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家的动物园(续完)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在1944年前,这种设计显得有些过于激进了。但汉娜考虑到未来的几年里,苏德之间不太可能有战争。而现在正是技术进步和装甲兵战术更新极快的时代,这种超前时代半步的激进做法,还是可以接受的。

    四号坦克开发,最初时德国方面出于保守思路,暂时还是使用五人配制,不过四号b型坦克之后,开始尝试四人车组的配制,并进行了多次演习,结果很令人满意。

    原本塞进五人车组的空间变成了四人车组,自然人机环境大有所改善。

    而这个时代,由于没有苏德战争,苏联也得不到大规模的美制电台的援助。国内坦克虽然勉强配备了无线电台,都是老式的电子管的,还必须增加一名专业的通讯员。

    多了一名车组成员,对于坦克设计者来说影响巨大。

    当初穿越后,林汉和汉娜不惜一切代价,将大量的资本投到无线电通讯器材这一块上,就是看中小小晶体管对这个时代武器设计和使用带来的诸多益处。

    不过d系列产量非常地少。主要原因,是更先进的替代者,被汉称为“未来二十年都不会过⊥时”的主战坦克,这时已露出了端睨,这是e战车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e50坦克在1945年时已开发完毕。

    此外另一个因素是原子弹的已开发成功,原子弹的出现让德国“备感安全”。汉娜不愿意生产太多“过时”坦克——四号d型坦克在1945虽然仍是极先进的坦克,但和e系列中的王者,e50坦克上的105毫米/55倍炮相比,就显得很过时了。此外另一个原因,是德国得到情报,苏联这时已开发出使用100毫米坦克炮的t44。这也是导至汉娜提前判定四号坦克死刑的重要原因。

    为避免生产过多“过时”的坦克影响新型坦克的开发,四号坦克d型坦克仅生产了第一批五十辆,就被军方叫停。

    墙内开花墙外香,就象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国外大受欢迎。被德方枪毙的四号d型,在按e50的标准升级,重新命名为e36之后。却在中国这儿大受好评。中方看不上四十二吨重的e50,却对e36情有独钟,买下了其全部的生产线和生产图纸,而更生产出属于中国的第一代主战坦克47式。

    和三号坦克相同,由于苏德间长年的“和平”,四号坦克在德国国内的,只能是待坦克库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生锈或过时,不过中东战争的爆发。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矛盾的加剧,这款坦克得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沙特和英国关系走向恶劣,其采购军火的来援,转向了德国。德国趁机将四号坦克大量地卖给沙特人,然后又转手送给了埃及人。后来这款坦克在第三次中东战场登场。

    不过阿拉伯人用啥毁啥的“天赋”,在后来的战争中暴露无疑。

    第三次中东战场中,以色列的坦克部队的主力是使用英国出售21磅炮(大概是83毫米)的早期型的百人队长坦克。但数量仅有百余辆,其余的坦克依旧是已经过时的3号坦克。四号坦克,虽然以色列人对这些坦克进行了升级改良,但依旧赶不上时代了。

    而对面的阿拉伯联军,主力坦克苏联出售的kv系列,甚至还有大量的斯大林式坦克和部分t44,性能上阿拉伯联军是占了上风。

    全是坦克再出色。终究要靠人来使用,训练不出,后勤能力糟糕,战场维修能力渣的阿拉伯装甲兵,在这场战争中拙劣的表现着实丢尽了苏系坦克的脸。

    而四号坦克在中东的另一次露面。是1966年发生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争。

    当时苏德两家皆认为,伊朗和伊拉克卖了这么多年的石油,已经“太有钱”了,想想法鼓动他们花钱了。

    在两国的暗中挑拔下,两国很快因为教派冲突和领土方面的纠分,发生了大战,虽然当时两国的战车主力,已是德系的e50和苏系的t44/48为主,但是两家家里还大量十几年前从苏德两国进口的旧坦克,这些老兵再次从仓库里被拖了出来的送上战场。

    无论是波斯人还是阿拉伯人,其装甲兵的素质皆是半斤对八两,战争很快打成了低水平的烂战,无论是四号坦克也好,三号也罢,或者苏联出口的t34和kv系列,在这场战争中在双方手上都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

    e战车计划

    e战车计划,是汉娜为了对抗来自东边的苏联装甲洪流,以简单国内坦克生产和维护,而在1939年就制定的坦克发展计划。

    由于前期德国坦克设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加上战争因素,这个计划迟迟不能实施,直到战争结束后,德国坦克设计部门用了数年的时间摸索开发,终于在1946年时正式开始实施这一计划。

    按汉娜的设想,考虑到西欧德国控制区和“友好盟国”的工业情况,军方决定,德国未来的装甲部队将准备三种底盘。

    第一种是主战坦克底盘,即后来装备105毫米坦克炮的e50坦克的底盘,这种底盘除了用于主战坦克外,也将作为重型火炮的载体。

    第二种是步兵坦克底盘,即类似后世德国开发的第一代步兵坦克黄鼠狼步兵坦克,计划重量在25吨左右。

    这个底盘也将作为通用底盘使用,作为搭载防空炮、轻型火炮的载体。

    第三种底盘,则是类似m113履带式装甲车的底盘,重量在十吨到13吨之间,属于轻型底盘。主要任务是为了满足搭载步兵送其上前线的运输任务,同时也可以作为各类轻型火炮设备的载体和火力支援车使用。(注:历史上著名的m113装甲输送车生产了超过七万五千辆)。这款底盘,不光是德国自用,也会将其生产许可证交予盟国供其生产。是极重要的通用底盘。

