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以假乱真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萧衍原本还在想着如何说服朝中诸臣向魏国增兵, 结果陈庆之打仗打的太争气了……

    白袍军居然真的送着北海王入洛阳了!

    消息一传回来时,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这可和之前攻克了睢阳、攻克了梁郡不同,这是攻克了洛阳啊!

    搁梁国, 这就是魏国人攻入了建康了!

    莫说边关收到战报的将领吓得以为自己白日造梦, 这一路过来传达捷报的过往官员使者, 谁不以为是自己做白日梦?

    不是他们做白日梦,就是那陈庆之得了失心疯!

    镇守钟离的曹仲宗一开始也担心是陈庆之谎报, 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没有往回传, 而是派了探子亲自去魏国走了圈,得知消息不假后,这才敢把消息传回来,附带着探子的回报。

    再加上后来北海王的信函也到了,确认是已经进了洛阳、入了宫中不假, 萧衍当即喜极而泣。

    除了喜南朝时隔两百年终于又入了洛, 更喜的是既然已经入了洛阳,他一直在北朝受苦的二郎就肯定能回来了!

    得到这样的消息, 萧衍一刻都等不及了, 不但召集朝臣议论此事,更是在私底下让内官准备属于亲王仪制的服饰节仗等,也不顾萧综早就除了族谱,只迫不及待的要等儿子离开洛阳后就赏赐过去。

    在这样大好的局面下, 萧衍想要增兵稳固大好形势就顺理成章, 谁也不愿在这个普天同庆的关节上扫兴, 无论是萧衍要求大肆征兵还是准备粮草,朝中无不应和。

    可应和归应和,该解决的问题依旧存在。

    梁国没钱了。

    多年的土地兼并加通货膨胀,百姓早已经苦不堪言,赋税不可能再加,短期内筹不出钱财,而仅凭官仓现在的余粮,是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征伐的,必须要向民间买粮。

    萧衍治国这么多年,除了浮山堰的差池开了官仓赈灾以外,国家还算是承平,这么多年来也风调雨顺没有大的灾害,民间存粮不少,但是官府用的铁钱已经贱到一车铁钱也买不来一袋米的地步,除非皇帝愿意改回铜钱合法并用铜钱支付,否则有粮也不会有人卖。

    情况陷入了诡异的僵局:

    明面上,朝中上下都支持萧衍增兵北伐,各部衙门也都鼎力合作热火朝天的出谋划策,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说到粮饷问题,最后都是哑火。

    暗地里,东宫官员乐见其成,摆明了袖手旁观,对收回淮河以北的地区没有太大的兴趣。

    东宫官员的组成以上品高门为主,他们都有庞大的私产和固定的地盘,国土疆域的扩大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好处,反倒是征伐的寒族将领和治理新增州府的地方官员得了便宜。

    萧衍眼见着难得朝中上下齐心,偏偏因为“钱荒”的问题无力再推进,一下子也头疼起来。

    征夫倒是容易,可总不能让人空着肚子跑去洛阳吧?

    要知道这段战线之长,就连陈庆之的骑兵也花了整整十个月的时间,一路上都在攻城略地,为的就是补给。

    如果粮草物资不能齐备,有再多的人也只是摆设。

    无奈之下,萧衍只能先下令各军挑选精锐先前往边境,随时准备增援北方,私下里却在各方设法筹募钱粮。

    最终征集到的粮草物资堪堪够各地的兵马赶往边境囤守的,要想出征就得耗费更多。

    而且现在正是春天,这时大规模的征兵就会延误了农时,到了秋天粮食肯定收不上来,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莫说朝廷百官觉得棘手,就连萧衍自己看完各部送来的条陈折子,都生出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不是不想锐意进取,以梁国现在的势力和资源,实在是没办法控制更多的疆域,就算得了现在能一直打到洛阳去,也没有粮草和兵马守住这么大的地盘。

    对儿子的思念和愧疚让这位年老的皇帝时时陷入天人交战之中,恨不得能让老天降下一个“点石成金”的仙人,让梁国和自己渡过难关。

    就在他祈求着上天能够为他排忧解难时,殿外有人通传御史中丞裴山求见。

    “裴山?”

    萧衍莫名地想,“难到现在就查到了刺客的事情?”

    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等梁山伯入了殿,萧衍好奇地询问,却被梁山伯的奏报吓了一跳。

    “你说什么?祝英台要见朕?”

    萧衍难以置信,“她一个茅山新封的真人,不留在茅山上好好传教,跑到建康来做什么?”

