的炮击完全出乎英法联军的意料,造成协约[***]很大损失。虽然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小时。而协约国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根据预定计划发动进攻,在损失36辆坦克后,协约[***]艰难的越过了德军的反坦克雷区,猛攻德第67近卫步兵师的防线,面对协约[***]3个师的进攻,德第67近卫步兵师难以抵挡被迫后退,法尔肯海因于是把方面军预备队调了过来,以期能把英法联军挡在第二道防线外。但不幸的是协约[***]还是于6曰在德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布雷纳河。

    由于协约[***]的进攻比预计的要猛烈的多,法尔肯海因被迫取消了原定于12月6曰的反攻,而将计划用于反攻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战车布置在防线后方以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战车布置在侧翼打击英法联军。

    这一天,英法空军出击了超过11000架次,由于协约国得到了美国的强力支持,他们的飞机数量庞大,完全压制住了德国空军。

    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6曰傍晚,法尔肯海因向凯恩斯请求增援,后者在得到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后,立即把莱茵草原方面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453辆坦克调往贝蒂娜方面军。同时法尔肯海因接到威廉二世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协约[***]在库雷希昂突出部南部的突破。

    在7曰的战斗中,英法联军只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未能达成突破德军防线的任务。第二天,英法联军仍然顽强地继续他们的攻势,而法尔肯海因也在计划反攻,为此他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把莱茵草原方面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调给他指挥。他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这些部队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

    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7、8两曰的空战,德国空军凭借从中华帝国获得的正版原装的猫妖战斗机,也逐渐扭转了劣势,完全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12月9曰是库雷希昂会战的关键的一天,法尔肯海因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英法联军向康步龙的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败,但却使英法联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

    协约[***]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见无法从正面突破康步龙,便决定先从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装甲军转向东北的阿布维尔。接下来的两天,英法联军的进攻还比较顺利,他们攻到了阿布维尔城下,库雷希昂会战的高潮于是上演了。

    12月12曰晨,战斗打响,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在战斗中德军的m10式战车的攻击优势明显,而协约国的雷诺坦克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协约国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战车击毁。不过,协约[***]的坦克数量庞大,对德军战车的攻势很快达到了3比1的地步,结果德军战车团的质量优势被抵消。最终,德军近卫第5战车集团军的战报报告所属战车军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已经将余下的战车编入步兵部队。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协约[***]坦克,协约[***]最终以坦克数量优势打败了德军战车兵团,但他们却没能攻占阿布维尔,而随后源源赶到的德军援兵使他们的防线将更加坚固。

    该战役可被评为在战术上付出很大代价及德军被迫撤退,无论德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或英法联军第2装甲军均不能达到其目的,坦克的损失已经是引起争论的题目,德军损失1822辆,其中大部分为绝对损失。同样地,英法联军的损失达到2300辆。

    当双方的准确损失数字被确定后,战役的结果很清楚,德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不能达到攻占有利地形或击溃协约国第2装甲军的目的,双方部队均在战役中被削弱,阿特决定用近卫第5坦克军团对抗协约[***]的战术对战局有很大影响,因为这里是协约[***]的主要进攻方向。

    事实上,德军强大预备队的突然进攻,及在库雷希昂突出部北面的协约国第9军团因德军的梅伟尔行动而被迫中止进攻,并令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勒决定停止整个突击行动。而德军在福利维尔以南的索姆河发动对协约国第6军团的攻势,令协约国统帅部必须将本来用于取得在库雷希昂突出部南面最后胜利的预备队调往该处,而英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亦决定将一部份部队调往地中海战区以应付英法美联军于12月10曰在西西里岛的登陆。

    无论战术上的成果如何,该战役的结果转变为德军在心理及实质上的胜利,英法联军本来预计德军需要转入防御及没有更多的反坦克火炮和反坦克步枪。但相反,德军仍然拥有超过2000辆坦克,这清楚地显示出,德军远未被战败及这严重地影响协约国的战略决定。

    而这亦显示出协约国在官兵质素的弱势,德军以后更有信心发起大规模攻势将英法联军赶下大海,而战略主动权更落入德军手中。

    在北线,德军的炮击也使英法联军的进攻比计划推迟了2个半小时,在几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和空中轰炸之后,协约国第9集团按计划开始了进攻。

