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震动京华 惊传梃击案 波翻大内 巧遇夜行人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王照希拆开岳父的信一看,信的前半段是催他赴京迎亲,后半段却说:“京中武师,暗斗极烈,尤以宫廷之内,险象环生,望贤婿速来,愚正有事相商也。”原来王照希的父亲王嘉胤是个落第秀才,二十余年之前,在北京与名武师孟灿结为八拜之交,指腹为媒,结成亲家。王照希七岁之时,随父回陕,此后两家就没见过。五六年前孟灿被朝廷聘为“慈庆宫”(太子所住的宫殿)的值殿武师,而王嘉胤也在陕北,成了绿林首领。王嘉胤知道了亲家的消息,甚为惋惜,孟灿一向豪侠仗义,名重江湖,不知何故,却会接受了王室的聘请。自孟灿做了值殿武师后,每年总有一两次托江湖人物捎信给他,这次则是托武当派的一个弟子。王照希早十多天已知岳父托有武当派的人带信给他,初时还以为带信的人是耿绍南,所以故意跟他结纳。哪知却是耿绍南的师兄。孟秋霞秋水盈盈,注视着王照希的面色,关心说道:“王兄,你累了?歇一歇吧!”白敏接口说道:“一定是打得乏了,我去寻一瓶好酒来,给你提提神。”王照希又好气,又好笑,那傻小子已经跑下了楼,到酒窖里寻陈年老酒去了。
太子虽然没有受伤,但在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有人敢闯进宫殿,打伤卫士,这真是从所未有之事。尤其奇怪的是,那执棍闯宫的人,自称郑大混子,说话举止,疯疯癫癫,太医会诊,也不敢断定他有病无病。三司会审,要他供出主谋,他胡说八道,报了一大串大臣和宫中太监的名字,也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结果朝臣阉宦,皇亲国戚,纷结党羽,相互攻讦,神宗皇帝又是个昏庸的人,毫无主意,今日听这个朝臣的话,明日又听那个阉宦的话,弄得牵连日广,朝中人人自危。连卓继贤那样一个不好管闲事的官儿,也被牵连入内,竟然不加审讯,就把他推出午门斩首去了。
这时乾清宫内的寝宫房门忽散,郑贵妃兄妹和刚才进宫那个披着斗篷的男子,在五六个卫士围拥之下,倚门观战,郑贵妃笑道:“常洵,叫你的随从显显功夫。这些卫士脓包,连两名小贼都捉不着。不早点收抬,惊动正宫,反而不妙。”那披着斗篷的男子把手一挥,两名卫士疾冲出去,一个使护手钩,直奔卓一航,一个双手空空,竟然凭着一双肉掌,来硬抢王照希的长剑。王照希唰的一剑,那人身形一矮,竟然从侧面抢来,王照希的蹑云剑法以快捷见长,一刺不中,立刻变招横截敌人手腕,剑尖下刺敌人膝盖,那人“噫”了一声,双掌护身,退了两步。
白敏提着两瓶陈年老酒,兴冲冲的跑上楼来,推门说道:“王兄,喝两口酒提提神吧,你打得太累了。”一见王照希神采奕奕,不禁喜孜孜的笑道:“王兄,你精神恢复得真快,刚才看你那样坏的面色,我还担心你生了病呢!”