    道门式微,以至于除了陶弘景因为和皇帝有私交,不时以“进献”为理由派弟子入京刷个存在感以外,其他道众都是没资格也没理由见到皇帝的。

    这和光宅寺、同泰寺里的高僧时不时就能和皇帝一起“讨论佛法”的境况完全不同,却也是无可奈何。

    皇帝理解陶弘景年纪大了、上清派新任的真人肯定要花费各种心思和自己搭上关系,以免茅山日后衰败,却不觉得祝英台一个女冠,能有什么地方值得他重视的。

    更别说他虽然没有追究祝英台女扮男装当官的罪责,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对她隐藏女子身份欺骗君主就有好感。

    更何况这个女人周旋于他最重视的几个人之间,无论是前途光明的马文才还是有断袖之癖的“裴山”,就连老大、老二和老三都间接的和她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下意识里,萧衍就不喜欢这个人。

    再想到“裴山”和祝英台闹了这么多年的“断袖”传言,萧衍很难不想象是祝英台利用了这段“旧情”,让“裴山”甘冒被他怪罪的风险想办法求见。

    如此一想,萧衍就越发不想见祝英台了。

    梁山伯虽然是皇帝后提拔上来的,但他毕竟是在御史台这样最需要察言观色的衙门当差,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皇帝会拒见的情况,所以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掏出一枚金块,献给皇帝。

    “陛下,并非微臣顾及旧情,为祝英台甘说情,而是祝英台此番带来了解决陛下眼下困扰之物,让微臣不得不立刻求见……”

    他拿着那枚金子,想要呈上。

    皇帝身边的宦官将那“金块”接了过去,一到手便愣了下。

    他身为天子身边的近臣,平日里收到的好东西不知凡几,金银玉器也有不少,这“金块”看起来像是块老金,可一入手就觉得太轻,要不是他知道这裴御史不是个爱开玩笑的,怕是要当他作弄皇帝板下脸了。

    倒是皇帝,接过了那金块把玩了一会儿,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那位祝真人要献给朕的东西?”

    萧衍拿着那枚金块,哭笑不得,“莫非她想用钱在朕这里买个出身?还想要朕封她个国师不成?”

    说罢,越发觉得好笑,不由得笑出了声。

    “陛下,您手中拿着的,并不是金矿中出的金子,而是祝真人用‘点石成金’的方法炼出来的……”

    梁山伯看着错愕的皇帝,心里莫名有种痛快的感觉。

    萧衍终于动容。

    点石成金?

    那不是仙人的手段吗?

    他抬起头,余光中看见满殿宫人都露出了骇然的表情,表情更加严肃,示意自己不是在开玩笑。

    “……而这些‘金子’,是可以用炼丹的手法,成批量炼制出来的。”

    “荒唐!”

    萧衍下意识觉得裴山是被祝英台那妖女迷惑了。

    “石头怎么可能炼出金子!”

    皇帝震怒,宫人们都惶恐不安,唯有之前接过金子的宦者犹豫着开了口:

    “陛下,也许裴御史说的不假。老奴刚刚颠了下那块金子,似乎是有点轻……”

    轻?

    梁山伯笑着点了头。

    “陛下将此金投入水桶之中,一望便知。”

    **

    “点石成金”,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属于“术士”和“道士”的手段,而应当属于“仙术”的范畴。

    从汉代起,每每出现仙人的传说时,同时出现的“仙术”里,往往便伴随着“点石成金”的奇闻异事。

    有时候是神仙教育贪婪的人类,有时候是神仙奖励虔诚的信徒,举凡“点石成金”、“摇钱树”、“聚宝盆”这样的故事出现,往往出世便引起所有人的疯狂,故事中对于金钱和财富的追捧与欲望,足以让任何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变成狂热的信徒。

    萧衍不是个容易被“迷惑”的人,但面对这样的场景时,他却不得不犹疑动摇了。

    “陛下,这并不是真的金子,祝真人将它叫做‘假金’。”

    梁山伯见萧衍死死盯着在水桶中沉浮的“金块”,开口为他解释,“这种金子看起来好似真金,其实是由不值钱的铁、锡和一小部分铜,用水银和其他丹方炼制出来的。”

    “它色泽极似金,但是重量轻、色不能持久,祝真人将它炼出来当成玩物,有一日在茅山上被陶真人看见,却让陶真人立刻想起现在的钱荒来……”

    萧衍命人从水桶里捞出“假金”,再将它和桌上的金钮印比了比,不由得再次为这以假乱真的色泽所震动。

    这便是梁山伯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陶真人认为,用这种‘假金’铸造出的钱币,要比铁钱要可用的多。且不说这色泽百姓会更容易接受,这‘假金’除了重量轻一点,比起铁钱要坚固耐用,最重要的是……”

    即使已经看过很多次,梁山伯依旧为祝英台熔炼出的这种金属喟叹不已。

    “陛下,这种假金,目前只有极少数的茅山道人会炼制,一旦推行开来,无法被私铸,也不会有人轻易将钱剪了使用。”

    萧衍正在为铁钱失去信誉、民间不愿用铁钱出售粮食而头疼,闻得此言,浑身一震,立刻站了起来。

    “那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怎么能让祝真人久等?”

    皇帝一反刚刚心中疑虑的样子,竟不顾形象的叫了起来。

    “还不快让祝真人速速上殿!”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