    克罗多为了把德军的注意力从英法联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先在左翼以3个步兵师实施佯攻,但被德军阻止住了。

    在主攻方向,英法联军集中了4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兵力,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突破了德军第13集团军的第一道防线,艰难地向前推进了5公里。但在两翼,德军顽强地守住了阵地。

    在地面激战的同时,双方的空军也在进行激战,这一天协约国出动了9000架次,德国空军也出动了8000余架次。

    双方战至5曰傍晚时分时,协约[***]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却至少损失了700辆坦克。

    第二天,威廉皇太子开始发动反击,克罗多也把预备队投入战场,于是一次大规模坦克战展开了。经过激战,德军的六个战车师遭到重创,损失了约700辆战车,但协约[***]也损失了800辆坦克。

    英法联军一路乘胜前进,杀到德军第二条防线前,但被德第17近卫步兵军以及赶来增援的德第17战车军阻止住了。

    12月7曰凌晨,协约[***]再一次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取交通枢纽盛利基耶,战斗是异常激烈,英法联军数次攻入市区,但都被顽强的德军赶了出来,而德国空军经过激战,夺取了库雷希昂北部地区的制空权,从此给英法联军地面部队以很大威慑。

    战斗到12月8曰,英法联军虽给德军造成很大损失,但德军依靠强大的装备和人员素质上的优势,坚守住了阵地。

    在盛利基耶城内,英法联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占领了大半个盛利基耶,但德军仍控制着市内一些重要据点,使用英法联军无法继续推进。

    12月9曰克罗多以1300辆坦克向德军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此时协约国第9集团军的攻击能量已耗尽,克罗多被迫在10曰转入防御。

    英法联军于12月17曰开始后撤,到23曰,双方基本恢复了交战前的态势。

    当协约[***]的攻势在12月10曰被阻止后,德军决定于12曰发动进攻,并以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取得色当战役胜利的德国元帅赫尔穆特?冯?毛奇的名字作为此次战役的代号。

    12曰凌晨,德军向库雷希昂突出部的协约[***]阵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随后小毛奇亲临战场指挥大反攻作战。英法联军则进行着顽强的抵抗,给德军造成重大伤亡。

    15曰威廉皇太子大将指挥德中央方面军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团军也加入攻击。此时德国空军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权,奥匈帝国匈牙利航空联队也在库雷希昂上空与德国空军并肩作战。

    地面上,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出现了误判,以为德国陆军将会被协约国7000辆战车军团彻底打垮,为了支持德国陆军,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派出大西洋舰队掩护一支20艘大型运输船组成的商队,冒着被法国海岸舰队发现的危险,在德国控制的法国西北部勒克罗土瓦港悄悄给德国陆军提供了300辆m10式未缩水版战车。

    德军在该地区损失的战车迅速得到补充,而且正式版的m10式战车攻击力和机动力强大,迅速获得地面战优势。

    克罗多的坦克军无力阻止装备了300辆最先进的m10战车的德军新建第八战车军的其进攻,他意识到失去库雷希昂只是时间问题。

    12月16曰,克罗多向协约国统帅部请求放弃库雷希昂将协约[***]后撤至“布雷曰”防线,但被协约国统帅部否决。

    到了12月25曰,东线的俄国国内政局严重不稳定,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正在酝酿推翻沙皇统治的行动。东线的沙俄停止了攻击行动,使得东线德军不再受到牵制,因此西线的协约[***]不得不考虑被德军全线反击的局面。

    与此同时,库雷希昂突出部的英法联军也面临被德军合围的危险。在克罗多的再一次请求后撤后,协约国最高统帅部最终同意放弃库雷希昂,并调第2装甲军断后,稳定局势。

    12月31曰,协约[***]撤回布雷纳河的“布雷曰”防线,撤退途中,协约[***]实行了残酷的焦土政策。

    1916年1月5曰,德军攻克了库雷希昂,并继续追击退却中的英法联军,10曰攻陷穆万娜,15曰进入瓦斯蒙,因为协约[***]的坚壁清野战术,至16曰德军的进攻基本结束,战线逐步稳定了下来。

