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舌战群儒(二)
最新网址:www.biquwenx.net
    诸葛亮再次陈述:“如果道家无为而治真的如此的好,为什么最终被儒家所代替呢?我们都知道人是趋利避害的,时移世易,只有符合适应社会需求的学派才会长久存在。所以,陈兄,我认为你的坚持并不正确。”

    听到诸葛亮的话,陈平脸色更加尴尬。他的脸上神情也变得局促不安,失去了先前的从容。

    人群中的曹彰听到了两人辩论的内容,心中对诸葛亮的敏锐和智慧充满了赞叹。

    儒家和道家的理念辩论可以说是一个无底洞,具体细节比较复杂,完全理解和理顺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诸葛亮避重就轻,抓住了时代变迁和道家被逐渐现实抛弃的这个思路,揭示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区别,堪称一种高明的辩论技巧,一下子就辩驳的陈平无话可说。

    陈平只能悻悻地向诸葛亮行礼:“谢诸葛先生点拨。”随后走下擂台。

    颍川多名仕,但他们第一个出场的人,如此轻易地就被诸葛亮驳倒,还是让在场的很多名仕大为惊讶。

    很多人都露出了愤愤的表情,显然是很不甘心,都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

    “诸葛先生,我来请教一番。”人群中响起了一声吆喝。

    众人一起转头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却都是露出了惊愕的神情,随后人群中就响起了议论声。

    曹彰看到此人,也是微微动容,此人正是孔融。

    曹彰知道孔融是孔子的后代,亦是儒学名仕,他没想到以孔融的身份,竟然如此迫不及待的下场和诸葛亮进行辩论,足见所有人对于这场辩论会的重视。

    曹操看到孔融第二个出场,也是微微点头,关注地看着台上,期待着两人精彩的辩论。

    孔融稳稳地上台之后坐下,开口说道:“老夫孔融,今日代表儒家,来和孔明你探讨一番。”

    孔融一上来就端起了架子,气场十足我,完全是一副前辈指点后辈的态度。

    诸葛亮看到孔融下场,也是微微有些动容,但很快就平静下来,起身恭敬地向孔融行礼:“晚生拜见孔少府,恭听先生教诲。”

    孔融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说:“孔明,你说道家落后被儒家取代,这个观点我也是赞同的。无为而治只是道家的一个口号,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却是无所不为。”

    “相比之下,我儒家的治国方案更加恰当,要以德治国、以礼行事,把道德作为标准,以礼制约行为,这是最适合治国的方式。”随后,孔融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诸葛亮听了孔融的话,却忍不住发出了一声轻笑。

    孔融的脸色变了,不满地说道:“孔明,为何如此无礼发笑?”

    诸葛亮赶忙收敛笑容回应道:“请孔少府恕我失礼,只是听到刚才您所言,让我想起了一个活生生的失败例子,才不由得失控发笑,请孔少府见谅。”

    “什么失败的例子?”孔融追问着。

    “宋公提到了儒家治国,让我想起了前朝篡位的王莽,他推崇古制,以儒术治国,以达到礼治的效果。可最终的结果,反而是礼崩乐坏,造成天下大乱。儒家思想在他手里异常失灵,最终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崩溃。这难道不应该成为反思儒家思想是否适合治国的例子吗?”

    孔融的脸色随之变黑,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会被诸葛亮否定,他本以为诸葛亮反对道家,是尊崇儒家,他们是同道中人,可以相互讨论。

    但是现在,诸葛亮用前朝王莽的失败举例,让他也是无法反驳。

    诸葛亮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看到孔融不再说话,马上继续补充道:“孔少府,前朝宣帝曾经说过,汉家治国以霸王道杂之,王霸兼用,这是先帝都认可的治国之道,您觉得这里面会有错吗?”

    面对诸葛亮的发问,孔融彻底地哑然了。

    尤其是最后诸葛亮拿出先帝的话来辩驳自己,让孔融无论怎么说都是错。

    他没有想到,自己第二个下场发难,最后的结果却是被对方一番巧言雄辩,竟然说得自己无言以对。

    他无奈地起身,轻叹了一口气:“诸葛先生才思敏捷,通晓古今,见解之高,令老夫佩服,受教了!”

    孔融说完,起身向台下走去。

    诸葛亮起身恭敬地将孔融送下台。

    人群中的曹彰看着孔融也被诸葛亮三言两语就驳倒,对他更加欣赏,对于诸葛亮的观点,他是完全认同的。

    他认为约束社会靠的是法律和规范,而不是能被动摇和改变的人类感性,所以儒家思想绝对不是治理国家的好方法。

    大儒孔融也被诸葛亮驳倒,让在场的各路名仕们都受到了一定打击,思量着自己是否具备和诸葛亮辩驳的资本,又该用什么理论去和他辩论,一时间竟然没人上台挑战了。

    看到没人提问,曹操麾下的谋士们坐不住,程昱站了出来,直接开口说道:“诸葛先生,听了您刚才的高论,在下深以为然。儒学的确是有其缺陷,凡事都靠自律,的确难以治国。如果凡事都靠德行感化,天下间哪里还会有作奸犯科。”

    “诸葛先生对儒家和道家都不推崇,莫非你推崇的是道家吗?”程昱开口向诸葛亮询问道。

    诸葛亮面不改色,平静地回答说:“秦国的暴政不就是法家治理的结果吗?最终结果,是所有百姓的苦难和国家的混乱。仅仅依照法家,就会牢牢控制百姓,让他们无法呼吸。如此治国策略,已经被证明是绝对失败的治国之策,已经被扫入历史尘埃中,我又怎么会推崇这种思想?”

    程昱听了这番话,脸上的神情一向转为了尴尬。

    他本来以为诸葛亮反对儒家和道家,那就应该是选择法家,自己故意发问,是想引诸葛亮入“圈套”,在加以驳斥。

    没想到,诸葛亮直接识破了他的意图,否定了他的猜测,而且还用一句被证明失败扫入历史尘埃加以评论,就直接封死了程昱继续开口的机会。

    儒家、法家、道家三种思想都被诸葛亮驳斥,剩下的墨家、农家、杂家,自然也就不好再开口,相对而言,他们的思想也都在历史上被证明过失败。

    春秋战国时还是百家争鸣,可后来却只剩下儒家,其他学说都慢慢消失,现在站出来去和诸葛亮辩论,分明是自取其辱了。

    曹彰在人群中看着诸葛亮的表现,微微点头,不得不说,这番舌战群儒,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诸葛亮的见解和眼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就在此时,人群中又站出了一个人,高声说道:“诸葛先生,你对诸子百家都持反对态度,那你认为的治国之策,应该是什么呢?”

    众人一起定睛看去,发出这个疑问的人,正是曹植身边的首席谋士——杨修!