过了两天,孟家门口的警卫已经撤了,一晚王照希食过晚饭,突然换了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对柳西铭说道:“叔父,我今晚想到敝岳家中去,探他一探。”柳西铭道:“这如何使得?”王照希道:“我绝不连累叔父就是。”柳西铭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劝他不听,也只得由他去了。
这晚,王照希和孟秋霞听得更楼敲了三更,换上青色的夜行衣,到了紫禁城外,淡月疏星,一片静寂。孟秋霞足尖点地,正想跃上墙头,王照希忽然把她扯住,打了一个手势,一蹲身,捡起两块石头,丢入护城的御河,“卜通”两声,声响虽然不大,已惊动了暗伏在城上的轮值卫士,只见四条人影,飞下城墙,直奔御河桥上。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一刹那,王照希和孟秋霞腾身掠起,飞上城墙,就如换班一般。王照希早把宫中地图研究清楚,带着孟秋霞,绕过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进入内廷,两人轻功都是上上之选,等到那几个轮值卫士折回头时,他们已到了乾清宫外侧面的小花园了。
王照希以一敌三,兀然不惧,长剑寒光闪闪,剑势如虹。须知他的父亲王嘉胤乃是剑法名家,得过石家蹑云剑的真传,王照希文武兼学,内外双修,极为了得。再战了片刻,使七节鞭的也中了一剑,痛得哇哇大叫,王照希运剑如风,节节进迫,使熟铜棍的那个,退至墙边,犹自不知。王照希一剑刺去,他向后一退,碰得那堵墙也动了起来,王照希剑招如电,一剑把他钉在墙上,忽听得“砰”的一声,墙上竟然裂了一个大洞!那名卫士的尸身跌入洞内,王照希重心骤失,晃了一晃,几乎给七节鞭扫着,急忙抽剑回身,就在此际,猛听得墙内一声怪叫,窜出一个人来。王照希楞了一楞,不知是友是敌?尚未看清,眼睛又是一亮,墙内又跃出了一个少年女子,白衣飘飘,纵身一跃,在众人惊愕之中,抢到了门口,横剑一封,急声叫道:“敏哥,攻那名使刀的卫士。”
孟秋霞心悬老父,度日如年,这几天来她和王照希已经很熟悉,屡次催他想法。这晚,王照希招孟秋霞和白敏进房,突然说道:“孟小姐,你敢不敢再冒一次绝大的危险。”孟秋霞嗔道:“王兄,这是什么话来?我无力救父,已是羞惭无地,我家的事情难道还能要王兄独力肩担么?”王照希笑道:“我不懂说话,该打该打。”白敏道:“你快些说出办法吧,要冒什么险,请算我一份。我这个人没有什么用处,就是不怕死,为了救出师父,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王照希看了他一眼,说道:“我今晚想进皇宫探他一探。我已探清楚那个郑贵妃住在‘乾清宫’,连宫中的地图我也托柳叔叔弄来了。”白敏拍拍手道:“那敢情好。”王照希忽道:“不过,夜探皇宫,那高来高去的本事一定要十分了得,孟小姐的轻功造诣我可以放心……”白敏这次居然不傻,心想自己的轻功本事果然远比不上师妹,随他们去,莫说帮不上忙,反成了累赘。因此道:“既然如此,我不去好了。”心无杂念,说得甚为坦然。
卓一航一个旋风急舞,将擒获的那个男子向外抛出,早有太子带来的卫士上前接过,揭开风兜,现出面目,卫士惊叫道:“二皇子!”太子冷笑道:“把他捆了!继续搜宫!”卓一航双臂一振,劈啪两掌,把乾清宫内殿的宫门震开,一马闯进。
王照希与未婚妻分别已有一十六年,孟灿催他迎亲的事,女儿并未知道,做梦也想不到未婚夫从万里之外来到京师。所以虽觉这人似曾相识,却不敢相认。王照希道:“小姓王名日召,小姐可是孟武师的掌上明珠闺名叫做秋霞?”孟秋霞诧道:“你怎知道我的名字?”王照希又问道:“这位小哥可是……”那少年傻笑道:“小弟叫做白敏,是孟武师的弟子,王兄,你的武功真好,只一招就把这鹰爪孙废了,你撞了我一下,我一点也不怨你。”王照希心想:这傻小子名叫“白敏”,却一点也不机敏。
王照希心里酸溜溜的,故意不报真名,胡乱捏了一段来历,说是自己曾经受过孟灿的大恩,所以拼舍性命,也要来探他一探。孟灿交游甚广,孟秋霞竟自信了,再次道谢。王照希忽然问道:“你们躲在这复壁里多少天了?”白敏道:“从老师被捕的那天算起,已有三天了。”王照希越发不舒服,不自觉的面色铁青!
