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开府长沙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自二十三日李致远面见过总督吕大器之后,就被其暂时留在了南昌,说是等候京师的消息。

    南昌距京师直线距离就有两千三百多里(明朝一里约合560米),现在就算是最快的加急军报,一天也只能跑个六七百里,至少需要六七天才能跑一个来回。

    而吕大器的报捷文书是二十三日送出的,那估计至少要到月底,才有可能能收到京师来的消息。

    这就让李致远有些难熬了,现在时间宝贵的很,他哪里待的住啊。

    既然不让他回袁州,李致远就干脆来了个遥控指挥,反正袁州离南昌也不远,一天就可以赶到。

    二十四日他就派人带了封信给在袁州的张文,告知其最新的情况、以及不久即可能调入湖南,命他加紧时间扩军、囤积物资,有事立即向他禀报。

    在南昌的李致远也没闲着,他这几日到处拜访在南昌的官员、名人,混个脸熟,拉拉关系,或许日后用得上。

    如现任江西巡抚郭都贤,就是个忠烈的好官,此前张献忠攻袁州,就是他招募乡勇,坚决抵抗。

    而且此公民族气节尤为可嘉,明亡后始终坚持反清斗争。

    特别是洪承畴未降满清前,曾坐事落职入狱,郭都贤曾多方营救,极力为其辩诬,奏请免罪起用,洪深感知遇之恩,视为恩师。

    洪降清做汉奸获重用后,专程至桃花江拜访,郭都贤大骂自己当年瞎了眼,看错了他。

    后出家修道,二十余年间往返湘鄂两省,曾参与组织了“三千道士下洞庭”的反清复明斗争,直至最后客死湖北。

    这等人才李致远自然不能错过,日后抵抗清军的时候一定用得上。

    另外南昌还有一个在整个中国古代史都算得上是重量级的人物——宋应星。

    此人是南昌府奉新县人,明末科学家,在天文学、声学、农学、化学和工艺制造之学等方面都很有研究。

    所著的《天工开物》可是驰名中外,后世只要读过点书的,几乎无人不知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同其兄长宋应升考中举人后,曾经五次会试落榜,体会到了终生埋头书本而缺乏实际知识,是真正的不足为道。

    之后转向实学,虚心向工匠、农夫请教,钻研与国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

    而李致远更看重的是他的思想,宋应星与其同时代的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都大不一样,他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实学”的重要性,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想和唯物主义自然观。

    其政治思想也不一般,在政论集《野议》中提出要全面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养兵练武,才能振兴国家。

    他认为社会财富是劳动创造的,增加社会财富就要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来提供丰富的劳动产品。

    在这个时代能明确提出这种思想,李致远估计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遗憾的是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舞台能让宋应星这样的人才来施展他的才华和抱负,否则,华夏的道路一定会大不一样。

    若有朝一日,李致远能有机会推行“实学”、“科学”,宋应星绝对是最大的助力。

    而宋应星及其长兄宋应升的气节也是值得称赞,两兄弟并称为奉新二宋。

    明亡后宋应升于1646年清军南下取江西时服毒殉国,宋应星则隐居,终生不仕清廷,其后代子孙也不准科举做官。

    李致远早就想去见见这个大科学家了,这个时代最能让李致远找到共同话题的估计就是此人。

    只是以前官小势微,又抽不出时间专程去南昌找人。

    现在好歹也算是中层官员,又有时间,奉新县又不远,离南昌府城不过几十里,骑马一个时辰即到。

    二十六日,李致远就兴冲冲地带着人赶往了奉新宋家,打算和大名鼎鼎的明朝科学家好好聊聊。

    可哪知到了奉新才知道,几个月前宋应星还在老家赋闲,却在前不久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正五品),让李致远扑了个空,连其兄长宋应升也去了外地做官。

    李致远悻悻而归,回南昌之后却才知道今日发生了一件大事。

    之前左良玉援助江西,派遣了部分兵马来南昌,其后也一直未撤走,麾下士兵经常在南昌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让吕大器很是恼火。

    又由于左良玉、吕大器两人不和,两家的部队在南昌也时有冲突发生,但一直闹得不大。

    未成想今日竟然发生了私斗,烧毁了南昌城关的乡村,双方士卒及百姓死伤甚重!