    和前两者相比,该型底盘生产工艺要求低,不会占据坦克和步兵战车的生产线,很适合大规模量产。按汉娜的设想,德甚至还以这种底盘为基础,开发出了使用摇摆式炮塔的坦克歼击车。

    由于德国周边的国际战略环境的改善。e50虽然在1944年时就已开发出原型车,但却一直拖到1946年,在解决了所有机械结构上的难题,并更换了更先进的柴油发动机后才开始大规模产量,真正大批量装备德国陆军的时间已是1947年之后。

    该型坦克从一登场就是105毫米主炮,依汉娜的设想,这款坦克最少在战场上要能压制苏联历史上著名的t54/55,也就是这个时空t44/48和其未来的升级版t55。

    这款坦克刚开发出来时,使用的是105毫米的线膛炮。后来随着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和电渣重熔技术的成熟。加上后来尾翼稳定脱壳次口径穿甲弹开发成功,后来又开发出了105毫米滑膛炮版。

    虽然要求是能战二十年,实际上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界,在第三世界国家或者中东国家,仍然可以看到这匹老马在奔驰。和其同时代的另一款坦克,苏联的t44/48/55系列,情况也是差不多的。

    e50的后续型号是使用120毫米坦克炮的e75,而他同时代的对手是苏联的t62和t64。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苏德坦克的差距已不大,德国方面仅在电子设备上拥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实际坦克战中。胜负还是要看双方坦克兵的个人素质。

    e25则是指著名的黄鼠狼步兵战车。

    德国装甲兵在1945年后的作战思想的变化,按古德里安的设想,面对苏联红军恐怖的坦克海,德国装甲兵一味的死守,只会被对方淹没。唯一的机会就是进行装甲反突击,突入到对手后方破坏其补给线。依这种作战思想。载步兵的步兵战车的防御就显得十分地突出。黄鼠狼步兵战车的早期型号重量是二十五吨,中后期改进行更是增加到了二十八吨之多,是世界上最重的步兵战车之一。

    而e15计划,其全名是“通用多功能轻型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标准重量在10吨到13吨之间。前者是使用铝合金装甲的水陆两用型。后者则是放弃两栖能力换取稍高一些的装甲防护力。

    开发该系列底盘除了用于输送步兵外,另一个设想就是充分利用欧洲的制造生产能力,开发一款普通汽车厂和拖拉机厂都能生产的底盘,以便在拼数量时,能和苏联的坦克海血拼。

    按汉娜和林汉设想,对了对付苏联的坦克海,在不疯狂爆核弹的情况下,另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制造大量便宜廉价的机动反坦克炮。e15轻型装甲输送车的底盘,就是极便宜的反坦克载具。

    “一个廉价十吨重的轻型底盘加一门88~105毫米的反坦克炮组合成的坦克歼击车(或许叫对战车自走炮更适合)”,就价位和制造工时、性价比而言,对付苏联的坦克海还是很适合的。

    e15底盘开发成功后,是产量最大的履带式底盘,不光整个欧盟皆有生产或装备,就连中国也引进了这个底盘全套生产技术,而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引进了他的生产线,甚至连英国也开始有仿照生产的类似产品。其产量之高,全世界加起来产量高达四万,只有苏联的bmp步兵战车可以媲美。

    就作战性能而言,e15的装甲极薄,十吨级的别的,侧面装甲仅能抵挡步枪子弹和轻型榴弹碎片,在战场前线冲锋时,其下场裸装冲锋没啥区别。不过该型装甲车最大的优点是极廉价且出色的通用底盘,由此变形车种类多达三十余种。

    其最出名的变形车,是德国生产的,安装了摇摆式炮塔的“猎人”坦克歼击车,其使用摇摆式炮塔,装备一105毫米的反坦炮。

    而北法也以其底盘为基础,开发出使用摇摆式炮塔,使用90毫米反坦克炮和105毫米反坦克炮的amx10和amx15系列。

    不过摇摆式炮塔最大的缺点是密封性极差,在东南亚的热带丛林,不能防雨的猎人歼击车在这里简直就是坦克兵的噩梦,所以该系列在多雨的热带和赤道地区并不受欢迎。

    除此之外,这种底盘还曾搭载过防空高炮,火箭炮,轻型榴弹炮,大口径重迫击炮、无后座力炮,甚至还被改为轻型坦克、侦察坦克、步兵战车等等。

    尤其是猎人坦克歼击车,于其造价便宜,火力极强,极适合“炮灰”部队使用,不过由于其剑走偏锋,让坦克兵“裸装”上阵的做法,太过极端,这种思路在许多国家中不受欢迎,所以对外出口方面反而不如追猎者系列成功。只有同样喜欢独树一帜的法国人大批量地生产类似的产品。而首先开发出这个系列的德国自己,也只是少量地生产了百余辆供训练装甲兵使用就停止生产,而后将其作为技术贮备封存起来。

    除了e15、e25、e15这三大战车底盘系列外,德方在整个四十年代,还先后开发出e5、e10、e36等多个系列。

    e5就是著名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当时开发这个系列是为了充分利用手中一堆现成的75/42倍坦克炮和过时的二号坦克底盘。同时作为防备苏德战争突然爆发的“备份之作”。

    e10是e5追猎者在国际市场大获成功后的升级版,改进了前者的一些缺陷,同时将主炮升级成75毫米/55倍。理论上说,e10处于防守状态时,完全可以正面和t34-85或苏联的kv85坦克对抗,但仍然不是斯大林系列的对手。

    而e36则是四号坦克依中方的意见,按e50标准更换火炮进行改后的产品。虽然得不到德方的接受认可,但在中国却大受好评,并引入了全套的生产线。(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