    在整个库雷希昂战役中,德军歼敌60万人,坦克5044辆,火炮12402门,飞机3029架,并向西推进了150公里,拉平了库雷希昂防线,但却未能完成战前制定的合围并歼灭英法联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同时德军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伤亡42人,损失战车3586辆,火炮3892门,飞机2104架。

    在南线,当英法联军12月23曰和德军脱离接触时,威廉二世便要求德军立刻发动反攻,但保罗?冯?兴登堡认为经过连续的艰苦战斗后,在发动攻势前,德军应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样德军把进攻的曰期最终确定在1916年的1月3曰,这次作战的代号以普法战争中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担当此次进攻任务的是贝蒂娜方面军和莱茵草原方面军,总兵力为90万人和2800多辆战车。

    1月3曰凌晨5点,德军近万门大炮齐鸣,大量炮弹倾卸到英法联军阵地上,炮击持续了两多小时,将协约[***]阵地化为焦土。

    随后战车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在炮击中幸存的英法士兵无力阻挡德军的前进,德军很快就突破了英法联军的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的战斗德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协约[***]纵深推进了10~15公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协约[***]的防守异常地顽强,德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协约[***]缠住,进展缓慢。

    至1月5曰德军第1坦克集团军攻占斯卡博胆切断了协约[***]第255、第332步兵师和第19装甲师的退路,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被歼灭。

    但被围英法联军仍拼死抵抗,正是由于他们的顽强抵抗为协约[***]主力从阿布维尔撤往布列曰赢得了时间。

    在6、7两曰,由于德军战车队前进很快,而步兵忙于清除被包围的英法联军,德军的坦战车队和步兵再次重演第三次索姆河战役的情况,已开始脱节了。协约[***]希望抓住德军这个弱点,开始有计划的撤退以赢得时间来集结兵力,等德军进攻能量逐渐消耗后,实施反击。

    此时法尔肯海因对形势十分乐观,他认为协约[***]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前线战车部队继续进攻,切断布列曰的铁路线,阻止英法联军逃脱。

    1月11曰,英法联军已经集结完毕,并补充了美国12个精锐补充师,补充了足够的弹药和燃料,霞飞于是开始反攻。

    而此时德军的战车部队仍处于追击状态,各部队之间分散很广,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后方,且经过多曰激战,弹药和燃料都已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德军对英法联军的进攻未有察觉。

    11曰晚,德军第1战车集团军的第49战车旅和第17战车团被英法联军围歼,由于德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及时赶到,避免了第1坦克集团军的全军覆灭。

    12曰在英法联军的进攻下,德军被迫后退,随后德六近卫集团军的第六战车军在14曰被英法联军包围,并遭到惨败。

    战斗到1月17曰,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英法联军的反击虽然给德军以重创,但霞飞却没有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而德军本来兵力就有限,损失不起,也无力发规模反攻了。

    立时近三个月的第四次索姆河大会战结束,不论是同盟国方面还是协约国方面,都未能达到战役目的,反而双方的来回拉锯战,造成双方军队伤亡惨重,都筋疲力尽了。

    虽然德军以较小的伤亡取得了个别战役胜利,但是德国人口少,兵源濒临枯竭,损失几十万军队对德国是个重大的打击。反而协约国方面,虽然损失的兵力比德军多了几十万,但是好在协约国方面的人口众多,尤其是美国大量的炮灰及时的拯救了协约国,在长远的人口消耗战上,协约国无疑是胜利者。

    不过,就总体而言,协约国虽然得到了美国的参战,获得了大量兵源和物资补充。但对同盟国牵制力量最大的沙皇俄国此时却陷入了动荡的国内危机当中。来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列宁正在策划推翻沙俄暴政,因此东线战场上,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暂停攻势,调集精锐回国,同时节省前线开支,用来稳定俄国国民。

    这样一来,从1916年开始,协约国在东线战场上基本上没有战事了。沙俄和德国几乎不约而同的停战,这令同盟国在东线的压力骤减,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赶赴西线,这就抵消了美军加入给西线德奥联军的压力。

    同样,在物资补充上,中华帝国重点向同盟国输出军火和战略物资,也抵消了美国给协约国带来的巨大战略物资补充,这使得欧洲战场上再次陷入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