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单位 三 窝里斗揭秘(2)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三 窝里斗揭秘 2

    “捂盖子”与“和稀泥”

    当然,以上所说,是指常规性的“窝里斗”而言。{纯文字更新超快哈十八}一旦超出常规,事情闹“大”了,就成了“风波”。

    风波是必须平息的,办法也是“祖宗成法”,叫做“糊涂官打糊涂百姓——各打五十大板”。这种做法据说有情理两方面的道理。情感上的理由,叫做“手心手背都是肉”;逻辑上的理由,则叫做“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也正是群体意识的体现。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强调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员,大家一样,人人有份,包括错误,也包括对错误的批判或包庇。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则强调一个人不成气候,两个人才有名堂,人多得成堆才会有事,当然闹起纠纷来,也就“人人有责”。

    这种说法和做法,虽然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振振有辞,看起来不偏不倚,实质上却往往是善恶不辨、是非不分。然而问题在于:既然是“窝里斗”,当然双方都是“自己人”,也就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或者说,不可能有“大是大非”,顶多是些“小恩小惠”。不但无法“较真”,而且闹大了,也难免“家丑外扬”,让外人“看笑话”。

    这当然是不可以的。《哈十八免费txt下载》所以历来所谓善于持家治国者,无不有两手招数:一日“捂盖子”,二日“和稀泥”。

    所谓“捂盖子”,就是掩盖矛盾。比方说,明明是勾心斗角,偏说是团结一致;明明是尔虞我诈,偏说是开诚布公;明明是问题成堆,偏说是风平浪静;明明是烽烟四起,偏说是天下太平。在外面,对上级,同然是报喜不报忧;在内部,对下面,也说好不说坏。即便有矛盾,闹纠纷,也千般遮掩,万般粉饰。只要不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能维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就行。实在掩盖不住,就尽可能地轻描淡写,或者到问题解决了以后再报告或报道,结果“坏事”又变成了“好事”。

    这也并非就没有“道理”。窝里斗么,当然只能斗在窝里。不管怎么说,那“窝”还得维着。如果连“窝”都没有了,你还斗个屁!要维住“窝”,就得把盖子捂紧了。这道理,“窝”里的人一般也都懂。不到万不得已,也轻易不会张扬出去。张扬出去,并没有什么好处(你们自家窝里斗,外人也不好插嘴插手),反倒会惹下一身的不是,——领导既恨你“家丑外扬”,群众也怪你“不顾大局”,下次就没人帮你说话了。这当然并不合算。(哈十八免费 )

    问题是盖子也要捂得住。就像一锅开水,盖子捂得再紧,里面还是沸沸扬扬,热气也会止不住地往外冒。所以,捂盖子也是对外不对内,治标不治本。治本的办法,是“釜底抽薪”,让那锅水开不起来。

    于是就有了“和稀泥”。

    所谓“和稀泥”,就是把是非界限尽量弄得模糊不清,各打五十大板。比如,对纠纷双方说“他固然不对,你也有不是”云云。这样做似乎是“不讲原则”,其实是“极讲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群体意识。依此原则,群体的安定团结是压倒一切的,哪怕这安定团结只是表面的假象,也比个人恩怨重要得多。

    这下好了。谁要是闹矛盾,闹纠纷,“告状”,“扯皮”,便先不先有了“不是”,——不讲团结。有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剩下的事情就比较好讲价。比如适当地给予理解同情,解决一下实际问题等等。因为不管“捂盖子”也好,“和稀泥”也好,目的都是“息事宁人”,所以光批评不行,还得安抚。比方说,承认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这个大道理,就是群体的团结。谁要是置群体团结的大局于不顾,那就是给脸不兜着,也就没什么“理”好讲了。哈十八()免费甚至有的时候,也用不着讲什么理。比如奴才和奴才闹,当主子的也只要一声断喝:“都给我滚回去!再闹,仔细扒了你们的皮!”也能了断。

    一场风波,往往也就这样被“包了饺子”。

    顺便说一句:饺子这东西,最能体现上述“文化精神”:肥肉、瘦肉、韭菜、香菇、葱姜蒜,都混为一体,搅成稀泥,再用“面皮”包起来,岂非正是“和稀泥”又加“捂盖子”?可惜,“捂盖子”只能掩盖矛盾,不能消除矛盾;“和稀泥”只能模糊是非,不能泯灭是非。“树欲静而风不止”,斗争依然存在,只不过变得更隐秘罢了。

