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触景生情创歌曲 抖擞精神选旋律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触景生情创歌曲,

    抖擞精神选旋律。

    透视诊断病情重,

    老汉情急怨儿子。

    张华考虑着歌词精神,得用什么样的旋律表达出来呢?按他现在的心情,可是太悲哀了。用悲哀的旋律,可不是他创作这歌词的初衷。现在,他又无法从悲哀的氛围里跳出来。正当他无可奈何之际,陈玉祥站了起来,对他说:“来,我拿着,你歇一歇。”

    “不累。”他说,“你好好地照看着我老师就是。”

    陈玉祥不听,把药瓶子从张华的手里接了过去。张华没有挪动,只是把拿药瓶的那只手放下来,另一只手仍是抓住撑车篷布的铁架子站在那里。他面对着陈玉梅,继续考虑着那歌词的旋律。

    既然是赞歌,那就应该用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旋律,让听歌的人受到鼓舞。不能就像《英雄儿女》中的王芳第一次写《英雄赞歌》那样,让人觉得软布囊囊的。于是,刘德荫老师《英雄赞歌》的旋律就在他的耳畔响起来了。他的心中默默地念诵着: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触景生情,英雄就在脸前,他激动得浑身发抖。他开始借鉴这种热烈、奔放、激情洋溢、催人向上的旋律创作《啊,老师》的曲子。随着一路的起伏颠簸,一个个激动人心的乐句也应运而生。他掏出笔记本,在排椅上坐下,飞速地把心里的乐曲记录下来。然后再填上词,默默地试唱几遍,作一些适当改动调整,直到觉得很满意了为止。

    张华合了笔记本,装进了口袋里,又从陈玉祥的手里接过了吊瓶,让他休息。六十几里路,没用一个小时就到了。王成家举着吊瓶,张华和陈玉祥麻利地将陈玉梅抬下了车,跑着去了急诊室。张华在县城唱戏,那是出了名的,谁不认识?急诊大夫一看是京剧团里的主角演员,自然是另眼相看。一听说病人是他的老师,连号也还没挂就开了单子作检查。

    检查明白,大夫又为陈玉梅安排了病房,以最快的速度挂上了吊瓶。让陈玉梅的母亲看着。其他的人都去找大夫询问病情。

    X光透视显示,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

    大夫诊断说:“这种情况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没有及时医治,血管内有血栓形成。需要应用脑血管扩剂,血栓溶解剂、和抗凝剂治疗。”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大夫说:“这种病血栓堵塞血管,危害很大。你们可得很好地注意啊!”

    “这种情况能恢复健康吗?”张华焦急地问。

    “恢复?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至少是偏瘫。”大夫忧虑着,淡淡地说。

    张华一听,他的心一下子全凉了。他问:“还能醒过来吗?”

    “醒,可能是自来清醒,只是不能说话了。你们要多陪护她,让她的心里感到安慰。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她的痛苦,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陈玉祥说:“打个电话,让我妹夫回来吧?那样的话,我妹妹的心里就会宽快些。”

    “咱又不知道他在哪里,上哪打电话?”王成家气急败坏地说,“他要是不出去胡窜窜,小军他妈也不可能得这个病!她这个样儿完全是累的!”

    “他也是没有办法。”陈玉祥为王学奎打着掩护“听我妹妹说,他在外面也很忙。作报告,写论文,晚上经常不能睡觉,也是累得够呛!”

    “是啊,做什么也不容易。干着这一行了,就得听领导的。都是干正事儿的人,他对复式教学有研究,领导这样安排,他怎么好意思说不去?那些没有干出什么名堂的,想去人家还不用呢!”张华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听着这些话,王成家的心里稍微的宽松了一些。但是,摆在面前的困难实在是太大了,他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怎么能扛得住呢?就是让王学奎回来,他还有什么本事?也只能是束手无策。顶多守在这里,心里比别人更难过罢了。

    结语:

    心里很悲哀,赞歌要高扬。

    英雄在眼前,激情在荡漾。

    大夫认演员,急诊住病房。

    血管被堵塞,学生心里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