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张孚敬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毕云不语,只是点头领命,背着巨弓的孟忠从门外进来,道:“主人,陆炳向宫门走去,看来是要出宫了。”孙洪点点头,颤颤巍巍要起身,毕云孟忠忙上前扶住,将孙洪扶到后面休息。

    这时的东厂厂督陈洪,也回到了东厂,和张陌一起,揣度圣意。

    听了陈洪的叙述,张陌沉思半天,缓缓开口道:“会不会,和张孚敬有关?”

    这个张孚敬便是当朝首辅张璁是也。

    张孚敬初名璁,字秉用,号罗峰。去年,也就是嘉靖十年,应皇上名讳朱厚熜同音,世宗为改名孚敬,赐字茂恭。为人刚明果敢,持身特廉,然性狠愎,报复相寻。

    张璁少好经学,博学多才,十三岁作《题族兄便面》诗云:

    “有个卧龙人,平生尚高洁。

    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

    动时生清风,静时悬明月。

    清风明月只在动静间,肯使天下苍生苦炎热。”

    其少年聪慧,过目不忘,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造诣颇深。但七次进京科,名落孙山,曾在温州罗峰学院聚徒讲学。

    正德十五年二月,第八次应礼部试,获隽。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卒于豹房。遗诏迎取武宗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四月二十二日,十四岁的朱厚熜在奉天殿即皇帝位,及当今嘉靖帝,颁诏大赫天下,以明年为嘉靖元年。

    五月十五日,张璁于奉天殿补行殿试,中二甲进士,观政礼部,从此进入仕途,年已四十七岁。

    嘉靖帝基后,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一帮朝中大臣强迫嘉靖帝改称伯父即武宗正德帝之父孝宗为父,伯母即武宗正德帝之母慈寿皇太后为母,变其生身父亲兴献王为叔父,生母为叔母。

    对此嘉靖帝认为这是割裂亲情、违悖常理的事,予以严词拒绝,并以退位来表示自己的决心。这就是文官集团和少年嘉靖皇帝的第一次权力之争,一场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由此开始。

    当时的张璁不顾“有异议者为奸邪,当斩”的威胁,于正德十六年七月一日上疏议大礼,对内阁首辅杨廷和等议论进行批驳,疏中有云:“圣考只生陛下一人,利天下而为人后,恐子无自绝其父母之义。故在陛下谓入继祖后,而不废其尊亲则可;谓为人后,以自绝其亲则不可。夫统与嗣不同,非必父死子立也。”

    张璁用即位无需父死立子,皇上应该以生父为尊的言论,获得嘉靖帝的欢心,嘉靖帝大喜说:“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自此,因为支持嘉靖帝,而进入嘉靖帝的心腹。

    当时杨一清居家见张璁疏说:“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王守仁也心喜其说,并评论:张璁此论“出所真见,非以阿世”。

    张璁得势后,迅速升官,最终在嘉靖八年入阁,任首辅之职。

    张璁立志改革,不断推出改革方案,最先就是清查勋贵外戚的庄田。

    张璁五十岁时便有:“一饭还三叹,黎民正阻饥。”;“有雪未为瑞,凶年正可悲。流民几行乞,粒米不成炊。”;“年饥难独乐,官冗得偷闲。”等诗作

    时下皇宫、王府及勋戚占有大量的土地,谓之庄田。权贵豪强和地方恶棍,随便指民田为官田,以此进奉王府、勋戚,结交权贵而谋私利。

    土地兼并的严重,致使大批丧失土地的农民背乡离井而为流民。造成农民暴动接踵而起。

    基于此,张璁以国计民生为念,从减轻人民负担考虑,进行一系列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社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抑制土地兼并的进一步恶化,把农民稳定在土地上。在当时土地兼并最为激烈、数量最大的是皇宫、王府、勋戚等所占有的庄田。明仁宗建立皇庄,到武宗时已增二百多处,正德九年仅畿内皇庄就占地三万七千五百多顷。藩王、勋戚、宦官等向皇帝乞请和强占民田,到弘治二年庄田有三百多处,占地三万三百余顷。

    时下有“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的说法,其严重程度已到了天下额田减半,赋田约减少了四百三十万顷。

    嘉靖帝即位后,为革此弊政,稳定社会秩序,曾两次清理京畿庄田,而宦戚辈中挠,嘉靖犹豫,收效甚微。

    张璁入阁后坚决清理庄田,并由畿辅扩大到各省,由庄田兼及僧寺产业。至嘉靖九年,查勘京畿勋戚庄田五百多处,计近六万余顷,其中近三万余顷分别还给业主。

    张璁撤回管理庄田军队,严定禁革事例,不许再侵占或投献民田,违者问罪充军,勋戚大臣如果参与,一样定罪。

    之后,张璁又推出改革科举制度和反腐倡廉

    科举制度是大明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当中,暴露了许多弊端。张璁改革科举制度,重新规定考试文体,提高应试者素质。

    由于科举名额极为有限,不可能网罗天下所有的真才,使许多士子难以通过科举而成为进士。于是,张璁推行三途并用之法,改革用人制度。

    在改革初期,阻力较大,如明人焦竑批评:张璁“为人刚愎,故所行多纵苛刻,如沙汰生员之举,是何意义!”

    张璁改革科举制度,改变学风,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考汰之法,以及对提学官的大力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此时,焦竑又赞道:张璁“久于科第,谙世故,得位,每事欲复祖宗股制,行进士、举人、岁贡三途并进法,士风一变,人思奋庸,贤才辈出而无滞。”

    官吏的贪赃枉法,也是政治**,天下动乱的原因之一。张璁对刻剥人民的贪官污吏,嫉恶如仇。

    嘉靖六年八月,张璁在掌管都察院时,向嘉靖帝奏上《宪纲》共九十五条,依照宪纲实行,严肃风纪,整顿官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张璁对吏治进行了整顿。如调整内阁翰林,加强科道官员对官吏的监督。在他掌都察院时,严监察制度,重法司之权。

    他先后两次罢黜、更替了不称职的御史和巡按御史二十五人,并申明宪纲规定:都察院按察司堂上官及首领、各道监察御吏、吏典,但有不法等事,允许互相纠举;监察御吏巡历所至,不许地方官出城迎接;巡按不许带人马随行,迎接不许设彩铺毡等等。

    张璁在任用官吏方面,主张推举“廉能爱民者”,不受资历限制。嘉靖九年,他在《论用人》疏上说:“凡州县官无分进士、举人、监生、吏员,但有廉能爱民者,许一体推举擢用,庶在位者各有所奋发,而百姓蒙泽也。”

    嘉靖十年,吏部侍郎徐缙询私纳贿,经举发受都察院勘问,徐缙求解脱,投书行贿于张璁,张璁检举了他,黜为平民,此事使朝野受到震动。

    张璁的改革与反腐损害了皇亲国戚、太监、官吏、权贵阶级的利益,不能不引起他们的仇恨,弹劾的奏章不断。

    但由于他一切秉公,两袖清风,亦奈何他不得。张璁奉公廉洁,严于律己。他一再告诫家乡族人不要因他在朝做高官,便倚势凌人干不法事。他居朝十载,不进一内臣,不容一私谒,不滥荫一子侄。

    陈洪身为东厂厂督,对张璁的履历了如指掌,听了张陌的话,疑惑道:“什么意思?怎么会和张璁有关?”

    张陌仔细思量,猜测道:“会不会和他提出罢免天下镇守中官有关?”陈洪皱眉沉思,片刻后,大笑而起,道:“本座明白了!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皇上就是皇上,真是好手段啊!张陌也似乎想通了其中关节,应和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