    墙内开花墙外香既然肥的瘦的都同等对待,香的臭的都好歹不分,对的错的都“各打五十板”,勤的懒的都“各分一勺羹”,那么,在这样一种气氛下,正直有才华想干实事的人,便不能不感到苦闷和压抑,而他们想要“出头”,也就只有到外面去。于是,便有了与“窝里斗”密切相关的另一种现象——“墙外香”。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本单位默默无闻的,在外面可能声名显赫;在本单位不得好评的,在外面可能享有盛誉。{纯文字更新超快哈十八}甚至有的人,还要先在国外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然后“出口转内销”,在国内才“红”起来。或者只有当他们要求调走,而且来商调的单位还要求颇为迫切时,才被本单位认为“人才难得”,苦苦挽留,或卡住不放。这时,多半也是最好讲价的时候,往往是要房子有房子,要职称有职称,什么都好商量。不过你最好不要上当。一旦真的留下来,过不了多久,又是“压你没商量”了。

    奇怪。一个人,是人才就是人才,不是人才就不是人才,怎么呆在家里的时候什么都不是,一跑到外面就吃香呢?

    原因也很多。比方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就是。外来的和尚怎么就会念经呢?因为我们不摸底细,有距离感和神秘感,便想来是会念经的。家里的和尚天天见面,知根知底,有几下子谁还不清楚?当然没什么了不起,也就不必把他当回事。反正当不当回事,都是“家里人”,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还怕他“出家”不成?外来的和尚就不一样了。如果不客气一点,没准就把经给你念歪了。结果,自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更重要的是,本单位的人,也就是“家里人”。就得按照“家里”的规矩,“人人有份,大家一样”,谁也不能出头。如果不“一样对待”,让某个人或某些人出了头,冒了尖,其他人就会“愤愤不平”,闹情绪,搞纠纷,提意见,岂不“乱了套”?只好大家都念经,或都不念经,或念好念坏一个样。久而久之,自然是念的好的也念不好,或懒得去好好念。

    这倒不一定都是对领导有意见,也多半是形势和氛围所使然。在“人人有份,大家一样”的平均主义观念熏陶下,中国人的一个普遍心理,是最不能容忍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比自己过得好。比如美国人的收入比自己多几十倍也无不平,本单位某人多发了五块钱奖金便要眼红。又比如深圳的款爷买了别墅他无所谓,邻居家里只不过简单地装修了一下房子,便浑身气都不打一处来。因为谁都知道,要想普天下全世界都“人人有份,大家一样”,根本就不可能。于是只好来个“内外有别”。外面的事咱看不见,管不着,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乐得“眼不见,心不烦”。身边人身边事,日日知,天天见,躲不了,绕不过,倘若“不平”,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所以非“铲平”不可。反正我好不了,你也别想好;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最好是“吃苦受穷”人人有份,“一无所有”大家一样,天下从此太平。

    这种观念一旦成了“文化无意识”,便谁也奈何不了。因为它已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而是公众营造的氛围。在此氛围下,人才们的选择也只有l一种:一是把自己变成庸才,和其他居多数的平庸之辈去“一样”。这当然会使自己的日子变得好过起来,但内心的痛苦却只有自己知道。二是“不吃那一套”,我行我素,独往独来,结果不是变得孤立无援,便是碰得头破血流,最后往往也只好“学乖”。第三种选择最高明,就是在本单位藏拙装傻,尽可能不惹人注意,然后在外面悄悄地发展。一旦翅膀硬了,成了气候,就抽身走人,和单位“拜拜”。至少是:当你在外面的名气已大得吓人,足以使本单位的人不敢小看你,你就多少有些自由了。因为你已经有了“外援”,而且有资格炒单位的“鱿鱼”。

    这当然是个办法,却也未必总能奏效。走不走得成先不说,即便换了单位,便从此可以太平无事高枕无忧了么?事实上,许多人换了单位,刚去时还好,只要待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里的情况和原单位也差不多,没准还更糟。因为“窝里斗”和“墙外香”,是国内各单位的“通病”;而当你由“外来和尚”变成“家里和尚”时,也就不再香得起来。结果,在西北“窝里斗”,出不了头,到了东南依然“窝里斗”,还是出不了头。这可真是“走投无路”了。再走,就只有跳海。

    显然,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会有什么出路的。!~!(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闲话中国人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