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1章 俯首系颈,面缚归命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崇祯十七年正月廿七日,督师大学士李建泰离京已有一日多,至目前为止,李建泰还是在加紧时间行军赶路的。

    难道这个李大学士真是要赶去山西为崇祯挡命?真是个一心为国为君的大忠臣么?

    当然不是!

    李建泰又不傻,自从孙传庭兵败,他就知道李自成与朱家争天下是早晚的事,而且随着局势渐趋明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自成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既如此,聪明人当然是要另谋出路了,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嘛。

    而且李自成从陕西开始东征,首当其冲就是山西,而李建泰就是山西曲沃人,他在老家还有万贯家产和五十多个妻妾呢。

    这可愁坏了身在京城的李建泰,他时时惦记着家中的万贯家私和成群美妾,常常夜不能寐。

    李建泰这个人虽然好色、胆小外加吝啬,却因多年混迹于官场而养成工于心计、见风使舵的处世哲学。

    他深知一旦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作为手无缚鸡之力、一介文官的他,生死可就全凭他人做主了。

    与其这样倒不如手握一支军队回到家乡,既可保住自己的万贯家资和成群美妾,退一步说,一旦与闯军交手,还可以自己手中的军队作筹码,或战或降也好周旋。

    而崇祯之所以不应允陈演等人的请战,却偏偏同意李建泰代帝出征,其实主要也是看重“建泰虑乡邦被祸,毅然有灭贼志”的决心,而非其许诺的“愿出私财饷军,不烦官帑”。

    然而这三四千的人马,自出京后,又遇到大风霾、断轿等等一系列不吉之事,士气极为低落,不断有人逃散。

    另据沿途从山西逃难而来的流民说,山西局势很不好,闯军已经攻陷了很多城池,老家存亡未卜,这让李建泰心急如焚。

    至黄昏,快要行至涿州城时,李建泰从一逃亡士绅处听闻曲沃已破,李家家资尽没,妻妾们也不知所终,李建泰顿时急火攻心,一下子晕了过去。

    等他悠悠醒转时,已近天黑,士兵逃亡三千人,残兵不到一千,李建泰感觉再无希望,当然京城肯定不能回,而前面又有大顺军围剿,只能边走边捱,听天由命。

    垂头丧气、毫无斗志的“李家军”行动顿时慢下来,之后每天不过走三十里,崇祯皇帝的希望又破灭了。

    而这时候的李致远、张煌言跟随陈子龙的军队沿着富春江连赶了两天的路,终于在正月廿九日晨赶至金华府北三十余里的兰溪县附近。

    他们得知许都所率之三千余白头军与万余官军已于昨日大战于金华城下,不胜,现已败退至东阳紫薇山。

    混在队伍里的张煌言跟李致远小声道:“怎么万余官军连仓促起事的三千百姓都不能剿灭,仅能勉强守住城池?”

    李致远叹道:“唉,我大明的官军确实如此,战力极端低下,而金华一带的百姓民风剽悍,打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前头的陈子龙倒是松了一口气,金华没丢已经是万幸,否则事情真的没法收拾。

    李致远上前几步问道:“不知陈公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李致远没有吐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但救许都总要有个由头,遂化名贾志杰,以偏沅巡抚李致远府中幕僚自居,并表示此行到江南是代巡抚办私事,顺便也为其寻访名士、良才。

    其实也没说太多假话,等于是自己为自己办事,而陈子龙对张煌言印象很好,甚至有收其为学生的打算,也就相信了。

    “我与许都相识,素知其为人,自当尽力劝其投降,”陈子龙想了想又道:“今既未能攻下金华,官军亦不能歼灭其众,为免生灵涂炭,自是能抚则抚之。”

    “若其拒不投降,我定当只身入其营,晓以大义,责令其归顺!”

    李致远由衷地表示敬佩,两军交战时去对方军营责令其归顺,他以前只在演义小说里见过,自己是绝不敢做的。

    张煌言有些担心,正欲相劝,陈子龙却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先入金华城中探明双方情况再说不迟。”

    就在这时,数十骑由东飞奔而至,众人大惊,以为中了埋伏,忙拔刀欲战。

    只见当先一人摇着白旗,大声道:“且慢,且慢!”

    “我乃大元帅麾下部属许嘉应,诸位可是陈卧子的兵?”

    陈子龙拨开护住他的兵士,上前道:“我就是陈子龙,你找我何事?”

    自称许嘉应的这人忙跳下马来,喜道:“总算是赶上了,你们刚过桐庐,我们就知道了!”

    众人心中一凛,许嘉应继续道:“我是奉大元帅的命令,从浦江县赶来给陈公你送信的。”

    陈子龙这时也大概摸准了对方的意思,上前呵斥道:“送什么信?尔等这是聚众谋反,许都为什么不亲自来?”