且说王照希读信之后,与玉罗刹告辞,匆匆赴京,在路上走了数月,到了京师,已是初春。那日大雪下得正紧,王照希自宣武门入城,忽见人头簇拥,远处有人鸣锣呼喝,王照希好奇一问,旁边有人说道:“客官,你不知么?近日京城,闹出一件极大的案件,许多官员都被牵连入内,今天连户部侍郎卓继贤也被推出午门斩首了。人说:‘伴君如伴虎’果然不错。卓侍郎听说还是一个好官呢!”王照希听说,吃了一惊,这卓侍郎正是卓仲廉的儿子,耿绍南替卓仲廉保镖也是卓侍郎请他来的。怎的好端端却被推出午门斩首?
王照希与未婚妻在书房里悠悠相对,淡淡的月光从窗外洒进来,王照希一阵阵心跳,孟秋霞燃起了两枝红烛,在烛光映照下,她越发显得艳丽。王照希道:“孟小姐请恕冒昧,我想知道令尊大人是怎样被捕的?下落如何?好设法相救。”
王照希曾佐助父亲处理过许多事情,见识阅历都超于他的年纪。听了孟秋霞的话后,低头默想,过了一阵,才缓缓说道:“这梃击案一定是个大阴谋,有人买通凶手,想陷害另一批人。你的父亲是第一个接触凶手的人,所以被卷进去了。主谋的人只恐你父亲知道什么内情,或者是想套问凶手说过些什么话,所以把他架走。照情形看来,主谋的人定是朝廷上有大势力的人,也许是那个郑国舅,或者就是那个魏公公。我猜想你父亲一定没有死。”孟秋霞道:“为什么?”王照希笑道:“除非你父亲真知道些什么,而又把所知道的全都说了。否则他们疑神疑鬼,一定会慢慢套问。”孟秋霞眼睛明亮,赞叹道:“你看得真透彻。”对面前的这个少年,不自觉的钦佩起来。心想:自己未婚夫不知是什么样的人,要是像这个姓王的少年那就好了。可巧他们都是姓王的。想到这里,面上一阵红晕,粉颈低垂,王照希暗暗诧异:怎么刚才还是那样落落大方,现在又显出女儿羞态来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这长身玉立的少年正是卓仲廉的孙子卓一航,他七岁之时,随父亲卓继贤来京,适逢武当派的掌门紫阳道长也来京化缘。紫阳道长剑法天下无双,正想找寻一个有根基的少年继承衣钵。一日来到卓府,见卓一航头角峥嵘,气宇不凡,动了收徒之念。卓继贤以前在湖北为官,曾和紫阳道长有过一面之缘,知道他武功妙奥,深不可测。他愿儿子成为文武全材的完人,于是一口答允。紫阳道长把他带回山中,全心教授,又用药物培养他的元气,磨练他的体肤,如是经过一十二年,卓一航已得了七十二手连环剑和九宫神行掌的全部秘奥,本领在武当第二代弟子中首屈一指,甚至比若干师叔还强。在这十二年间,紫阳道长每三年带他回京一次,让他留在家中一月,攻读诗书,在这一月中,卓继贤就请名师宿儒替他讲解经史奥义,满了一月又让他把书本带回山中自习。所以卓一航是文武双修,师父、父亲都极满意。
王照希心中感动,暗想这小子倒傻得可爱。想到自己与未婚妻分别了一十六年,若她另有心上之人,这也怪她不得。这样一想,心中宽坦许多,反觉对白敏有些歉意。
那个伏在门后的卫士,似乎是个头目,一口刀横扫直劈,呼呼生风,居然是“五虎断门刀”的上乘刀法,另外两名卫士,一个使熟铜棍,一个使七节鞭,也都是招沉力猛,王照希挥剑力战,左荡右挥,连扫带扎,打了片刻,那使熟铜棍的卫士中了一剑,跳出圈外,王照希剑挟寒风,伏身一跃,乘着一招得手,急下杀手,想先毙掉一人再算,不料使断门刀的那个家伙,招数着实滑溜,乘着王照希伏身进剑,蓦地横刀扫去,一招“凤凰展翅”,径斩对手上盘。王照希迫得放松那名使熟铜棍的卫士,拧身翻剑,把来袭的断门刀格出外门,缓得一缓,那使七节鞭的卫士已扑了上来,使熟铜棍的也负伤再战。