    这闹得就太大了,肯定会告到朝廷那里,左良玉和吕大器,朝廷肯定选择偏袒手握重兵的左良玉。

    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吕大器在总督的位置上应该是坐不长了,很快就会让袁继咸接替吕大器的职位。

    李致远有些无奈,他现在并不想吕大器走,刚打好关系,没想到就走到头了,换成袁继咸又得费劲地揣摩对方心思。

    十一月廿八日,从岳州前线传来消息,数日前马士秀、郎启贵、杨文富等已经率军收复临湘,斩千余级,贼奔岳州,追之,伪将混天龙以步骑万余拒南岸。

    马进忠率轻骑从贼背后杀至,马士秀三分其军,与马进忠围攻贼军,大胜,贼军被杀死、淹死的不计其数。

    南岸贼军争先恐后地逃奔岳州城,马士秀乘胜追击,贼军来不及守城,只得尽数突围逃往长沙。

    马士秀、马进忠继续追杀,又斩八千八百余人,于是收复岳州。

    十一月三十日,朝廷的旨意也终于传到了。

    李致远最关心的就是这一句话:以原抚州知府李致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偏、沅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而给李致远的命令是“提督军务”,而不是“赞理军务”,因为“提督军务”比“赞理军务”更能管军,能节制辖区内的所有总兵、副总兵,这主要是因为李致远手上的兵更多,主要任务也是军事上的。

    原偏沅巡抚李乾德之前被张献忠打的大败,湖南土地尽失,逃到了贵州,被免职问罪。

    又以沅州偏远,不宜处理湖南事务,命李致远开府长沙,并率军速出袁州,西进湖广,相机灭贼,收复被占府县。

    这个官通俗的叫法就是“偏沅巡抚”,规范性名称表述是“巡抚偏沅地方提督军务”。

    巡抚这个官并不是地方官,而是中央派到地方的京官,本身是没有品级的,它的品级来自于“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实际上和李致远现在的抚州知府一个品级,都是正四品,但是职权范围大的多,管理辖区范围内所有的军政事务,所有知府都要听命。

    所谓“都察院”,也叫最高监察院,是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用以监察百官,属于言官范畴,算是明朝的一大创举。

    下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一般是左官在朝,右官出任地方督抚。

    巡抚的品级其实并不确定,职高者为副都御史,称巡抚某处右副都御史(正三品),职卑者为佥都御史,称巡抚某处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而地方总督与巡抚类似,同样也是京官,但职权高于巡抚,一般从部院正官中推选。

    若以尚书(正二品)、侍郎(正三品)出任总督,也会加都察院职衔(右副都御使或右佥都御史)。

    吕大器之前也有右佥都御史的职衔,后以兵部添注右侍郎(添注即添入注拟,指等候委用、候补的意思,因为兵部无侍郎空缺,但仍可就职治事)出任总督,品级就为正三品。

    之前朝廷发给他的谕令就是:“兵部右侍郎吕大器仍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江、楚、应、皖援剿事务,兼理粮饷,总兵李辅明、马科各以四千人听节制。”

    就是让吕大器总督江西、湖广、应天、安徽等地的剿贼事务,但只给了他八千兵,这让他怎么节制左良玉,短时间内又拿什么剿贼?

    谕旨中其他的嘉奖、赞许,李致远就不太放在心上了,至于命令将那几名伪官在南昌就地处置,或凌迟或斩首,那也是吕大器的事。

    李致远早就在南昌待得不耐烦了,城里的左兵、吕兵闹得势同水火,他只想赶紧去抚州带了兵杀去湖南,再不管这里的烂事。

    可还未等他打去湖广,张献忠竟然派兵杀上门来了!

    ————————————————————————————————

    注:偏沅巡抚,最初于万历二十七年设于偏桥镇(今贵州施秉县,设置偏桥卫所),万历二十八年,移驻黔、楚重镇沅州(今湖南芷江),因此叫做“偏沅巡抚”,并不是满清的“湖南巡抚”。

    偏沅巡抚最初设置是因为要镇压播州杨应龙造反,之后时设时废,至崇祯二年定设。

    偏沅巡抚的辖区没有明确记载,最初管辖的也并非是现在的湖南省,据考证是湖广的常德、辰州二府,四川夔州府东部地区、湖广施州卫,保靖州宣卫司、贵州东部地区等等这些偏远山区。

    但后来辖区有变动,例如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南下湖广时,偏远巡抚李乾德就驻扎在岳州,后来退往长沙,最后逃到贵州,偏远巡抚的辖区已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湖南。

    据《湖广通志》卷28《职官志》载:陈睿谟,武进士,巡抚偏沅都御史,怀宗末年开府长沙,沅抚自此始。怀宗就是崇祯皇帝,表明崇祯末年的时候偏远巡抚驻地已经迁移到了长沙。

    此外,湖广巡抚和偏远巡抚是同时存在的,两者辖区有重叠,崇祯十六年时的湖广巡抚是王聚奎,被张献忠击败,后逃回老家。

    同时在湖广境内还存在承天巡抚,是王扬基,郧阳巡抚(楚、豫、川、陕四省交界府县),是徐启元。湖广一省四巡抚,再加上左良玉,相当之混乱。

    明朝时期的总督巡抚与后来满清的还很有些不一样,首先是官职品级稍微低于满清,不少巡抚都只是正四品,与知府平级。其次是不固定,有的时罢时设,有的辖区经常变动,且并不局限于一省。

    ————————————————————————————————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