    许嘉应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道:“我正是奉命前来和陈公商量投降条件的,陈公请先看信。”

    陈子龙却不接,道:“受降如受敌,事关重大,我岂能轻易答应,你先回去告诉许都,要投降,让他亲自来!”

    自昨日在金华城下受阻,许都就已感觉无法对抗官军,正好这时听说他的老熟人陈子龙领兵从杭州来了,他就想率众人投降了,说不定能免去罪责,为朝廷效力。

    然而他将就抚意向告诉义军,却遭到众人反对,无奈之下,只好先派了亲信许嘉应和陈子龙通个气。

    许嘉应见陈子龙不接信,也没办法,只好告辞,悻悻而去。

    张煌言不解道:“陈公你为何拒其投降?”

    陈子龙望着许嘉应驾马远去,道:“唉,尚未至金华与监司(分守道)王雄商量,我岂能独自做主答应?”

    “许都若真有投降之意,定会亲自前来!”

    入城后,陈子龙即去见现在主持局面的监司王雄,李致远则和张煌言自寻客栈住下。

    城中气氛极为紧张,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没什么行人,只有一队队持刀而过的兵士。

    李致远摇头叹息:“街面上似乎都有被洗劫过的痕迹,这许都还没打进城来,想必是驻防官军干的。”

    张煌言压低声音,谨慎道:“嘘~小声点,小心被他们听见!”

    “怕什么,咱们有陈公的士兵持刀护送,他们不敢怎么样的!”李致远不以为意,继续道:“你看看这年头都成什么样了,我看老百姓害怕动乱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官军趁乱胡作非为!”

    张煌言默然,乱世皆如此,金华城还算好,未被白头军攻占,官军没有理由发泄,只是抢点东西而已,而东阳、义乌等被白头军占据的城池日后免不了要被报复式地杀戮洗劫。

    傍晚,陈子龙派人告知李致远二人,王雄认为军粮不足,且官军一时之间也难以剿灭对方,应该接受对方投降,二人大喜,没想到此事这么快就能解决。

    翌日,许都第二次遣人请求投降,陈子龙答应下来,并决定单骑赴许都营中,带其回来谈判。

    之后,许都果随陈子龙回,并入见王雄,而李致远和张煌言作为陈子龙的随从,也一起参与了这次谈判。

    王雄向许都允诺,只要他投降并遣散部众,就赦免其死罪,许都大喜,答应下来。

    随后,王雄令子龙挟都入山,遣散起义军,李致远觉得有些可惜,这么好的士兵,朝廷竟然不要?

    李致远觉得现在问题也差不多解决了,应该没什么风险,于是私下向陈子龙请求随同前往,他想挑选有出众才能者赴湖广为朝廷效力。

    陈子龙也觉得此举更能让起义军安心,有利于他说服众人暂时解散,遂同意了李致远的请求。

    于是,陈子龙、许都、李致远及张煌言四人骑马直入紫薇山白头军军营。

    许都召来其主要部属,先介绍了陈子龙及李致远等人,才喜滋滋地宣布:“诸位兄弟,如今大明外有建虏频频入侵,内有闯贼肆虐,造反起事本非我愿,也实在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我等都是大明子民,相聚原为天下计,而与朝廷为敌,闹成现在这般,实不是明智之举。”

    “我已经和王监司商议过了,只要我等解散部众,归降朝廷,朝廷就绝不会妄加杀害。”

    “诸位若是想报效朝廷,也可随这位贾公子前往长沙,去李抚台帐下效力。”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之前许都说要投降就已经遭到过众人反对,这回再提起,虽然说得到了王雄的许诺,还有大名鼎鼎的陈子龙在此作保,至于这位贾公子的笼络,倒也算加了一重保障,可众人仍旧有些顾虑。

    因为他们毕竟是反了,还打下了三座城池,而且据他们平日里与那些官员接触的经验来看,实在是难以放心。

    有人道:“我等既然已经举事,又岂能再得到朝廷的信任?”

    “谁知道这是不是那些狗官的权宜之计,诓骗我们放下武器后再肆意杀戮!”

    大家众说纷纭,有愿意归降的,也有坚决反对的,但即使是愿意归降的人也对未来表示忧虑。

    一旁的陈子龙忙站出来,大声道:“诸位静一静,且先听我一言!”

    “我明白各位的心思,诸位并不是想反朝廷,而是不信任朝廷,不信任官!”见众人默认,陈子龙继续道:“诸位试想一下,现在天下乱成了什么样?”

    “西北有闯贼李自成,湖广有张献忠,关外还有建虏鞑子,朝廷逼反诸位有何好处?”

    见众人沉默,陈子龙毅然决然道:“我陈子龙在此立誓,只要大家放下武器,各自回家,愿以全家百口担保诸位安全!”

    这回终于成功说动了众人,有人道:“好!我们相信陈公!”

    于是许都遣散了大部分部众,率两百多人俯首系颈,面缚归命,随陈子龙入金华城。

    ——————————————————————————

    崇祯十七年正月廿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