过了几天,风波渐息。柳西铭交游颇广,听在宫中当差的人传来的消息,神宗皇帝又把宫中的执事太监庞保、刘成杀了。却把一个叫做什么魏忠贤的太监,升做太监总管。王照希听了,心念一动,想道:这魏忠贤想必就是那个什么“魏公公”了。
父子团圆,一家高兴。却不料风波忽起,横祸飞来,父子相聚,不到三月,卓继贤就被卷入了“梃击案”的漩涡,一日上朝,遂成永诀。卓一航哀痛逾常,在居官的父执处探听得知,父亲乃是被郑国舅所诬陷,而郑国舅又是秉承他妹子郑贵妃的意旨。卓一航一怒之下,不管宫中好手如云,竟自一剑单身,深宵闯入。
皇宫面积极大,真说得上是殿宇连云,绵亘不绝,北海、白海、什刹海三个人工湖也包括在皇城之内,湖水闪闪发光。王照希和孟秋霞伏在暗陬之处,忽见园角侧门开处,有五六个卫士伴着一个身披斗篷,头面都藏在兜风之内的人,闪闪缩缩的走了进来。王照希目送他们走入宫门,正想冒险一探,远处琉璃瓦面,人影忽然一闪,一溜烟般直入殿宇之中。王照希大吃一惊,这人轻功之高,远在自己之上。若然他是宫中侍卫,那么今晚定然走不脱了。
正混战间,乾清宫外侧面的花园,园门大开,一队卫士疾跑进来,郑贵妃面上变色,急推那个披着斗篷的男子入内。说时迟,那时快,这队卫士已跑到了宫前,却并不加入追拿刺客,当中一个男子,在卫士簇拥之下,大叫“停手,搜宫!”包围王卓二人的卫士,吓得个个住手跳开,郑贵妃尖声叫道:“殿下,我犯了什么罪了?”原来这人乃是太子,只听他又大声喝道:“搜宫!”他带来的卫士,冲上台阶。郑贵妃头发一甩,厉声斥道:“没有万岁爷的圣旨,谁敢擅进此门。”卫士一窒,太子冷笑说道:“早已有人擅进此门,不必父皇圣旨,万事有我承当!”卫士们发一声喊,抢入宫殿,郑贵妃也尖声叫道:“替我挡着这些暴徒,我与他到万岁爷前讲理去,万事有我承当!”两边针锋相对,卫士各为其主,顿时混杀起来!
孟秋霞自觉失态,急忙定了定神,抬起头来,正想说话,门外一阵脚步声,白敏已回来了。
原来今晚轮值的三个锦衣卫,都是老于江湖的高手,他们接到命令,是要将所有来探的人生擒,所以故意装出粗心大意的样子,引他进来,然后三面伏击。幸好王照希武艺高强,要不然几乎受了暗算。
玉罗刹骂声:“亏他还是个封疆大吏,胆子比芥子还小。”在卓仲廉身上拍了两下,卓仲廉这才悠悠醒转。玉罗刹从怀中取出一面令旗,掷给他道:“我把你的保镖打发走了,现在还一个给你。”卓仲廉愕然不解,玉罗刹喝道:“你把这面令旗拿去,插在车上,陕西省内,没人敢动你分毫,比你那个什么武当派的保镖要强得多!”卓仲廉大喜过望,慌忙收了令旗,正待叩谢,玉罗刹已和王照希走了。
到了卓一航十九岁这年,紫阳道长见他武功已成,而卓继贤又想他回京应举,因此紫阳道长送他回来,并赐了他一把寒光剑。分手时紫阳道长道:“我深愿你在宦海中不要沉迷,将来武当派掌门的担子,还要你肩担呢。”卓一航领了师父的吩咐,回转家门,三年不见,他已长得比父亲还高一个头了。
王照希明白了案情原委之后,暗暗叹息,心想满洲崛起东北,倭寇为患东南,而皇帝昏庸,朝中又是党争未已,这大明江山,恐怕也不会长久了。转而又想:“这样也好,朱家无能,就让我王家来管一管。”折下酒楼,根据父亲所给的京城地图,一直寻至报子胡同,孟家门巷依稀记得,不料走进巷内,抬头一看,猛吃一惊,孟家朱门深锁,门外交叉贴了两道封条,竟然是锦衣卫封的,门外还站有两名魁梧汉子,显然是宫中卫士。王照希哪敢停留,慌忙溜出胡同。