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进京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家的孩子五岁以后就能分担不少力所能及的家务了,甚至还有些更小的。

    没有力气的时候就做做看守家里的物品动物之类的活计,或者帮忙递个东西什么的,像七八岁这样的孩子已经可以给家里拾柴打猪草了,女孩子更是可以帮忙烧火喂鸡喂猪甚至弄一些简单的饭菜了,所以,只要是觉得自己能够赶得及的,都选择回家住,利用晚上的时间,把白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做了,一是能省几个是几个,二是能多帮家里一些,也能换取家里的支持。

    要知道,既然百艺堂不是作坊是学校,那自然是要交束脩的,但是比较好的是,学习的时候提供了挣钱的机会,可以边学边挣钱,以所得抵束脩。甚至,如果干的多干的好,挣的钱还有结余。

    也幸好这样,年纪小的,家里就当是早早地送来做学徒了,还不用托人送礼,年纪大些的,家里就有些嘀咕了,现在这样,想着能够学一门手艺,也是支持的,好歹是王妃娘娘家的产业,看以前那些也知道,跟着他们走都是有钱拿的,不然哪有那么大造化做王妃娘娘呢,还不是因为人家能干眼光好。

    当然,最最要紧的是,据说只有前三年是这样低的费用,以后的学费光靠自己半天的活是挣不够的,这么一想,现在读那不等于赚了很多吗,学学学,赶紧学。

    南安城几乎可以算是在群山环抱之中,到处都是绿树红花,而百艺堂却是一个异类,山不太高,山上的树不多,这就是被挖空了的矿山,规划之后,先修了一部分房子做学堂,一边教授学生一边继续建设,学生的实习也是这些,边学边修自己今后的工作场地,说来说去,还是冲着王妃的名头来的,至少以后肯定会有个安置的。

    而被人这么相信着的招弟,这时候正在路上颠簸。

    唐珩安要带着新娶的媳妇回京城过年呢!

    以前回去,他带着人,一路骑马。招弟以前去京城,跟着车队,车辕坐过,拉货的马车被子一裹也睡过,没有想到两人一起了,大队仪仗队跟着,马车坐着,条件不知道比以前好了很多,反而两人都觉得累。

    实在是太颠簸了啊!

    这不是有钱有势就能解决的问题,条件在那里摆着,就跟招弟手下的工匠努力了那么久,做出来的东西能够达到一个半自动化就是顶了天的一样,现在就没有不颠簸的马车,也没有那么平坦的大路。

    不只是这些外在条件的不如意,每到一个地方,还得应酬来拜见的官员,两人都不是不会装的人,待人接物做到让人如沐春风很容易,只是或许平时忙惯了,都不喜欢这种应酬,别说只有别人来奉承讨好他们的,他们也是需要经营一个好名声的啊,还得特别的礼贤下士才行。

    招弟不知道唐珩安的想法,只是再一次确定了自己实在不是个做上位者的人才,却偏偏就被命运如此安排了,不知道这是不是该算是另一种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1九了,当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矫情,好日子跟坏日子那是不能拿来相提并论的。

    只是真的很烦,走的是官道,帘子不能挂起来,整天就呆在车厢里了,哪怕官道没有什么好风景看呢,看看人也是好的啊。

    大概唐珩安也知道她烦躁了,后面就都来陪着她了。

    两人也成亲大半年了,还从来没有朝夕相处过这么久呢,唐珩安经常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有时候走的远了来回就要一个月了,本来两人就新婚燕尔,这样一来更是黏糊的紧,唐珩安这一来陪着,那是如胶似漆。

    不过路这么长,再黏糊也不能天天对着看就够了啊,走了大概半个月,两人的相处模式就定了下来。

    早上招弟跟着唐珩安锻炼,唐珩安练拳,招弟继续她的吐纳功夫,不过她现在身体好了很多,跟家里的弟妹不能比,跟普通人也差不多了。唐珩安是从来不放松自己锻炼的,因此也教了招弟一段剑法。

    招弟练出来,叫剑舞更适合,她倒是很喜欢。当年能够把武侠小说里的场景套给自己妹妹的人,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哪怕从前的她看着文静的样子,心中也有一个武侠梦啊,甚至就是因为她本身的情况,更渴望自己能够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敢爱敢恨,活得潇洒自在。

    越做不到的,就越是渴望。

    现在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活,身边有自己牵挂喜爱也喜爱牵挂自己的人,招弟觉得自己的人生简直完美,天天拿着唐珩安给她削的木剑,似模似样的舞的起劲。至于真正的剑,得等他们回去之后再量身打造了,别的剑对她来说,按唐珩安的说法,太重了!

    别人是红袖添香,到唐珩安这里,就是投怀送抱练剑舞了。反正是保持了他们一贯的黏糊风格。

    有时候,招弟也讲讲以前他们姐弟锻炼时候的趣事,曾经的辛苦,现在想起来都是忍不住的笑,笑过就不由得惦记起带弟来。

    她平时跟来弟盼弟和小宝都经常见面,只有带弟,只能偶尔听回来的人说些她的消息,至于她送回来的信,那真是除了好好好,就没有别的了。

    只是别人也只能带来一点侧面的消息,其他的涉及军事,他们也不敢打听。

    按招弟推断,练兵大概还算顺利,唐国这边承平这十多年来,也算风调雨顺,加上国家重视生产发展,已经开始显现一片繁荣景象了。

    而李国那边,则是贫富分化严重,内战不断,底层人民生活困苦,辛劳一年下来,也最多混个饿不死,甚至有些被剥削的厉害的,连家人都无法保全。

    招弟心里再不愿带弟去涉险,也不能阻止她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也只有这种时候,她才对李大郎生出些淡淡的的埋怨,对带弟洗脑如此成功做什么呢!

