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战幕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果要评选中国近代灾星,恐怕慈禧首当其冲。这么除了她祸害中国数十年以外,还有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只要是慈禧整寿,中国就会发生变故:

    同治十三年(1874),慈禧四十大

    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五十大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大

    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

    仿佛如宿命一样,甲午年刚刚入夏,上天就降下预兆:华北大面积干旱。这场大灾席卷直隶、奉天、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顿时饥荒四起,哀鸿遍野,大批灾民涌入北京。尽管光绪下令在京城开设了多处粥棚,但是每天倒毙在郊区的难民难以计数。这这种情况下,慈禧依然没有忘记她的六十寿辰,各地的白银如同海纳百川般流入内务府封存,而粥棚却一个也没有多。去世的郭嵩焘有一句话:“非蛮夷能病中国,而中国自能病尔!”在甲午年,病入膏肓的中国将又一次迎来危机,这场危机的起源地在属国朝鲜。

    作为中国的属国朝鲜,在近代也存在着与中国一样的病垢。洋人大量涌入,享有种种特权;政府**,人民苦于苛政。一方面,洋人与权贵横征暴敛,榨取无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人民贫苦不堪,求生乏术,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在朝鲜传诵着这样一首歌谣:“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或者这就是朝鲜现状最好的写照。在这种状况下,一个名为“东学道”的教派应运而生。东学道起初的政治口号类似于义和团,主张反对洋人,抵抗“洋教”、“西学”,而对于国内政治斗争,东学道向来以伏阙上疏、静坐请愿为手段。由于东学道教义简明,深得民心,于是信徒日众,在几年地时间内渐及全国。东学道尽管带有笼统排外的倾向。但并不反对官府,其实质具有鲜明的民族自卫性质。不过不管那个统治者当政,他都绝不允许一个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派、组织存在。经过数年的“文斗”后,积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学道揭竿而起,顿时响应者云集全州。不到两个月,朝鲜南部三道(省)被义军占领,朝鲜政府多次派出的部队被义军歼灭。面对汹涌而来的民变,朝鲜政府内部经历了数次商议后,于18945月向中国政府发出乞援电文。

    按理说。朝鲜是中国的属国,出了乱子作为宗主国当然要派兵平乱。但是按照《天津条约》。中国向朝鲜派兵,日本也可借口出兵。这一点让掌握着中国外交大权的李鸿章犹豫不决,朝王之所以迟迟不敢请援也是为此。为了探明日本人地态度,李鸿章叮嘱驻日公使汪凤藻与日本人多次交涉。与中国政府的犹豫不决相比,在1893年已经完成扩计划的日本人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为了怂恿中国政府出兵中国,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亲自接见汪凤藻,言明日本即便派兵入朝,也不过为了保护使馆、日商的安全,“绝无他意”。同时,陆奥宗光还密令日本驻朝代理公使杉村濬与朝鲜的中国官员沟通。表达“绝无他意”思。经过交涉,多处外交官员的反馈都认为:“日本不过借保护使馆为名,调兵百余名来汉,必无他意”。|一口气,而这场危机是光绪亲政以来的第一场国际事务,年轻的皇帝正要借此显示自己的果敢与才华。于是他下令让李鸿章火速派兵!老谋深算地李鸿章想得可没这么简单,日本人的态度让他嗅到了一丝危机地味道,而且太后的六十大寿马上就要到来,作为慈禧身边的近臣,李鸿章自然知道慈禧的态度——息事宁人。但此时是光绪当政,在朝廷的压力下,李鸿章欲6月下达了出兵朝鲜的命令。

    清政府既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决定派兵赴朝,便电驻日公使汪凤藻,根据中日《天津条约》有关条款,知照日本外务省。六月六日,汪凤藻照会陆奥宗光,告知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之请求,按照“我朝保护属邦旧例”,派令直隶提督叶志超“选带劲旅,星驰朝鲜全罗、忠清一带,相机堵剿……一俟事竣,仍即搬回,不再留防。”在汪凤藻与陆奥宗光会面的同时,中**队的先锋已从塘沽出发。其实不管中国是否派兵,日本人对于朝鲜的吞并计划已经是箭在弦上。早在6月2日,伊藤博文就已经知道了中国政府派兵入朝地消息,并在官邸召开了内阁会议。经过

    讨论后,日本根据战时条例,于5正式成立了大本本营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命广岛第五师团长、陆军中将野津道贯,调其下属的第九旅团两个联队,加以骑、炮,辎重、卫生等队,编为混成旅团,以陆军少将大岛义昌为旅团长。大岛混成旅团主要包括步兵第十一联队、第二十一联队,骑兵一个中队和野战炮兵一个大队(野炮十二门),7600人。这时如果中国地驻日外交官能够稍微用心,就能发现日本决不是“必无他意”。

    按照军机处定出的出兵计划,中国所派军队分三批渡海。第一批,是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统马步军910,于八日下午六时抵牙山海口。第二批,是直隶提督叶志超所带榆防各营,共1055,十日下午三时抵牙山海口。第三批,是总兵夏青云率马队100,旱雷兵100及步队名,乘海定轮渡海,于二十五日抵牙山县。于是。屯驻牙山的清军人数达2465人。虽然清军人数不少,不过作为入朝平叛地总指挥,叶治>: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到6月25为止,日军登陆朝鲜半岛的部队人数已经达到5000人以上,而且海港里还停:=.山、筑紫、大和、高雄、赤城八艘日本战舰。如果有个风吹草动,清军这点人马会被一口吞掉!

    看到日本派兵大举入朝,醒悟过来的中国官员才意识到事态地严重性。如何应对,是战是和,又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选择题。最该当机立断的时候。帝党和后党又一次爆发了争执。此时慈禧的六十大寿马上要来临,老太后不希望自己的生日再次被搅和,所以她一意主和。不过现在名义上已经是光绪亲政,按照祖制她自然不能亲自出面,李鸿章再次成为主和派首脑。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主张采取强硬态度,逼迫日本退出朝鲜,而李鸿章则主张通过谈判、第三方调停等手段,协商朝鲜撤军一事。虽然政见不同,不过两派都同意派人与日本商讨撤军一事,毕竟能不打仗是最好的。1894年6月12日。中国派出了奕匡、孙毓汶、徐用仪、崇礼、张荫桓五人组成的代表团,赴日谈判。这场谈判一共持续了四十五天。而在这四十五天里,日本入朝军队人数上升岛17000,日本的主力战舰也悉数奔赴朝鲜近海……

    1894年7月15,南京火车站。

    今天是苏桂铁路通车的日子,这条铁路途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五个沿海省份,可以预计,今后将成为沿海各省贸易地大动脉。而且随着这条铁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