心中惊疑不定,一路踱到天桥附近,再寻访一位父执,也是京中颇有名气的武师柳西铭,幸好一找便着,柳西铭见是他来了,吓了一跳,忙锁好门户,拉他进入内室,低声说道:“你怎样这般大胆?你父亲是朝廷钦犯,你岳父又被捕去,生死未知。若有人知你身份,如何是好?”王照希笑了一笑,说道:“京中正注意着这件怪案,锦衣卫未必会分心来料理我。我正想请问叔父,敝岳是太子宫中的值殿武师,怎的也会被捕?难道他也被牵连进梃击案了吗?”柳西铭叹了口气道:“我也莫名其妙呢,那郑大混子,还是你岳父擒着的,就是没功也该无罪,却颠倒起来,把他也捕了去。”王照希暗暗盘算,当下却不作声。
孟秋霞笑道:“你这傻小子,倒是很会献殷勤。”白敏笑嘻嘻的斟了三杯,说道:“师妹,你也喝一杯。”孟秋霞走出房外,向天空瞧了一瞧,回来说道:“别尽顾饮酒了,天色已快将亮了。卫士们就将换班,我们得想个办法才好。”王照希把酒杯一推,说道:“咱们走!”
但宫中卫士众多,那少年虽然厉害,被十余人围攻,也惭惭支持不住。王照希正看得出神,忽听得有人叫道:“喂,你为什么不上去呀!”这人乃是锦衣卫的一个指挥,王照希躲闪不及,和他打了个照面。这人一见是个陌生面孔,比刚才发现刺客还要惊慌,大声叫道:“有人冒充侍卫进宫!”手中铁尺也迎头劈下!王照希唰唰两剑,把他刺伤,但自己也陷入了包围。
卓一航震坍宫门,直闯进去。只见郑贵妃兄弟和一个白净肥胖的太监都在殿中。卓一航认定郑贵妃兄弟是陷害他父亲的仇人,大吼一声,抡拳直上。那太监正是魏忠贤,喝斥道:“你敢造反?”把手一挥,四名“桩头”(东厂卫士的头目)一齐迎击。卓一航呼的一掌扫去,第一名“桩头”伸臂一格,身形一歪,居然并不退后;第二名“桩头”反掌一挥,竟是铁琵琶手的功夫,挟着劲风,扑面打来;第三名“桩头”乘着他旋身之际,左肩向前一撞,和卓一航碰个正着,他给卓一航反震之力,震倒地上,卓一航也给他碰得歪歪斜斜,收不住脚。说时迟,那时快,第四名“桩头”卜地飞起一腿,一个“蹬脚”踢在卓一航胯上,顿时把卓一航踢出一丈以外,但却并未跌倒。这四名“桩头”都是东厂高手,武功远在外面混战的众卫士之上。卓一航虽然武功极高,但经验火候都尚不足,以一敌四,竟然吃了大亏。卓一航勃然大怒,一个翻身,拔出寒光宝剑,王照希和太子的卫士,也已经入到内殿来了。太子喝道:“常洵私离藩地,图谋叛逆,谁敢包庇,一并拿了。”喝声未停,已经入到内殿来了。魏忠贤忽然把手一招,叫道:“遵命!”竟然指挥四个“桩头”,一把就将贵妃兄弟拿着。笑嘻嘻的道:“郑贵妃兄弟主谋叛逆,我是证人!”太子愕然,王照希却心不在焉,提剑四顾。正是:
这人练就鹰爪功,在“空手夺白刃”这门功夫上,有很深的造诣。却不料王照希家传剑法,凌厉异常,这人连扑数次,都未得手。那边使护身双钩的卫士,以为凭着双钩可以克制刀剑,故一上来就用急招“大鹏展翅”,双钩一合一拉,要锁拿卓一航手中的长剑,不料卓一航剑术更妙,长剑一翻,青光匝地,后发先至。那人双钩犹未递到,他的长剑已以“旋风扫叶”的招数斩向敌手下盘,使护手钩的也不由得退了几步,常洵见自己倚重的两名高手,出手不利,不禁甚为失望。
卓一航身形急起,运剑如风,叫道:“太子,我替你捉拿叛贼!”只见他翻身进剑,在人丛中直穿过去,乾清宫的卫士在混战中哪分得出身来拦他,宫内有三四个卫士冲出拦截,也给他一顿泼风剑法,连环发招,打得东歪西倒。那披着斗篷的男子,跑在郑贵妃前头,看看就可进入内室,卓一航足尖一点,平地跃起,疾如飞箭,在半空中疾冲扑下,一把抓着他的斗篷,拿了起来,将他的身躯当成兵器,一个旋风急舞,挥了一个圆圈,宫内虽有五七名卫士,哪个敢上!在这时间,王照希也挥剑杀了入来,太子和两名侍卫也已闯入殿中。