    他们当初带去的种子收获也不错,只是肯定不能满足他们需要,招弟他们能做的,也只能保障好带弟的后勤了。

    到了车上,两人就开始做正事了,一个构思南安城的发展,一个想着怎么完善百艺堂。

    等房子建得差不多了,招弟就计划着先加入外伤处理与护理,到时候可以让带弟那边抽些人过来学习,既然战争无法避免,那就先紧着需要的专业开,以后再慢慢的转变重点就好了。

    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了京城。

    招弟在城门外感叹,离她上次到京城已经几年过去,城墙还是那么古朴,她却已经变了一个人了。

    唐珩安在京城里有王府,一行人先进王府整顿,等待宫里传召。

    宫里传召很快,第二天就宣召了唐珩安,而招弟则被带往后宫认亲。

    唐皇的后宫里未立皇后,宫务由德贵贤淑四妃共同襄理,其他低位份的加起来,也就十几人左右,不到二十,不过,各个都是不同类型的大美人啊,那不同的风情,哪怕招弟是女的,也看得眼花缭乱。

    跟招弟曾经学过的历史上皇帝妃子多儿子少的情况不一样,唐珩安的“弟弟妹妹”可多了,只是他们年纪都比唐珩安小的多,最大的弟弟,也差了唐珩安八岁,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少年。

    招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初她也算是受过宫斗宅斗培训的了,夏嬷嬷当初可是专门对话里的机锋给她做过特训,但是她在宫里完全没有受到这方面的考验,妃子互相之间倒是话里藏话,什么都在比,对她,都客气的忽视了。

    一大堆孩子,里面还有特别小的惹不得的,七八岁猫憎狗厌的存在,招弟只有一个感觉:宫里的孩子简直是魔鬼!

    跟他们一比,招弟简直要觉得自己的弟弟妹妹当初是假小孩了,不然怎么能那么懂事那么听话呢?看看这些孩子,哪里像是皇帝的孩子,就跟后世被宠坏了的熊孩子差不多!

    她甚至还不止一次看见,其中几个妃子被自己的孩子闹得偷偷地翻白眼,转头还得压住性子,耐下心来哄把自己气的跳的儿子,很奇怪吧,这后宫里居然是妃子自己带孩子的,不是只是单纯的孩子跟自己一个宫殿的那种,而是亲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跟普通的母亲一样。

    一边带着孩子,一边还要保持自己美美的,本来招弟觉得这是应该的,都是看了这些孩子,她觉得这些妃子可真是不容易啊,特别是被孩子气到,还得保证让自己生气都仍然美美的呈现别样的风情,反正,她觉得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

    认亲是在大殿里,等孩子们过来的时候,再大的宫殿感觉也装不下他们了,一行人就转移到御花园了,十几个孩子加上照顾他们的嬷嬷跟宫女一下子就霸占了大部分地方,招弟则找了个地方坐在一边默默看戏。

    一边看,一边分析着唐珩安的被忽视程度。

    唐宫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画风跟一般人所熟知的完全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大大小小的国家多了,唐皇的年纪不大,而已经成年的唐珩安明显是被皇位排除再外的,妃子们的重点都放在争取唐皇的宠爱与培养自己的孩子,增加他们继位的砝码上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美人们,看着一个个都鲜活的很。

    于是等到唐皇带着唐珩安过来的时候,他一眼看见的,就是独坐一边,闲看喝茶的招弟。

    而看戏的招弟,则目瞪口呆的发现,唐皇一出现,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就像看见了太阳的向日葵,行礼参拜之后,全都聚在了唐皇的周围。

    被众星拱月的唐皇也好像真的在发光一样,招弟第一次见一个人就被他的气势所折服。

    在唐珩安口里,唐皇就是天上地下无所不能的神,招弟心里还曾经笑过唐珩安这种如同脑残粉对偶像的无脑吹一般的行为,可是见了真人,才发现,或许,唐珩安并没有夸张,真有人,自带让人不由自主折服的个人魅力的。

    唐皇按年龄算,应该是四十多的人了,早年更是一直征战,可是别人一见到他,却根本感觉不到岁月的风霜,甚至,你根本看不透他的年纪,他不笑的时候,他就是威严,让人战战兢兢不敢冒犯。可是当他一笑,却马上变成了一个开朗的大男孩一般,令人忍不住的想亲近,围着他的妃子们,招弟都几乎能够看见她们不停冒的小心心了。

    唐皇对招弟的态度不远不近,赏赐了一些东西,就放她跟唐珩安出宫了,而他自己,居然就一个个的开始考自己孩子的学识,这是在检查功课?

    招弟简直如同做梦一般跟在唐珩安身后,真正的对他父皇有了好奇心,回到王府之后,第一次主动的打听唐珩安进宫的事情了。

    他们回京城过年,自然是带了东西回来的。早年发现的金银矿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唐珩安现在着重的,就是占地方。

    这个时代没有精确的测量工具,国与国之间一般都是由比较明显的地势来分隔的,但是有些地方却并不那么明显。

    比如一座山脉,这个国家叫这个名字,山另一边的国家可能就叫另外一个名字,山脉所在的地方,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地方,属于哪个国家就不好说了,也就是说,那个地方是哪国的人居住,哪国的官府在收税,只要没有另外一个国家的人提出异议,那肯定是属于这个国家的了。

    一方所占的地方慢慢的扩充,如果是势均力敌的两个国家,也许终是难逃一战,可是如果一方强,一方弱,弱的那方没有能力,甚至根本就没有在意这种不能带来好处的地方,面上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一方的国土已经悄没声息的扩大了。

    而在唐珩安没有停止的探访下,连绵的群山之中已经让他发现了几个地势稍平的地方,参照南安城的建设,大的不行,几个小县城还是可以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