这一招有个名堂,叫做“青蚨传信”,是夜行人联络的暗号,两枚铜钱在空中一碰,滚落院中。王照希蜷伏在屋檐上动也不动,过了一会,果然有两个黑衣卫士走了出来,望了一望,喃喃自语道:“什么声响,连鬼影也不见一个。”另一个人道:“京师重地,哪有人这样大胆。李指挥也太小心了。”两人呆头呆脑的看了一会,又进去了。王照希暗扣钱镖,本待二人上屋,就要猛下杀手。心里笑道:“真是笨虫,江湖路道一点也不懂。”身形一晃,疾的飞过一片瓦面,赶在两个卫士的前头,进了庭院,再纵身一跃,跳上书楼,这是他岳父平日休憩之所,王照希见楼门半掩,内里无人,蹑足入内。不料前脚刚刚踏入,那扇门板突然倒了下来,一口明晃晃的利刃,从门后伸出,冷气森森,已从侧面刺到。好个王照希,临危不乱,伏地一滚,左手将门板一抬,那口利刃插在板上,王照希一个“鲤鱼打挺”翻起身来,长剑拔在手中,只听得有人嘿嘿笑道:“你这小贼是自投罗网!”王照希长剑一晃,正待进招,蓦然间书房两面侧门大开,暗器嘶风,纷纷打进。王照希身子滴溜溜一转,长剑划出一圈银虹,在满室暗器飞舞激撞之中,挥剑直取那伏在门后的卫士。
再说王照希陷入包围,展开蹑云剑法,飘忽如风,专拣敌人的罅隙进攻,过了一会,居然给他移近了卓一航,卓一航也连冲数剑,杀开一个缺口,把王照希接纳进来,两人联剑并肩,威力大增,和卫士们混战,有守有攻,看看就可闯出。
王照希人极精灵,就近走上一家酒楼,听人谈论,不消多时,已知案情原委。原来明神宗(即万历帝)朱翊钧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常洛是皇后所生,次子常洵是宠妃郑贵妃所生。郑贵妃阴谋夺嫡,神宗迟迟不立太子。后来朝臣请立常洛为皇太子,封常洵为福王,封地在洛阳,常洵不肯出京受藩,朝臣又上奏催他出京。常洵出京后只一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忽然有人执枣木棍打伤慈庆宫的守卫,直入前殿,始被捕获。这案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朝三大怪案之一“梃击案”,一时闹得满城风雨,震动京华!
孟秋霞眼光闪了一闪,眼睛中充满谢意,王照希低下了头不敢迫视,孟秋霞倒是落落大方,裣衽说道:“就在梃击案发生后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家中突然来了两个奇异的客人,也是在这书房里和家父说话。我和白敏躲在里房,只听得他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后来就简直听不见了。我只断断续续听得那客人说些什么凶手、口供、阴谋之类的话,又听得家父接连说了几次‘我不知道’,后来客人去了,父亲就叫我们赶快逃走,但他到外面望了一望,忽然又走回书房把我们推进墙内暗室,还把两大包食物掷了进来。我们刚刚躲好,锦衣卫就进来了。我们轮流睡觉,听外面卫士的换班谈话,才知道已过了三天。我们在里面闷得不耐烦,正想闯出去,你就来了。”王照希听她说到与白敏在里面躲藏,毫无羞涩面红之态,心念一动,怀疑不定。孟秋霞又道:“我记起了,他们还似乎提到郑国舅和魏公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